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登才出席國資委直管協會服務企業復工復產協作聯盟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

賀登才出席國資委直管協會服務企業復工復產協作聯盟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賀登才在發言中著重介紹了中物聯相關工作情況。他指出,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物聯黨委按照國資委黨委統一部署,第一時間成立了以黨委書記、會長何黎明為組長的應對疫情領導小組,向全行業發出倡議。在做好自身防控工作的同時,結合行業實際,重點做了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3月20日,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賀登才代表中物聯出席了國資委直管協會服務企業復工復產協作聯盟(以下簡稱協作聯盟)第一次領導小組會議。協作聯盟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倡導發起,國資委16家直管協會參與組建。主要工作任務是:服務復工復產、加強信息交流;增進互動協作、加強產業協同;深入調查研究、提出政策建議;加強對外宣傳、弘揚行業正氣。

會議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會長王瑞祥主持。國資委協會黨建局二級巡視員劉續浩到會,轉達了國資委領導和黨建局領導對協作聯盟組建的肯定與期望。並提出四點要求:一是堅持不忘初心,切實把急事辦成,好事辦好;堅持黨建引領,二是切實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三是堅持溝通協作,切實履行好行業協會自律職責,服務企業復工復產;四是堅持加強信息溝通,切實做好宣傳輿論導向,弘揚正能量。

會議認真學習了中央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部署工作會議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交流了相關行業企業復工復產情況和協會工作,討論研究了有關事項和下一步工作重點。

賀登才在發言中著重介紹了中物聯相關工作情況。他指出,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物聯黨委按照國資委黨委統一部署,第一時間成立了以黨委書記、會長何黎明為組長的應對疫情領導小組,向全行業發出倡議。在做好自身防控工作的同時,結合行業實際,重點做了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溝通信息。中物聯建立了本部27家分支機構、24家代管協會和7家事業單位,以及全國各省市地方物流行業協會三個層面的信息溝通網絡,促進信息交流與資源共享。累計編髮80多期抗疫專題簡報,及時報送黨中央和國務院有關部門。

二是提出建議。自2月1日起中物聯組織報送了20多份書面材料,提出了100多條政策建議。許多建議得到政府部門採納並轉化為政策措施。如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費、設立應急物資中轉調運站、倉儲設施土地使用稅減半徵收、以及保通保暢“五個嚴禁”等。目前,正在針對已出臺政策落實中出現的問題,與有關部門密切溝通,提出細化落實的建議。

三是調查情況。自2月7日起中物聯各分支機構分別開展了行業大調研,涉及到的企業1萬多家(次),形成細分行業調查報告20多份,及時報送有關部門並通報行業企業。

四是對接運力。從1月26日開始,中物聯向政府有關部門提供了50多家重點企業、5000餘輛運力資源,為各地組織了2000多批次應急物資運輸需求對接與運力援助。採取多種方式打通供應鏈“堵點”,推進復工復產。

中物聯所做的工作已取得明顯成效。目前,全行業貨運車輛開行率已達去年同期的85%左右,80%以上的物流園區開業運營。前期物流行業遇到的“審批難、通行難、開工難”等問題正在逐步緩解,為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做出了貢獻。

賀登才指出,下一步工作的重點是及時瞭解政策落實情況,將企業訴求反映給政府,切實推進現有政策真正落地,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堵點”。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以下3條建議。一是啟動消費,引導投資。協助政府聚焦改善消費環境,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將應急物流體系、供應鏈服務體系和智慧物流體系建設納入“新基建”重點支持範圍,儘快“補短板”“強弱項”,為經濟增長培育持久動力。二是推動改革,營造環境。提出調整優化有關政策的建議,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減少“限行、限號、限購”等行政審批手段,放活市場主體,切實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明確行業協會的法律地位,真正發揮行業協會作用,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三是研判趨勢,引領行業。密切關注國際國內形勢變化,研判發展趨勢,站在行業前列,提出當前特別是“十四五”時期的應對思路與對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