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維亞為什麼是中國的“鐵哥們”?

提起塞爾維亞,很多人都會想起前幾天他們總統武契奇在

抖音上的一段視頻。

塞爾維亞為什麼是中國的“鐵哥們”?

視頻中武契奇在鏡頭前控訴歐洲不團結的同時,紅著眼,哽咽著向中國求助,讓人動容,1個身高2米的男子,一國的總統,是經受著怎樣的無助,揹負著多大的壓力,才會在鏡頭前用這樣的姿態,說出這樣的話。

這也激起了我的興趣,去了解武契奇背後的國家,以及他與中國的歷史情誼。

當塞爾維亞還叫南斯拉夫

很多人都知道歐洲有英法德這3個傳統歐洲強國,也知道瑞典、挪威芬蘭這些北歐高福利國家,或許也向往過瑞士希臘這些旅遊勝地,是的這些國家很發達也很美,吸引著全球人的眼光,但提到塞爾維亞、克羅地亞,很多人都會一臉黑線,表示沒聽過。

在谷歌地圖輸入“歐洲”,映入眼簾的還是這些耳熟能詳的國家。

塞爾維亞為什麼是中國的“鐵哥們”?

但當你放大一點,再放大一點,你會發現在希臘的上方,有一片面積不小的領土,那裡就是塞爾維亞

塞爾維亞為什麼是中國的“鐵哥們”?

1946年,塞爾維亞與周圍的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馬其頓黑山

共7個國家組成了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這是個有著25.58萬平方公里,2千萬人口的國家,國土面積與英國相當。

塞爾維亞為什麼是中國的“鐵哥們”?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南斯拉夫實行社會主義,在當時總統鐵托的帶領下努力發展經濟,成為了比較富有的東歐國家。

1976年,全國有36%的人擁有自己的汽車,每1.8個家庭擁有1臺電視,2.1個家庭擁有1臺冰箱,所有7到15歲的兒童都可以免費接受8年義務教育,雖然與發達的西歐國家相比還是落後一些,但比同一時期的社會主義國家,南斯拉夫人民的生活是充裕的。

塞爾維亞為什麼是中國的“鐵哥們”?

塞爾維亞為什麼是中國的“鐵哥們”?

​70年代南斯拉夫街頭

在中國1978年提出改革開放的時候,南斯拉夫已經進行了20多年的改革開放,由於靠近意大利和奧地利,南斯拉夫積極引進汽車技術並造出了自己的國產汽車

塞爾維亞為什麼是中國的“鐵哥們”?

南斯拉夫的國產汽車

在開放的政策下積極發展

旅遊業,70年代時每年有600多萬外國遊客進入南斯拉夫

塞爾維亞為什麼是中國的“鐵哥們”?

70年代南斯拉夫的外國遊客

到了1989年,南斯拉夫人均GDP達到3600美元,而同期中國只有400美元。 以下是1989年歐洲各國的人均GDP,南斯拉夫比

俄羅斯還高。

塞爾維亞為什麼是中國的“鐵哥們”?

南斯拉夫解體和科索沃獨立

80年代總統鐵托逝世,南斯拉夫開始走下坡路,國內各民族在政治背景、宗教信仰、文化和經濟上發展的不平衡等矛盾開始變得尖銳化,隨著1991年蘇聯的解體,各民族開始各自爭取自治和獨立。

1991-1992年,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黑和馬其頓相繼宣佈獨立,南斯拉夫剩下的兩個國家塞爾維亞和黑山於1992年4月宣佈成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以下簡稱

南聯)。

在外部影響下,早在1990年塞爾維亞境內的科索沃自治省就宣佈成立獨立國家科索沃共和國,但遭到強力反對,由此爆發了1996-1999年的 “科索沃戰爭”

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介入科索沃戰爭,對南聯實施大規模空襲,由此引發了著名的五八事件,也就是1999年5月8日美軍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聯盟使館的事件,當時美國的B-2轟炸機發射導彈擊中了大使館,當場炸死3名中國記者邵雲環許杏虎朱穎,並炸傷數十名其他人。

塞爾維亞為什麼是中國的“鐵哥們”?

迫於北約強大的武力震懾,最終南聯從科索沃撤軍,塞爾維亞自此失去了對科索沃的控制權。

北約:即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49年成立,成員國包括美國、加拿大、比利時、法國、盧森堡、荷蘭、英國、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和意大利。 2006年,南聯唯二的成員國黑山經公民投票脫離聯盟。

輝煌一時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最終四分五裂,塞爾維亞也變成如今國土面積僅有8萬8千平方公里,人口700萬的小國。

塞爾維亞面積跟重慶差不多,但人口只有重慶的1/4。

塞爾維亞的經濟與文化

科索沃戰爭導致了塞爾維亞經濟的連年下滑,下圖藍色線為塞爾維亞的人均GDP

紅色框為科索沃戰爭期間,直到2000年經濟才站穩回升,到了2008年又開始震盪下行。

塞爾維亞為什麼是中國的“鐵哥們”?

截至2018年塞爾維亞的人均GDP是7246美元,與中國和歐洲各國對比如下:

塞爾維亞為什麼是中國的“鐵哥們”?

而其GDP從2008年開始長年在-2%+2%之間徘徊,下圖紅色線

塞爾維亞為什麼是中國的“鐵哥們”?

塞爾維亞的經濟以服務業為主,2018年其服務業佔比GDP為50%,製造業佔比

26%,服務業主要是批發零售修理業、房地產服務業等。

製造業主要是汽車,米其林、博世、麥格納等國際知名汽車零配件廠商在塞爾維亞都有工廠,2018年其汽車出口佔出口總額的15%左右,對其經濟增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塞爾維亞的體育非常強,其籃球是硬剛美國的存在,分別獲得過1970、1978、1990、1998、2002年世錦賽冠軍和1980年奧運會冠軍、1996年奧運會亞軍,是全球唯一一個世錦賽獲得5次冠軍的國家,超過美國的4次。

網球也十分突出,著名運動員包括首個男子單打大滿貫得主及世界排名第一的諾瓦克·德約科維奇、首個女子單打大滿貫得主及前世界排名第一安娜·伊萬諾維奇、前女子世界排名第一伊蓮娜·揚科維奇、揚科·蒂普薩勒維奇、男子雙打大滿貫得主及前世界第一內納德·澤蒙季奇。

還有排球

,塞爾維亞男排排名世界第5,獲得過2016年世界男排聯賽的冠軍。

塞爾維亞為什麼是中國的“鐵哥們”?

中國好基友

塞爾維亞前身南斯拉夫是1949年第一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之一,1996-1999科索沃戰爭期間,中國長期在科索沃問題上支持塞爾維亞,因此兩國素有 “鐵哥們” 之稱。

中國是塞爾維亞在亞洲地區最重要的貿易伙伴,據中國海關統計,2018年兩國貿易額

9.5億美元,同比增長25.8%,塞爾維亞主要向中國出口橡膠製品和木材,中國則出口機械設備和紡織品等。

塞爾維亞是中國 “一帶一路” 戰略的堅定支持者,近年來中國在塞爾維亞擴建鐵路和公路、修建橋樑、檢修老舊發電廠,2019年8月,塞國總統武契奇在中國援建的E763高速公路通車儀式上宣稱 “這是我們70多年來的夢想”,並稱 “一帶一路對塞爾維亞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2016年,中國的河鋼集團入股曾是塞爾維亞唯一一家鋼鐵廠的斯梅代雷沃鋼廠,短短2年時間就幫助其扭虧,2018年中國的紫金礦業出資3.5億美元收購塞國的博爾銅礦63%股份,該項目是中國對塞最大的一筆投資。

塞爾維亞為什麼是中國的“鐵哥們”?

斯梅代雷沃鋼廠的中國人

迄今為止,中國通過“一帶一路”流向東歐和東南歐的貸款有1/3都由塞爾維亞獲得,塞爾維亞是中國在東南歐的橋頭堡。 在歐洲,除了英法德等經濟發達的大國外,還有許許多多不為人知的小國,他們經濟基礎薄弱,在國際上沒有話語權,也沒法做文化輸出,是實實在在的弱勢群體,而中國強大的基建能力恰好能幫助它們快速發展,在得到中國幫助的同時,他們也能堅定地站在中國這邊,成為我們的盟友

這也是挖數寫這篇文章的原因,讓更多的人關注到這些不為人知的小國,這些跟中國堅定站在一起的好基友。

參考:

維基百科

知乎:塞爾維亞體育有多強問題下球少的回答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