最魯莽的搶劫:《美國動物》這片名的諷刺暗喻很貼切

年少時誰都會有衝動、叛逆,想要證明自己的與眾不同,可是不管從哪個方面來看,都是一群膽小的孩子,不知道你看過最荒唐的新聞是什麼呢?


最魯莽的搶劫:《美國動物》這片名的諷刺暗喻很貼切


2004年,在美國發生了一起離奇的搶劫案……犯案的是四個在校學生,包括藝術生、體育生、甚至還有成績優異的學霸!2018年,一部電影的上映,讓這個案子再次進入大家的視線,用一句話來總結劇情就是——四個美國中二學生搶劫肯塔基大學圖書館藏書,最終被捕……


最魯莽的搶劫:《美國動物》這片名的諷刺暗喻很貼切


其實這麼戲劇的事情改編成電影確實很有看點,畢竟他們不搶錢、不劫色,只是偷書而已,這波文化人的操作,誰能想到?畢竟在大大小小的法制節目中都沒有看到這麼絕的經歷。

電影採用半紀錄片的方式來進行講述,大致分為兩個部分:人物採訪和情景再現


最魯莽的搶劫:《美國動物》這片名的諷刺暗喻很貼切


人物採訪部分,導演是專門找到了當年搶劫圖書館的四位青年來講述當年的心路歷程,當然時隔已久,他們都已經是中年人了,不過藉著他們的話,影片還原了當年的“圖書館搶劫案”全過程。其中導演還請來了當年很多相關人員,以及四位青年的父母、老師和同學。

.

最魯莽的搶劫:《美國動物》這片名的諷刺暗喻很貼切


另一邊的情景再現,影片則通過埃文·彼得斯、巴里·基奧根等幾位演員的表演來直觀的展現。就這樣人物採訪與情景再現穿插出現,電影就這樣開始了…本不復雜的故事,卻說得有聲有色,張力十足。直到字幕出現,我還認為那些所謂的原型人物,不過是敘事的花招,雖然臉都不熟,個個的演技倒是爐火純青。

為什麼是書呢?

這還真的不是為了增加戲劇感,在現實中,這幾個大老爺們就是衝著書去的,可見他們搶的並不是什麼尋常的書,其實在他們學校圖書館珍藏了美國畫家約翰·詹姆斯·奧杜邦繪製的《美洲鳥類圖鑑》初版,本就價值連城,再加上還有一本達爾文的《進化論》等都是孤本,不過他們也不是為了孤本,更不是為了錢去搶的。


最魯莽的搶劫:《美國動物》這片名的諷刺暗喻很貼切


電影中展示了他們想象中的計劃,然而現實並不如意,在經歷過第一次的失敗後,四個人也沒有了自信,所以在第二次嘗試的時候,直接選擇了明搶,但畢竟都是一群沒有經驗的學生,他們經歷了找不到鑰匙,找不到出口,甚至是沒有體力搬運畫冊…畫面看起來很搞笑,現在想想還是很搞笑。

就這樣夢想中的絕世神偷,現實中只剩下落魄逃亡。所有人也陷入了被通緝的局面。


最魯莽的搶劫:《美國動物》這片名的諷刺暗喻很貼切


最後他們被判處7年監禁,大好的時間和青春都在監獄中度過。

其實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可以分成上下兩部分,上部純粹的搞笑娛樂片,下部就是劇情教育片了,四個真實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他們的個性、經歷和需求都不同,但是聚在一起有了一個“盜書計劃”,就像是被按到了身上的某個開關,一時間“衝動”同時迷惑了正在迷茫期的四個人,但是計劃的再好,行動也是一盤散沙,等來的只有一場空。


最魯莽的搶劫:《美國動物》這片名的諷刺暗喻很貼切


他們的行動可以套用在現如今任何衝動的年輕人身上,我們中國有句老話“少年強則國強”,既然這部片子叫美國動物,那麼這個片子在某種程度上應該是代表了導演眼中的美國年輕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諷刺和隱喻。

《美國動物》這部電影,並沒有將青年群體看作一個因為其不斷變化和成長而不具有固定社會特徵的對象,創作者窺探到了青年成長與成人世界的深刻關係,並且將這些青年看似毫無理由的衝動與自我的探問結合在了一起。四位主人公犯罪活動本身不是電影所希望表達出來的自我尋找的方法!


最魯莽的搶劫:《美國動物》這片名的諷刺暗喻很貼切


他們不是具體的一個人,而是一種社會案例!將四位主人公的心理變化放置在不同的時空下,將人物的變化進行了跨時空的對比,這種直接的結果對比呈現出來的就是一種更加強烈的反差!這樣的反差恰恰就是青年群體自我探索的結果!


最魯莽的搶劫:《美國動物》這片名的諷刺暗喻很貼切


青春期的靈魂想要揮霍旺盛的生命力,成就不一樣的自己,造就屬於自己的世界,留下驚天動地的痕跡,這樣才能證明自己來過這個世界,才不枉此生,相信每一個青春過的人都有衝動,每個人在自己心中都認為自己才是這個世界上最特別的那個人,就像是電影中沃倫的一段獨白:

在你的一生中,別人都在告訴你…你所做的事情都是有意義的,你是特別的!甚至你可以列舉出一些事情,證明你的特別…但實際上那些事情都是毫無意義的,而你並不特別。


最魯莽的搶劫:《美國動物》這片名的諷刺暗喻很貼切


其實在想明白這一點之前,他們幾個人都認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做什麼都可以成功,所以四個衝動的年輕人想用一件大事來證明自己,如同電影中一樣,現實中他們也只是換來了7年的牢獄之災,以及對平庸人生的無奈接受。

表面上看的是當代美國年輕人頹廢和迷惘的心境,其實電影也是在藉助他們表達自主生活的權利,在電影中,四個主人公的犯罪動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想要獲得社會的認可,另一方面是他們仍然無力擺脫現階段依賴家庭的生存現狀,值得一提的是,電影名字叫《美國動物》而電影中他們要偷的書叫《美洲鳥類圖鑑》


最魯莽的搶劫:《美國動物》這片名的諷刺暗喻很貼切


動物象徵著獸性,而鳥類天生自由。

人類嚮往鳥類能夠在天空之中自由翱翔,但活在現實中,就不可避免的要剋制這份快要溢出來的自由…四位學生步入了成人的話語世界,他們同其他少數群體一樣,在當今自我構建的潮流之下也同樣需要再一次被社會發現。


最魯莽的搶劫:《美國動物》這片名的諷刺暗喻很貼切


就像是圖書管理員說的那樣:“他們只想讓人生過得容易,不願意通過努力和不願意通過幫助別人來改變人生,他們非常自私,亦無法理解他們是怎樣自私自利的越過法律底線,用傷害別人的方式來獲得自己想要的。”

年輕的魅力,就在一切都有可能,只不過別越線。


最魯莽的搶劫:《美國動物》這片名的諷刺暗喻很貼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