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紅袍有藥味?

軍統局戴雨農


大紅袍,是武夷巖茶的代表。

現今的大紅袍,可分為以下幾種:母樹大紅袍,現在已經採摘不了了;純種大紅袍,即母樹大紅袍的繁衍物,也被稱之為奇丹、北斗;還有一種是通過拼配的方式得到的大紅袍。


大紅袍(巖茶)都有一個焙火的環節,我們常常有這樣的錯誤認知:巖茶都應該是煙熏火燎的,喝起來炭火味十足才夠味兒。甚至很多長期喝巖茶的人,已經習慣了濃濃的炭火味,對其它茶味完全無感了。

其實這是不對的!

優質的巖茶不應該是“高火”、“足火”烘焙,可以說高火焙出來的巖茶,都不是好茶,甚至可以說是劣質茶。

高火與足火的區別

“高火”,簡單說就是指焙火的火溫過高。高火溫度可以達到120℃以上,甚至160℃以上。這樣雖然能快速實現乾燥,但是因為溫度太高,容易使茶湯“斷檔”,也就是第一泡很濃,第二泡起就迅速下滑了。

而“足火”則是採用低溫慢焙,使巖茶的香味慢慢形成並相對固定下來。

一般來說,巖茶的足火溫度開始為80-85℃,火溫逐漸下降,焙至足幹,然後進入“吃火”工序。

“吃火”又稱為“墩火”或“焙火功”,兩籠合為一籠,溫度會降到60℃,直到有火香為止,大約需要2-4小時。

“吃火”是巖茶傳統加工方法的特點之一,實質上起著熟化作用。對去水保質、增進湯色、提高滋味唇厚度和促進茶香熟化等,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而“高火”就不會達到這種效果,因為溫度過高,很快就使茶葉達到了絕對的乾燥,其內質也受到了損傷,自然不會有令人愉悅的香氣啦!這種茶不僅不好喝,而且人喝多了,很可能會上火。

所以,大家要是還在喝煙熏火燎的大紅袍,可就要悠著點哦!

純正大紅袍的香氣,也分為花香和果香2種。

花香:在發酵輕、焙火輕的情況下容易出現,且大紅袍的花香也很有趣,主要為梔子花香、玉蘭花香、薔薇花香等。

果香:在發酵重、焙火高的情況下容易出現,這些果香聞起來十分甜蜜、舒服。

當然,有一些工藝不到位的大紅袍,還會伴有青臭味,這些氣味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可取的。


懂茶帝


首先,正常的大紅袍不應該有藥味的!!!

如果你喝到有藥味的大紅袍,建議你不要喝了。大紅袍產生藥味有以下三種情況:1.串味,變味的茶葉;2.年份久陳化的茶葉;3.高火碳焙的茶葉。

正常情況下的大紅袍應該是什麼味道呢?

因為武夷巖茶的品種繁多,大紅袍的味道也有各種風格的。歸納來說,大紅袍的香氣有蘭花香,花果香,蜜桃香,梔子花香等等,味道有辛辣感,醇和感,等等,總之是令人愉悅的感覺。

總而言之,遇到有異味的茶葉,儘量不要喝,也不要道聽途說,各種子虛烏有的香氣和味道


東仔愛喝茶


您好,您說的大紅袍有藥味是氣味還是口感?說是氣味有藥味那有可能是存儲不得當,吸收了藥的味道或者是其它不好聞的味道。至於口感不苦不澀不是大紅袍,實際上,巖茶的這個“苦澀”,卻也是“巖韻”的一種指標。大紅袍茶葉的主要成分有氨基酸、生物鹼和茶多酚。 氨基酸,具有鮮爽味是構成茶湯滋味的重要成份; 生物鹼中的主要成分咖啡鹼,也稱咖啡因,具有苦味,也是構成茶湯滋味的重要成份; 茶多酚中的主要成分兒茶素,也稱茶單寧,具有苦、澀味和收斂性,也是構成茶湯滋味的重要成份。


茶湯的苦味形成的主要的物質是咖啡因和茶單寧; 茶湯的澀味形成的主要的物質是茶單寧。咖啡因的苦是不會長留舌本、很快就能化掉,這種苦味是“回甘”的基礎。 當呈苦味物質不再長留舌本,化掉時就可導致味感改變出現味感“錯覺”呈現回甘,這種錯覺應該是一種人的本能反映。 另外茶單寧可使咖啡因的作用減緩,使這種本能錯覺較長時間停留在了口腔舌本。大紅袍茶湯的澀感是因為茶湯含有茶單寧成份,茶單寧具有收斂作用,能使口腔單細胞菌類的蛋白質凝固,進而使口腔局部肌肉收斂。 當茶單寧苦澀味化掉時收斂性轉化,口腔局部肌肉開始恢復就呈現生津的感覺。

如果茶單寧的收斂性過強,濃烈的澀對味蕾刺激性很強,會長留舌本讓人反感,經常澀伴隨著苦讓人難受,這種苦澀主要是茶葉加工過程的不當形成的,這種苦澀對茶來講就是一種很大的缺陷。 大紅袍茶湯中茶單寧與咖啡因結合而緩和咖啡因對人體的生理作用,茶單寧可使咖啡因的興奮作用減緩而持續。 我們經常聽說的“茶會醒神和破睡”就此因由。所以大紅袍茶湯口感苦澀屬於茶的正常現象,不能算是藥味。我是意韻東方生活美學,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