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人都是來自山西洪洞大槐樹嗎?有哪些歷史依據?

用戶3708573157


問我始祖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

酒泉市的居民中,很早就流傳著關於自己祖先是從山西大槐樹遷來的故事。小編翻閱《酒泉文史》(第6輯)和一些史料,發現確有其事,這也是現如今酒泉人的習俗與三晉文化、中原文化息息相關、傳承一脈的原因。

洪洞大槐樹

新中國成立後,洪洞縣人民政府在原先的廣濟寺舊址上修建了"大槐樹公園“,園內高高地豎一石碑,上書"古大槐樹處“五個大字。

古槐樹雖枯,被文物工作者用木支架拱衛著,顯得十分蒼勁、神氣。古槐樹周圍還有幾株鬱鬱蔥蔥的新槐,據介紹是生物專家採用“掘根生新芽”的新技術精心繁育長成。現在,“古大槐樹處”已被評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移民的歷史背景

(一)洪武大移民

山西洪洞縣大移民始自元末明初,元朝在中國的統治只有89年,到了元代末年,由於蒙古貴族及封建地主對農民殘酷剝削壓迫,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水旱蝗疫不斷,民不聊生,使河南、山東、河北皖北等中原地區“道路皆榛塞,人煙斷絕”(《明太祖實錄》卷二十九),人民無法生活下去,只有揭竿而起,反抗元帝國的殘暴統治,僅至正元年( 1341),山東、河北、湖廣等地就以生了百餘次人民反元起義,以後人民起義更加頻繁,力量也越來越大,至正八年方國珍在臺州起義,至正十一年劉福通在潁州起義,號稱紅巾軍,徐壽輝在蘄州起義。至正十二年郭子興、朱元璋在濠州起義,第二年張士誠也在江蘇泰州起義,其後十餘年,特別是劉福通的紅巾軍與軍決戰於兩淮、河南、山東、河北等地,廣大農民紛紛響應,元軍出其精兵銳將與農民軍決戰,攻城略地,擄掠殺人,幹盡了殘暴之事。

頻繁的戰亂使豫、魯、蘇北、皖北之民十亡七八,名城揚州城中當時被殺的僅餘有十八家。後來朱元璋出兵江淮,派徐達、常遇春北伐,進取山東,收復河南,北定京都,元帝出亡漠北,這樣元末長達十六年的兵亂才算結束。

而這時候的山西,卻是另外一種景象,相對顯得安定,風調雨順,連年豐收,較之於相鄰諸省,山西經濟繁榮,人丁興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難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區。

朱元璋在消滅各路軍閥後,兵鋒開始直指盤踞在甘肅、內蒙一代的殘元勢力。“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詔令大將軍徐達率軍向西北挺進。

戰線由隴東慶陽一直拉到河西走廊西端的瓜州(今瓜州、敦煌)。戰役從1369年3月到1372年6月,·整整3年3個月,於是甘肅悉平,本來人煙稀少,地瘠民貧的隴東黃土高坡、河西戈壁大漠,經過戰爭的破壞,其荒涼、殘破、凋敝的生存環境,很難維持一般人的生活,何況給養軍隊。但“甘肅孤懸矢末,四面受驚”,

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必須有重兵防衛。

“興國之本,在於強兵足食”,開荒屯田,乃為長治久安之道,朱元璋總結歷史經驗,在河西大力推行屯田政策。(摘自《酒泉文史》(第6輯))

明朝開國功臣—徐達

明太祖洪武二年(1388年)八月,明朝從山西向隴右、河西移民。在這次移民浪潮中,有大批移民蹣跚度隴,加人到了屯田的大軍中。

據調查,明代的鞏昌府、平涼府、甘州五衛、靖虜衛、鎮蕃衛即今天水、甘谷、會寧、隴西、鎮原、張掖、民樂、靖遠、景泰、酒泉、民勤等地都曾是洪洞移民的遷入地。

當時,凡是出移山西各府州縣的老百姓,都要先集中到洪洞縣大槐樹下,發給川資、路引(路費和移民證),然後再遷徙各地。關於這方面的情況,民國年間的《洪洞縣誌》和《增廣洪洞縣大槐樹志》都有記載。(摘自《酒泉文史》(第6輯))

(二)永樂大移民

明太祖朱元璋死後,建文帝繼位,為了鞏固中央集權,採取了”削藩”措施,燕王朱棣以入京誅奸為名,從北京進取南京,所過河北、河南、山東、皖北、淮北等地,與政府軍反覆拉鋸作戰,進行了四年的戰爭,這就是中原地區盛傳的所謂“

燕王掃北”。當時一部分地區的老百姓也自行組織武裝,拒抗燕王軍隊,這反映了人民要求安居樂業,恢復生產的願望。但一度恢復的中原農業生產再次遭受了巨大的破壞。

根據《明史》記載,燕軍在戰爭中,搶掠屠殺甚為嚴重,如“燕軍掠真定,順德、廣平、大名”。(《明史.恭閔帝本紀》)在真定“斬首三萬級”,白溝河仗,燕王“乘縱火奮擊,斬首數萬,溺死者十餘萬人”。

靖難之役結束後,出於發展經濟的考量,洪武年間朱棣又開始有計劃的組織山西人口向其他地區移民。

綜上所述,明初從洪武六年(1373年)到永樂十五年(1417年),近半個世紀中,從山西向外地移民17次,每次數百戶,甚至上萬戶,前後人數達到100萬以上。

回顧中國歷史上政府組織的移民活動,漢代僅限於屯墾戍邊,並沒有形成全國規模;三國割據一方,各自分散屯田;唐代移民屯墾興盛,但安史之亂以後廢弛;宋代重文輕武,屯田時盛時衰;元代全國興屯,但很快天下大亂。所以說,明初山西移民,是有組織、有計劃的官方移民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移民。

移民分佈

洪洞大槐樹下的移民,當初直接遷入地是豫、魯、冀、京、皖、蘇、鄂、陝、甘、寧、晉等省市。然而數百年間,峰迴路轉,這些地方的移民後裔,又輾轉遷到雲南、四川、貴州、新疆、東北、港臺等地。解放前的“下南洋”,改革開放以來的出國留學、探親、定居,到現在,大槐樹的後人已經是遍佈神州大地、天涯海角。

洪洞大槐樹移民分佈在30個省市,其中移民陝西、甘肅、寧夏分佈在182個縣市,所以酒泉人口中亦有來自山西洪洞大槐樹下的移民。

移民分佈示意圖

為什麼移民都會說來自“大槐樹”?

洪洞縣賈村當時有一古剎廣濟寺,寺旁有一棵高大的槐樹,樹冠如巨傘。

明王朝在廣濟寺設局駐員,負責登記、遷散移民事宜。當時遷移帶有很大的強迫性。俗話說:“金窩銀窩,不如我們的老窩”,當地百姓舉家遷移時,扶老攜幼,哭聲震天,其狀不忍目睹。

當移民們一步一回頭地離開曾經養育他們的這塊熱土的時候,在最後一瞥中尋找家鄉最有紀念意義的標識物時,就只有一棵大槐樹了。自此“大槐樹”久而久之成為了流傳下來大家對“故土”的最終印象。

但所有移民均是來自洪洞縣麼? 其實不然。“大槐樹”當於人口遷徙的中轉站,明朝先後從晉南地區抽調人口,組織移民,中途在經過山西洪洞縣大槐樹的時候,辦理手續,在領取了所謂的憑證跟盤纏之後,再奔赴全國各地。

移民對河西的歷史意義

從山西向隴右、河西移民,對加快邊疆開發,鞏固邊防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尤其是文化傳播顯得格外突出。

當時以大槐樹為象徵的晉南地區屬三晉古地,傳統文化氣氛濃厚,文化水平普遍較高,這裡的移民到了相對落後荒寂的河隴一帶,自然就把自己的家鄉文化帶了過來,促發新的"家鄉文化"的騰飛。

比如一度唱紅隴原的山西、陝西梆子(晉劇),就是晉南蒲州梆子與陝甘地方小戲結合後的新戲種。

晉劇《打金枝》

正月初一,晉南人家,清晨早起,由一家之主率領全家祭拜祖先,然後按年齡輩份為長者拜年。天大亮後到鄰里、親朋處拜年。元宵節的放煙火、扎花燈、跑綵船、舞龍燈以及端午節的包粽子、懸艾枝,臘八節的臘八粥等等,這些

節日禮俗也與三晉古地大體一致。

中華民族大家庭,各地節慶習禮有許多共同處,但三晉文化、中原文化深人河西走廊,與大規模的晉南移民的遷入息息相關。(摘自《酒泉文史》(第6輯))


in酒泉官方號


這一說法有對有錯,應該說很多酒泉人可能確實來自山西,但是不一定是來自山西洪洞大槐樹。

元朝末年,因為元順帝荒淫無恥,昏庸無能,弄得民不聊生,最後天下大亂,群雄並起,一些地區長期的戰亂造成了大量百姓死亡和流散,十室九空。到明朝建立以後,為了儘快恢復戰亂地區的生產,明太祖朱元璋決定從戰亂較少、人口稠密的山西、江南等地遷移人口充實其他地區。

從洪武三年開始,明政府有計劃的組織了大規模的移民,前後歷時近50年,直到永樂十五年才結束。大規模的移民共計18次,涉及到大半個中國、18個省份,據考證,歷次移民的總人口超過了一千萬,也算古代史裡的一個奇蹟了。

其中甘肅一帶自洪武三年徐達西征開始,戰事前後斷斷續續歷時3年之久才得到暫時的和平,人口損失也是很大,所以也是移民的一個重點地區,在其後的時間裡,陸續有大批從山西遷移而來的居民在這裡移民定居,為甘肅的生產恢復做出了貢獻。

但是雖然酒泉有很多人來自山西,卻並不是全部來自洪洞縣,而是來自山西各地。之所以會有移民來自山西洪洞大槐樹的傳說,是因為當時的移民都是在一些地區集中以後,統一辦理手續才一起出發的,而洪洞縣的廣濟寺正好是比較大的一個集中點。

古代交通不便,一些人可能只在村子附近活動,被遷移以後已經很難回憶究竟家鄉是哪裡,於是廣濟寺和寺旁的大槐樹就成了家鄉的代名詞,從此流傳下了“山西洪洞大槐樹”的詩句。

所以說酒泉很多人可能確實來自山西,但是不一定來自洪洞縣。

應該說這次大移民雖然讓很多人背井離鄉,但是在當時也確實對於恢復戰亂地區的生產和經濟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也有利於鞏固明朝的統治,積極意義更大。

今日山西洪洞的大槐樹已經是一個知名景區,大槐樹祭祖也已經成為習俗。


不沉的經遠


大槐樹是我國比較中心的地方,向四方走開是自然的。各省各地都存在。就那陝北人來說吧,近幾十年有臺灣的,香港的,河南山西的,甘肅新疆的,內蒙河北的到處都有。


高孝南1


別糟蹋山西大槐樹了,歷史記載大槐樹移民甘肅最西邊到張掖的民樂縣,張掖往西基本上是遊民和流放改造的犯人!


昏鴉8557850


實際上說移民全是由山西洪洞大槐樹我認為有誤,一九九年我去臨汾時曾專門去大槐樹參觀過。記得當時有一張圖,寫著自明朝洪武年始的幾次人口大遷徙。我個人認為是蘇三起解的廣泛流傳,加大了洪洞大槐樹的移民傳說。


泰山一頑石


也不一定,歷朝歷代,反反覆覆,人來人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