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村,细分市场,找准现金牛客户群,才能赚得盆满钵满

  • 民俗村·文旅小镇,优质小众市场,不可忽视。现金牛,人少,贡献大!就消费而言,就收入而言,就盈利而言,以一顶十,甚至以一顶百。处理好高中低市场细分,兼顾流量和收入,非常重要!文旅最大的问题,就是低消费不消费的看客过客吃瓜群众太多,赔钱赚吆喝!还有就是盈利渠道单一!


西安游客若画说,在岐山县城吃住游,一天怎么花,也挥霍不完1000元。四十年前段子,回县城的华侨要吃1000元的菜,当地最贵500。县官让拼盘,厨师不敢班门作假。厨师闻听鸡叫突发灵感,弄了盘鸡舌尖,华侨看了招待所堆积的一大堆鸡,口服心服“值得”。现在再贵的菜也能做得出,专门从美帝空运一种需要即食的食材,光运费就是天价。住凤鸣酒店150,不购电器等大件,就是说光游玩吃品尝美食+兴致所至随机性购买土特产旅游纪念品等,一个人一天挥霍不完800多块钱。如何满足背包客中的豪客需求,还真是个新课题。返乡者,弄个饭局,轻轻松松花完1000元。

周城那个原舍客栈和青铜器餐厅要加大营销力度啊!景观房1088,家庭阁楼1288,行政房1288!周末最便宜688!陕旅精品品牌云尚民宿,价格不比大西安逊色啊!

民俗村,细分市场,找准现金牛客户群,才能赚得盆满钵满


原来还井底之蛙错误的认为高端没市场,其实文旅小镇里高端只是小众市场而已,无论那里,即使小县城小城镇,都有想挥霍银子的个把“高大上”。市场高中低细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王道啊!原舍总共就只有20间客房,土老帽一下子弄上个一两百间的五星的话,肯定亏掉裤衩。专业专长,大品牌,投资还是有几把刷子的。靠吃苦力和邪门歪道暴发的三五个人七八条枪的土老帽要改换门庭轻轻松松挣个“高大上”的轻省钱还真不容易!三十年前周公庙庙区内盖了座三层小洋楼想挣轻松钱,亏得一塌糊涂,没有一宗生意,现在盖成了办公楼。二十年前西高新有人在高大上写字楼地下室弄了个高大上的面条,当时一碗三十块,据说一天只卖出三大碗,挣了九十块钱。曾经吃过一碗面,记不清啥名子啦,手掌大一块排骨,当时跟着别人吃也不好意思问一碗多少钱,因为反正自己不会自掏腰包当冤大头再在那种档次的店面再吃那种面。穷人就从来不惦记奢侈品么!民工花老板的钱大吃大喝从来不心疼。既是误以为账单多加了一个零,考虑的只是好不好报销,都还洋洋得意终于开了眼界。

民俗村,细分市场,找准现金牛客户群,才能赚得盆满钵满


小门面包包子,包成人五人六的全省全国连锁,然后重新回到小门脸继续包包子,这段子并非完全荒诞不堪!反倒是包包子换成大城市房子的最后都保住了辛苦钱。给我贴地板的那个大拿,据说拿过宝鸡市技能大赛第一名,客户多得要排队,挣了不少银子。给我说有人忽悠他投资一百万合伙内装修盘来的已经全部封顶的烂尾小区的一幢临街住宅楼,利润可观。我说想要拾便宜房子的话,肯定划算,那么大的小区,还紧邻非常火的高大上小区,最后肯定能卖出去,时间长短而已。想挣银子的话牛年马年才能拿到现金。那个小区,去年看见一个看门的,可能就只住了一两户,也许还是看门人宿舍吧。

文旅小镇,打硬仗,阵地战,拼刺刀,得靠正规军大部队,得靠专业团队。开发区的招商引资都外包给专业公司啦!

“高大上”的民俗村,刚兴盛时,城内原来高大上的餐饮一片萧条,当时县城人都觉得民俗村比酒店饭饭馆还“高大上”,还新鲜,还时髦,而且还便宜,能与大城市来的游客平起平坐,吃民俗村特有面儿。但是随着时转世移,以及民俗村不断涨价,质量菜品与城内酒店饭店餐馆的差距越来越大,以及城内餐饮新业态的出现,民俗村沦为低档还不便宜的代名词。本地人会客招待返乡亲友大多又重回城内,重回酒店饭店餐馆,既时尚新奇又便宜的餐饮新业态又不断蚕食民俗村本地客户和夜市小门脸。当然,外地来的游客图新鲜还是会首选民俗村。

民俗村,细分市场,找准现金牛客户群,才能赚得盆满钵满


民俗村的衰落,有环境的变化,有消费心理的变化,有竞争者的创新,有自身的抱残守缺,因循守旧,盈利模式单一等等。原因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