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跑赢危机,最重要的是明白这个道理

想跑赢危机,最重要的是明白这个道理


这场新冠肺炎的抗争,又来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不仅是因为钟院士说全球疫情至少要持续到6月份,更因为随着大部分公司顺利复工,越来越多老板从在家烦恼,变成了到公司烦恼。


当然,也不是所有老板都因为惨淡的市场而愁眉苦脸的,至少防疫物资的厂家不是,他们更多的是因为要满足暴涨的市场需求而手忙脚乱。


抛开已经被全球疯抢的口罩和消毒水,就连以前一直不温不火的测温枪,现在价格也暴涨了数倍,甚至有很多人还买不到。


根据工信部2月初披露的数据,手持式红外测温仪的市场缺口约为55万把。而在2019年之前,国内测温仪的年总产量大约在20万把至30万把之间。事实上,到了今天,这个产量缺口已经翻了好几倍。


很多相关企业在疫情发生后不久就意识到转折点的到来,迅速采取了措施。鱼跃医疗就曾经对外透露,他们在2月份内10天的产量就已经超过公司过去3年的产量。


市场需求促使行业环境产生巨变,与此同时也给每个厂商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好处,有业内人士估算,这次疫情,部分测温枪公司的纯利润已经过亿元。


回顾往昔,十多年前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


想跑赢危机,最重要的是明白这个道理


当年非典疫情下,人们也像这次一样,宅在家中,降低被感染的风险。


就在那一年,短信和游戏业务带来了丰厚的收益,网易公司的股价水涨船高,创始人丁磊因此成为国内第一个互联网“首富”。


就在那一年,主打机票和酒店业务的携程,同样遭遇了市场寒冬,但他们坚持不裁员、反而勤练内功,撑到了市场需求报复性反弹的那刻,在年底赴美上市。


就在那一年,新东方遭遇有史以来最大的退学潮,俞敏洪好不容易借了3000万,将学费全退回去,又稳住教师队伍,在疫情结束后迅速复课,最后成为中国民营教育第一股。


看到这些事例,很容易就让我们联想到军哥说过的那句话:

“人生所有的不同是因为思维意识的不同。”


巨石压顶,也会有透光的那条缝隙,所有的危机背后必定蕴藏了转折点。在这些转折点上,老板的思维意识层级高低往往就会决定企业是走向兴盛还是衰亡。


卖数码产品的人不在少数,却只有刘强东创立了京东;

做物流运输的人不在少数,却只有王卫做成了顺丰快递;

搞餐饮服务的人不在少数,却只有海底捞能逆风而上……


这些我们如今看来理所当然的选择,在当年那个非常时期里,没有人知道对错,踏出的每一步,都需要莫大的勇气,但正是因为他们做出了这些选择,才改变了原本的命运。


“人成势,势成事。”


如今,很多老板同样走到了最关键的转折点,无论是让企业转型升级,还是忍住疼痛坚持下去,都需要我们站在高处,找到最合适企业发展的那条路。


但愿,福慧顺平台上的每个老板都能从军哥智慧中找到最合适自己的那条路,在这个转折点上再攀高峰,更上一层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