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有機農業如何發展?

我是城市天堂


中國的有機農業如何發展?

目前中國做有機農業的,99%只有教訓可談,沒有成功經驗可談。存在的,要麼靠補助,要麼靠資本在維持,只是撐到哪一天的問題;賺到錢的,大部分都離上法制節目不遠了。

要談有機農業如何發展,首先看看存在的幾大問題:

中國有機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大問題

1.信任問題

(1)有機認證。目前中國主要的有機認證:中國有機認證、日本有機認證、美國有機認證、歐盟有機認證等。有機認證的含金量究竟有多少,大家心知肚明。(2)全程可追溯系統。都是樣子貨,都解決不了真標籤貼偽商品上即為真的問題。

2.成本問題

(1)土地流轉費用。適宜做有機認證的土地一般流轉費用較高,有的甚至超過1000元/畝,也就是說本身流傳費用就已經超過了生產普通農產品所產生的收入。(2)有機認證費用。有機認證至少要25000元,不包括產品檢測費。若申請多產品/基地認證,每增加一個產品/基地即增加單一產品/基地認證費用的30%左右。(3)人工費用。把農民變為有機生產基地的工人,由此所帶來的效率低下導致成本增加。(4)病蟲害防治費用。有機產品不可使用化學農藥,而生物農藥效果差,價格高。

3.產銷銜接問題

有機農產品,尤其是初級農產品,生產週期長,產量集中,而銷售不可能今天銷售,明天不銷售。所以,造成的問題就是,多了賣不出去,少了履行不了訂單,由此造成了巨大的浪費,增加了生產成本。

4.配送最後一公里問題

有機農產品,保存時效短,對蔬菜等這類產品,幾個小時內都可能發生巨大的產品形態變化。客戶比較分散,配送成本較高。另外,不可能像普通快遞那樣,放在小區商店,客戶也不可能時刻在家裡等著接收,所以配送效率很差。

不能有效解決信任便無從談有機農業發展問題

目前的有機認證以及全程可追溯系統等技術方式是無法解決信任問題的,這是社會問題附加在企業上的無形的、巨大的成本,沒有信任,便談不到有機產品應該有的價格,巨大的營銷和推廣費用都是企業無法承擔的。必須以創新的方式,聯合起整個產業鏈條以及利益相關群體,以創新性的方式共同解決這一問題。

不以農民利益為中心的有機農業都不會有出路

所有的把農民變成工人的企業組織形式都不會有出路,因為效率低下。必須以農民的利益為中心,必須讓農民得到生產有機農產品應該獲得的收益,以道德約束的方式都不會持久。憑什麼以普通農產品的價格,來讓農民不使用化學化肥和農藥?

沒有對整個產業鏈條的持續教育便沒有前途

要發展有機農業,不僅僅從生產入手,更要從消費入手,需要對消費者有持續的教育。有機農產品的外觀和形狀,由於不使用化學化肥、添加劑、化學農藥等,所以要黃瓜不是頂花帶刺的。口感也不是你熟悉的那樣,西瓜不會那麼甜的,螃蟹不會有那麼多蟹黃的,等等。這需要對有機農業的整個群體進行持續不斷的教育,這個教育成本對單個的企業和個人來說都是無法承擔的。

可以借鑑的經驗

1.日本守護大地協會

從西方國家有機農業的發展歷史來看,他們也不是天然就成功的,也曾經經歷過中國現在農業安全問題。日本的守護大地協會經驗對我們很有參考價值,目前,這家擁有40多年有機農業經營經驗的社會企業已發展成為擁有2500個生產會員、10萬個消費會員、年營業額達150多億日元(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龐大組織。他們將“有機”概念從“不使用農藥和化肥”拓展為“生產過程透明化,建立生產者與消費者的信任關係”。

2.NextDoor

美國的NextDoor也可以提供我們很好的參考。這是一個實名認證的鄰里社交軟件,這裡的鄰里具有非常強的信任關係。目前已經超過80000個社區,很多政府機構包括警署等都已入住,這讓我們看到了新的信任解決方式。

跨界、創新、整合、重塑的鄉鄰關係是唯一出路

日本的守護大地協會讓我們增強了有機農業發展的信心,尤其是他們對“有機的認識”更給我們提供了極大的啟示意義。建立“生產者和消費者的信任關係”才是中國有機農業發展的最大問題。而信任的問題,通過有機認證和全程可追溯系統只是條件之一,不是充分條件。美國的NextDoor告訴我們,可以通過跨界、創新的方式來建立信任關係。所以,跨界、創新性地建立信任關係是中國有機農業發展的出路。

當然,我們的國情不同,不可能通過照搬照抄去解決問題,必須有符合我們國情的發展方式。以農民利益為中心的,可以最大程度調動農民積極性,創造性地解決生產成本和效率低下問題。

而生產有機農產品的鄉村和消費有機農產品的城市居民,可以通過類似NextDoor的方式,整合為一個群體,可以最大程度上解決產銷銜接問題。

通過對整合起來的群體的不斷教育,來塑造更好的鄉鄰關係,可以繼續鞏固信任,對有機農業有更好的認識,包容對待農產品的形狀和口感,減少糾紛,並協作解決配送最後一公里問題,共同促進產銷之間的銜接。

總結

中國有機農業中的信任問題、成本問題、產銷銜接問題、配送最後一公里問題,是阻礙有機農業發展的重大障礙,尤其以信任問題為甚。借鑑日本守護大地協會的經驗,以及NextDoor重塑鄰里信任的經驗,通過跨界、創新、整合、重塑的鄉鄰關係,一定可以迎來中國有機農業的春天。


卡卡說農


大家好,我是三農領域創作者。我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農民,我熱愛農村生活,喜歡農村的寂靜。我熱愛農村 ,熱愛生活,喜歡我們村裡的花花草草,山山水水。我有著很豐富的種植和養殖經驗,針對這個問題我希望把我在農村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大家,下面是我的分享。這幾年來,食品健康問題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有機蔬菜和有機農業的概念也因此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事實上,有機農業的興起並不是近兩年才有的事情,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到現在,有機農業已經有了近30年的發展歷史,只不過從實際情況來看,有機農業在中國發展得並不順利。

從被提出一直到現在,有機農業的發展歷程都備受爭議,在中國,雖然有機農場的面積越來越廣,有機農產品的認證數量也越來越多,可是實際情況卻是,不管是有機農場的管理還是有機農產品市場,大多都處於一種混亂的狀態。看起來市場前景無比廣闊的有機農產品,如今卻落得一個農民不願意種,消費者也不願意買的局面,這也不得不讓人反思:中國的有機農業為什麼發展不起來呢?


根據數據統計中國有機農田的面積已經達到了230萬公頃,但是其中九成以上的農場都處於虧損的狀態,嘗試做有機農產品的大多是返鄉創業的人群,不過在這些人當中,真正用有機方法種植農田的人數卻少之又少,很多農民因為不得其法,就連找合適的有機肥都成了問題,投資好幾年都回不了本,最後反而讓自己白白承擔了損失,很多想要做有機農產品的農民都因此加深了顧慮,甚至打了退堂鼓。

而很多消費者不願意購買有機農產品,原因之一就是價格太貴,土豆6元一斤,小尖椒一斤29元,這些有機農產品的價格往往是普通蔬菜的5、6倍甚至十幾倍,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有些奢侈,這也就導致有機農產品的消費人群有限。更重要的是,國內有機農產品市場整體上缺乏誠信體系,也是消費者不願意買單的主要原因。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幾乎到處都充斥有機農產品,除了專門開設的有機蔬菜和有機食品的櫃檯之外,各種電商平臺的生態農產品同樣氾濫,到郊區或者農村走一圈,很多果園和菜地都掛著有機的招牌,就連路邊的攤販大多都宣稱自己賣的水果蔬菜是有機的,如此混亂的市場,讓消費者都不知該如何選擇。而這些打著有機的招牌動不動就能在市場上賣高價的農產品,實際上大多都是化肥農藥種出來的。

按理說,有機蔬菜和有機農產品在進入市場之前,都要經過有機食品認證機構的鑑定,並且還有相關的證書,為什麼有機農產品的造假還會如此嚴重呢?這主要是因為有機農產品的認證存在不少亂象,認證機構的水平參差不齊不說,有機證書都已經發展出了商業化運作,由企業來認定企業,便宜的花6000塊錢就能辦個證。在這樣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農場和企業生產出來的有機農產品都變得不可信了。

以上就是關於我的分享,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能夠把我的經驗說出來,我感覺到很開心,因為我是一個樂於助人的農民,我的分享我不求回報,能解決你們的問題就好。

最後祝福大家在種植或養殖的過程中能夠順順利利,做一個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幸福的農民,同時祝大家身份健健康康,家和萬事興,好運連連,幸福美滿!謝謝大家。


星辰農場


一、在中國發展有機農業的意義

近二十年以來,由於人口和工業化程度迅速增長,中國自然資源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土地質量下降,水資源的危害是最為嚴重的農村環境問題之一。眾所周知,1998年全國性的水災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並直接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安全。保護生態平衡,改善自然條件,減少自然災害,同時改善農民賴以生存的土地是中國社會長期健康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有機農業是一種勞動密集型的生產方式,因此也就為富足的中國農村剩餘勞動力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另外有機農業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化肥、農藥、生長調節劑和家畜家禽飼料添加劑,這對農業的良性持續發展和土壤的改善以及農民和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都起到了積極作用,這也是當前中國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

二、中國有機農業發展的條件

工業在不斷髮展的同時,不可避免地破壞了自然資源,而且形成了巨大的社會問題。這些都已經引起了中國決策者們的高度重視。前幾年中國環保局(現為總局)成立了“中國有機食品發展中心”,各省市也成立了相應的分中心;而各種經營形式的“有機產品”貿易公司也如雨後春筍一般發展起來,在中國的廣大農村也出現了各種不同的“有機農業生產基地”。所以中國的有機農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有機農業產品在價格上比一般常規農業產品要高,從而會調動生產者和經營者的積極性。巨大的國際市場和誘人的利潤,會進一步促進中國有機農業的發展,而尚未開發的中國本土市場,更隱藏著巨大的推動力。

三、當前中國有機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不論是中國有機產品的生產者或經營者都把目光放在了國際市場,而怎樣開發國內這個隱藏著無限商機的巨大市場,還沒有在有機農業的推動者中得到認真的思考。在市場上我們已經發現了不少從國外進來的有機產品。將中國自己的有機產品推向國內市場是有機農業工作者的責任,也是發展中國有機農業的重要環節。

就目前來看,不少從事有機農業的人員對有機農業的定義並不十分明確。有機農業起源於歐洲,在歐盟的有機農業的定義上,保護生產區域的自然生態是取得有機農業認可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這一點上很多涉及有機農業的生產者和經營者發現尤其突出,他們理解的有機農業就是“不施化肥,農藥和添加劑”,這是急需要得到糾正的。

要提高中國有機農業認證機構的國際地位。做好這一點就應與國際規範化的認證形式接軌。要讓中國自己的“證書”既符合歐盟的要求,又符合其它國家的要求,最終讓中國的“證書”在世界各地暢通無阻。而我們現在需要做的是強化中國有機農業認證機構的能力,規範認證程序,另外也需要從法律的角度監督有機農業生產、銷售及認證行為,發展一些如“有機農業行業標準”等具備法律效應的監督制度,這樣才能保持有機農業生產、經營及認證機構的持續發展。

發展和加強有機農業技術專業人員。在歐洲的一些大學和農業技術學校都設有有機農業的學科,培養有機農業中的畜牧業和養殖業等技術人員。這些人員在有機農業生產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就我所知,目前在中國“有機農業技術專科”還是一個空白,這勢必影響中國有機農業的健康發展,必須儘快彌補這個空白。加強中國現有的有機產品認證機構的合作。經過幾年的有機農業發展,中國的認證機構逐漸走向成熟。但在各認證機構都在探索怎樣推動中國有機農業發展的今天,有必要加強彼此之間的聯繫,共同探討大家感興趣的東西,如完成一些監督中國有機農業標準之類的綱領性文件,為中國有機農業的發展鋪平道路。


農人小貝


你好,結合曾經策劃運營過有機食品的經歷,談談國內有機農業的一些看法吧!

有機農業的含義:主要是針對有機食品農業種植,國際上提法是指無汙染的天然食品,它對農業產生以及食品加工都有標準的要求。

根據國內有機農業的發展趨勢,雖然有機食品的價格一般都會比普通的貴到20%到50%,但是提高了食品的健康品質,受到全世界消費者的青睞,中國有機食品的消費市場需求是巨大的!

一、有機農業的真正標準是非常苛刻的

以種植為例,有機農業的種植規範首先要求基地必須遠離城區、工礦區、交通主幹線、工業汙染源、生活垃圾場等。在這個期初要求的基地範圍內,其實就大幅抬高了有機種植的市場門檻。

試想一下,一個遠離城區,遠離交通幹線的基地,在員工招聘和人才保留以及日後銷售流通環節,先天就造成了很大的難度。

其中有機農業的種植有個關鍵點就是必須有3到5年的土壤轉換期。目前國際上的通用慣例是5年,也就說說這5年內要進行土壤改良培育,5年內是不產出的,都是純投入。每年輪種,作物長成就回旋入地,不斷的改善土壤的有機含量,而且還要施用有機肥,絕對不能使用化肥、農藥和殺蟲劑等。

假如按照5年投入計算,就要包括人工+租地費用+基礎建設費+管理費+水電費+資金佔用等,這是一個巨大的投入和消耗,如果沒有致力有機農業的決心和毅力這是沒有多少人能承受的,畢竟高品質有機食品的打造就要有高成本的投入才能成型。

二、目前市場上真正達到有機農業種植的有機食品還是非常有限的

為何要這麼說呢,小編認為主要原因是:

1、基地的硬件條件就是個高門檻,這種很多生意人是無法承受的;

2、有機農業的種植是絕對禁止使用任何農藥化肥的,即使基地實現了,如果種植碰到蟲害時,面臨絕收的情況,這時候就要考驗經營者的良知,畢竟資本是逐利的,如果良知沒了,有機成品其實是有水分的。

3、即使這些條件都讓你避免過去了,當有機農業的種植通過真金白銀的投入,終於種出成果開賣時,有機食品到終端銷售還要碰到如下的問題:

基地有機食品的運輸、物流、保鮮和倉儲條件都有嚴格標準;

消費者對有機食品產品的健康認識和價格認知接受都需要過程;

整個有機農業的食品售賣渠道建設和維護都要進行不斷的投入和接受過程。

三、談談我國有機農業如何發展更好

1、有機農業需要有良知的農人:既然這是個准入門檻高的產業,更需要有先有良知再談生意的行業,首先你必須具備內心相當重視產品品質,願意從源頭開始抓起,懂得對有機食品品牌的塑造,才能進入這樣的行業;

2、有機農業一定要有農業產業鏈的意識:就是說要有全產業鏈的打造以及把控才能確保你的有機農業種植有保障有信譽。比如有機芝麻的種植,從源頭的基地打造到種植成品,以及後面的深加工,做成各種食品、化妝品或香料等,市場的的主動權都要控制在手中,確保每個環節都能按照標準完成。

3、戰略佈局不要求大而全而是小而精:有機農業包括種植和養殖等,包含各個產品品類等,而且每個產品的打造與投入成本都是巨大,需要有一定的回報週期,這個時候就不能想在有機農業板塊做到大而全,認為這樣子機會更多,其實這是不對的市場規律的,一定要懂得做小而精開始,比如你要用10年的時間先去打造一個有機蘋果的種植,打出自己的有機蘋果的品質與品牌,同時還可以依託有機蘋果的原料深加工成有機蘋果汁,或者有機蘋果乾等各種高品質的食品,只要你能夠把單品做深做透就是一個大產業,如果單品成功再逐漸延伸,有機農業的成功概率就會更高。

4、有機農業從種植開端就要懂得利用新興媒體不斷的宣傳塑造有機種植過程的安全放心:有機農業前景廣闊,有機食品市場需求巨大,但是消費市場對有機食品的選擇是理性個謹慎的,這個時候我們要懂得充分利用新興媒體的優勢進行打造,比如說當下的直播,保持種植過程的不斷直播,前期可以通過一些直播帶貨或直播預訂方式開展銷售,形成一批有機農業品牌的忠誠消費者,再通過口碑裂變的方式逐漸拓展消費者的市場更好。

總之,有機農業是個具有廣闊前景的行業,但不是說你有錢有資本就可以做的,關鍵還是要能夠充分認識有機農業的標準,還要有良知和熱愛,否則不是誰都能做的!

按照我的實操經驗和測算,比如種植有機西紅柿或有機黃瓜為例,如果能夠做到真正的有機食品標準上市,單斤的成本價至少需要有15到20元,如果能夠真正有這種匠心去打造的農人進入,有機農業的發展才會更加蓬勃發展,這就是我的觀點,謝謝!


醉井觀商


有機農業的特點可歸納為四點:建立循環再生的農業生產體系,保持土壤的長期生產力;把系統內的土壤(富含微生物)、植物、動物和人類看成是相互關聯的有機整體應得到人們的同等關心和尊重;採用土地與生態環境可以承受的方法進行耕作,按照自然規律從事農業生產,完全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等,充分體現農業生產的天然性;有機農業生產體系產品是完全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標準加工成的有機食品。有機農業包括所有能促進環境、社會和經濟良性發展的農業生產系統。這些系統將提高土壤肥力作為成功生產的關鍵。通過尊重植物、動物和景觀的自然能力,達到使農業和環境各方面質量都最完善的目標。

近年來,有機農業生產方式在100多個國家得到了推廣,有機農業的面積和種植者數目逐年增加。全世界進行有機農業管理的土地面積已超過2200萬公頃。此外被各種認證機構認證為“野生收穫植物”的面積有1070萬公頃。有機產品市場不但在歐洲和北美(全球最大的有機市場)拓展,在其它一些國家包括髮展中國家也持續擴大,其中西歐和美國大約1%左右的農民在從事有機農業的生產,在美國,有機農場遍佈全國各地。目前,中國有機產品以植物類產品為主,動物性產品相當缺乏,野生採集產品增長較快。植物類產品中,茶葉、豆類和糧食作物比重很大;有機茶、有機大豆和有機大米等已經成為中國有機產品的主要出口品種。

在中國發展有機農業有著眾多優勢和廣闊的發展前景。首先我國有深厚的農業基礎,而有機農業是在傳統農業的基礎上依靠現代的科學知識,在生物學、生態學、土壤學科學原理指導下對傳統農業新的運用。其次中國有其地域優勢,農業生態景觀多樣,生產條件各不相同,儘管中國農業主體仍是常規農業,依賴於大量化學品,但仍有許多地方,農民很少或完全不用化肥農藥,這也為有機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發展基礎。第三,有機農業的生產是勞動力密集型的一種產業,我國農村勞動力眾多,這有利於有機食品發展。同時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環境意識的增強,有機食品的國內市場在近幾年內有了較大發展,因此有機食品在國內外都會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越努力更幸運


9成以上的農場都處於虧損狀態,在我國發展有機農業,大多數是反向農民工創業。不過在這些人群中,大多數人是因為沒有方法。甚至有些人找不到合適的有機肥。投資好幾年甚至成本都收不回來。最後讓自己白白承擔了損失。很多消費者不願意購買有機農產品,是因為價格太貴,有機土豆價格6塊一斤,有機青椒價格30元一斤,這不是普通消費群體能夠接受的價格。在國內有機農產品整體上缺乏誠信體系,這也是消費者不願買單的原因。想要發展有機農業,還是要政府搭臺,農民唱戲,幫助農民建立健全各項專業知識,各項配套設施以及所需要的技術技能,並且提供一定的銷路,打響整體的知名度才可以做大做強。



鄉村長風


哈嘍,大家好,我是吉縣小苗,對於中國的有機農業如何發展,我是這樣的看法。

在我們吉縣這個小縣城裡,家家戶戶以種植蘋果樹為生,是出名的蘋果村。緯度、氣候非常適合栽種蘋果樹,酸甜可口,所以吉縣蘋果遠近聞名,出口外國多個國家。但是“物以希為貴”,家家戶戶都種蘋果,價格自然就不金貴,於是我家前幾年就開始做有機蘋果。

在我們縣城,做有機蘋果的比較少。雖然投入的資金比較多,但是賣出的價格自然貴一些。但是發展還是非常好的,不接觸任何的化學肥料,施肥以羊糞等有機肥。但是要有專業的種植技術。

有機農業前景還是非常可觀的,是在眾多中脫穎而出的特點。我是吉縣小苗,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吉縣小苗


近年來,有機農業生產方式得到了推廣,中國有機農業有較大的發現空間,在國內發展潛力很大,可向社會提供無汙染的食品,可以減輕環境汙染,有利於恢復生態平衡,提高我國農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增加外匯收入,有利於增加農村就業,提高農業生產水平。所以中國有機農業的發展前景很好的。


白洋淀三哥


有機農業是勞動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產業,比較效益相對低下。政府要通過產業規劃來加強引導,通過市場手段來保證供給,通過政策性補貼和支持來提升有機農業生產者的效益。加快有機農業產品的科技開發。

現階段很多產品品種退化,對農藥農肥具有較強的依賴性。要加強對有機農業產品品種的保護和研發,培育有機農業產品品牌;加快現代農業裝備技術條件下的有機農業生產方式普及推廣,將現代農業與傳統農業結合,在確保農產品質量的前提下,提高有機農業發展效率。


蘇北人在寧夏


我們要創新種植方法。比方說:有人用指天椒浸水(3斤指天椒加10斤水)三個月,用來澆菜殺蟲效果不錯,也即不用農藥防止了藥害。很多事值得研究,只有這樣才能走出有機農業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