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从事多年的媒体人下海走进工厂打工的感悟

一说到工厂,多数人就想到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做着工作强度大、流水线操作、无技术含量的工作,如果是这样的工厂真的会毁掉年轻人。

因疫情,从事多年的媒体人下海走进工厂打工的感悟

对于不少出生在西部地区农村的学生来说,没有进过厂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曾经笔者每到过春节也会到那些从深圳、东莞打工回乡的朋友,总爱跟同龄人或弟弟妹妹们说起在外地打工的生活,讲些有趣好玩的事情,尽管有时也会吐槽工厂工作的枯燥和劳累。

因疫情,从事多年的媒体人下海走进工厂打工的感悟

遭疫情影响,今年给所有中国人按下了暂定键,对从事旅游业城市,基本上现在要从O开始,没旅客,所有因旅游业来吃饭的百姓,工作、生活都得重新调整,在朋友的介绍下,我赴机在浏阳市一家工厂找到了工作,体验打工人的工作、生活。

我人生第一次带着好奇走进了工厂,其实工厂并不同我们想象的好,这就完命,对于更多农村地区的孩子而言,进厂打工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因疫情,从事多年的媒体人下海走进工厂打工的感悟

趁下班休息时,我也特意问过我的工友,他说工厂打工十多年,也混了十多年,依然是个打工,现在明白了,工厂打工个人认为是社会最低层的,比农民还惨,经常熬夜加班,有时候还挨领导叼,工资低;最可怕的是思想变得麻木,不知进取感觉除了日复一日重复工作就没什么懂做了,下班,吃饭,睡觉,然后在上班,做同样的工作,无休止的死循环,最可怜的还是孩子,为了打工练孩子都顾不上,子不教父之过,十年突然醒悟已晚!

因疫情,从事多年的媒体人下海走进工厂打工的感悟

工厂都流水线24小时开工。工人们两班倒,每班工作12个小时。白班是早上八点到晚上七点,晚班是晚上8点到早上8点,上一月白班,接下来上一个月晚班,交替进行。

上班过程中,有非常严格安检,不准带任何东西进厂房,除工作牌和钥匙,像手机是不允许带的之一,工作分站岗和坐岗操作两种,我第一次进厂分的是站岗工作,一班下来,脚呀,腰呀会痛死,白班、晚班中途都有一次吃饭休息时间,也可以上厕所。其他时间,基本上没有休息的可能。所做的,就像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人一样,重复着一样的动作。

因疫情,从事多年的媒体人下海走进工厂打工的感悟

这样没日没夜的工作,工资是多少钱呢?按工作年份算,刚来的新工人,基本工资只有1900元左右,工作干的久点工人,都是靠着加班,一个月可以拿到7、8000元。不算少,但也不能算多。但这是正规工厂,如果一个工人能熬到退休,那还可以享受养老金了。

我工友说道,在流水线的工作环境中,呆久了,就麻木了。有心气儿,不想吃苦的,早就不干。哪怕送个外卖,送个快递,也比这自由,大城市送外卖收入不会太低。在工厂里时间长了,不知道自己离开了工厂能干什么,而工人们,早晚有年龄大,干不动的一天。

因疫情,从事多年的媒体人下海走进工厂打工的感悟

这就是最现实的“手停口停”,手一旦停下来,就没钱吃饭。(笔者:毛诚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