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的环境,古代讲究到十三个条件,现在极简到只要有茶就好

对茶的品饮环境,历代都有众多的叙述,其中说得最详细的要数明代冯可宾的《岕茶录》。

它在喝茶中提出适宜品茶的十三个条件:

喝茶的环境,古代讲究到十三个条件,现在极简到只要有茶就好

1

一要无事,可超凡脱俗,自由自在,悠然自得。

二要佳客,人逢知己,志同道合,推心置腹。

三要幽坐,环境幽雅,心平气静,无忧无虑。

四要吟诗,茶可引思,品茶吟诗,以诗助兴;

五要挥翰,茶墨结缘,品茗泼墨,可助清兴。

六要徜徉,青山翠竹,小桥流水,花园小径,胜似闲庭信步。

七要睡起,一觉醒来,香茶一杯,可清心净口。

八要宿醒,酒醉饭饱,茶可破醒。

九要清供,杯茶在手,佐以茶果,茶食,自然相得益彰。

十要精舍,居室要幽雅,以增添品饮情趣。

十一要会心,品尝茶中时,深知茶中事,做到心有灵犀。

十二要赏鉴,精于茶道,会鉴评,懂欣赏。

十三要文僮,有茶僮侍候,烧水奉茶,得心应手。

喝茶的环境,古代讲究到十三个条件,现在极简到只要有茶就好

2

茶好,水灵,具精和恰到好处的的冲泡技巧,自然造就了一杯好茶,加上有一个品茶的幽雅环境,这时,已不再是单纯的饮茶了,而已上升为一门综合的生活艺术。

因此,茶的品饮,除了对茶本身“啜英咀华”外,品茶环境的塑造也是很重要。清山秀水,小桥亭榭,琴棋书画,幽居雅室,当然是理想的品茗环境了。

品茗环境包括的方面很多,通常由园林,建筑物,摆设等几个方面组成。一般说来,公共饮茶场所,因层次,格调以及饮茶者的目的不一,要求当然也不一样。

我国凡属高档的茶馆,茶室,茶楼等,无一不是按此择址建设的。

喝茶的环境,古代讲究到十三个条件,现在极简到只要有茶就好

3

北京的“老舍茶馆”其建筑富有浓郁的清代风格,室内搭有一个戏台,由名角弹唱,墙上挂有名家书画,周围辅以四时花草,人们可以在茶馆内品饮各地名茶,尝到风味食品,观看曲艺演出。

上海城隍庙湖心亭茶室,上下两层,楼顶有28只角,屋脊牙檐,梁栋门窗,雕有栩栩如生的人物故事,飞禽走兽,花鸟草木。

室内大厅用的是红木八仙桌,大理石圆台面;天花板上装有古色古香的宫灯,墙上嵌有壁灯,挂有书画,四周大窗配以淡黄色帘布,桌上放着古朴,雅致的江苏宜兴紫砂茶具;茶室四周,一泓碧水,九曲长桥,旖旎风光,尽收眼底。

被誉为“天堂”之称的杭州,美景处处有,而每处胜景,总是配有茶室,有玉皇山顶,宝石山腰,云栖竹径,龙井寺内,平湖秋月,六和塔下,直至吴山上,九溪边,三潭旁,都有供人们品饮休息的茶室。

喝茶的环境,古代讲究到十三个条件,现在极简到只要有茶就好

这些茶室,或占山,或傍湖,或临江,或在假山幽境之中,或淹没在绿树翠竹之内,它们不仅环境幽静,而且建筑别致,室内装饰典雅,自然成了会友,品茶的佳处。

而设在车船码头,大道两旁,工厂车间,田间工地的茶水供应点,诸如北方的大碗茶,南方的凉茶等,喝茶的目的在于解渴消暑,因此除了要求清洁卫生之处,并无多大讲究。

一桶茶水,几个洁净茶碗,在人们路途疲劳,口渴舌干之际,喝上几碗,既可解倦,又可止渴,同时也有几分野味。尽管这种饮茶方式缺少品饮情趣,但它与现代生活节奏比较合拍,更加贴近人民生活,具有简便,实惠的特点,所以,同样受到大家的欢迎。

喝茶的环境,古代讲究到十三个条件,现在极简到只要有茶就好

4

力求茶的质地优良,水质纯净,冲泡得法,茶器精美,这是饮茶的基本要求。但要使饮茶从物质享受上升到精神和艺术的享受,那么,品茶与周围环境间的关系就显得相当重要了,这也是人们把茶的品饮环境当作一门艺术,当作一种养心悦志的场所关键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