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半寶寶在家不願自己吃飯,要婆婆喂怎麼辦?

嘟嘟的生活紀實


寶寶一般在一歲半左右,對自己吃飯就很感興趣,這個時候如果過度干預(比如擔心寶寶自己吃不好或者吃的到處都是就限制寶寶),寶寶就很容易對自己吃飯失去興趣,或者產生依賴心理,心裡認為反正會有人喂,所以很難再自己動手吃飯。

根據你描述的情況,應該是你婆婆一直餵飯,導致寶寶變懶,寶寶也懂怎樣舒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誰不喜歡?

如果想讓寶寶自己吃飯,可以讓你老公跟你婆婆溝通,讓她以後不要餵飯了,當然其他人也要配合,也不能給寶寶餵飯;吃飯之前跟寶寶溝通一下,要求寶寶自己吃飯;吃飯的時候給寶寶準備寶寶喜歡的餐具;如果寶寶能自己吃,無論寶寶自己吃的多少都要鼓勵表揚寶寶;如果寶寶不自己吃,不要批評也不要怕寶寶餓著就著急喂寶寶;寶寶不吃飯,就要告訴他,現在不吃飯在下一次吃飯之前,就不能吃任何東西了,包括零食也不能吃。最重要的是說到一定要做到。

祝你好運


Liary優優


針對“3歲寶寶在家不願意自己吃飯,需要婆婆喂!”這個問題,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答。

首先寶寶為什麼不願意自己吃飯?其實都是家長慣的。孩子從一出生,都是一棵小幼苗。所有的習慣和性格,都和家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1、家長嫌孩子弄的到處都是。

寶寶自己吃飯,肯定不會像大人喂一直乾淨利索,有的家長嫌棄孩子弄的飯到處都是,於是就直接干預給孩子餵飯。

2、家長害怕孩子吃不飽。

其實這個不用擔心,孩子也是知道飢飽的,他吃飽了自然會不再吃了。但是家裡要牢記,一定把孩子的零食藏好,或者家裡儘量不要買零食給孩子吃。孩子沒有零食吃,自然就會寄託在飯菜上。

李玫瑾教授說:3歲看大,7歲看老!3歲之前要對孩子有耐心,但是3歲之後要給孩子立規矩!如何培養孩子自己動手吃飯?也可以說是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立、動手能力呢?

1、有意識的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

在3歲之前,很多事情可以嘗試著讓孩子自己去完成,比如吃飯、穿衣、整理玩具等,讓孩子慢慢養成習慣,習慣成自然。

2、多鼓勵孩子。

讓孩子自己完成了第一次吃飯,第一次穿衣服,第一次整理玩具……這個時候要多鼓勵孩子,多表揚孩子,讓孩子引以為豪,激發孩子自己動手的動力。

3、不能對孩子妥協。

當孩子堅持自己不吃飯時,哭鬧時,不要心軟,讓孩子明白哭鬧、鬧情緒,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家長有原則有底線,孩子慢慢就會明白自己無理取鬧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4、當第一次培養孩子自己吃飯,可以做一些孩子喜歡吃的。

比如孩子喜歡吃紅燒肉,可以間隔很久給孩子做一次,並和孩子說明,自己吃飯,爸媽奶奶都很忙,也很餓,我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動手好不好?

5、提供適合孩子的餐具。

寶寶自己吃飯時,要提供適合的餐具,不要讓孩子對自主進餐形成恐懼。

6、提供適合孩子的食物。

有很多孩子都有被燙著、噎著的經歷,所以對於自主進餐的孩子,食物的溫度和易消化程度一定要正好。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回答了,還是那句話,孩子都是好孩子,關鍵在於家長的餵養方面的技巧出了問題。家長在對孩子一定要有耐心的基礎上,也要適當的提高自己的廚藝,並多鼓勵多表揚孩子!謝謝大家!


育嬰師大課堂


如果寶寶沒有生病或者情緒低落,那麼建議堅持讓寶寶自己吃。

3歲半的寶寶完全有能力自己吃飯,如果寶寶不願意自己吃,家長要堅持原則,培養寶寶獨立吃飯的習慣。

這時,老人不能心軟,孩子很多壞習慣,都是家長心軟造成的。比如,家長不忍心寶寶餓著,所以餵飯。寶寶其實很聰明,知道大人的軟肋,以後就不會自己吃飯了。又比如,家長看不得寶寶穿衣服慢,於是給寶寶穿,這樣寶寶都不知何時才會自己穿衣服。

所以,家人之間要達成一致,不能意見不統一。寶寶餓了,見大人不餵飯,會自己去吃的。這時注意不要讓寶寶吃零食,而要吃正餐的東西。

還有很多小技巧能夠幫助寶寶吃飯,比如飯菜做得好看些、好吃些等。但和上面這一點相比,都不夠重要。上面這一點做到了,其他技巧才能發揮作用。

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幫到你,懇請大家關注、點贊,謝謝!


龍鳳胎爸爸聊育兒


孩子挑食厭食問題的原因往往在於父母縱容嬌慣所致。一、從習慣抓起根據實際、定出相關的措施:1、養成孩子定時入睡起身的習慣;2、鼓勵孩子積極參加鍛鍊及各種遊戲活動、保證孩子有個好的心境;3、控制零食、嚴格做到一日三餐二點、決不讓孩子亂吃零食;4、鼓勵與榜樣相結合。。5、飢餓法。在已實施的以上所有辦法且機體無病痛的情況下、實在不願意進食的、那就說明孩子真的不餓、不必強求、不妨讓其離開飯桌、去搭積木、看畫書等、那麼下頓飯必能香噴噴地吃。


糊塗的成哥


明令規矩,定下規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