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两大凶德,千万要戒掉!

人生两大凶德,千万要戒掉!


咸丰八年,曾国藩给国荃的信中说:「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两端:曰长傲,曰多言。丹朱之不肖,曰傲曰嚣讼,即多言也。历观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败家丧生。」邀请您,关注大道之音VX公众号


曾国藩在这里指出了普通人的两大凶德和弱点:骄傲和话多。某种程度上说,年轻的曾国藩犯过骄傲和多言的错误,但他都能在事后认真反省、改正,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人格,所以曾国藩说的「凶德致败者」是他从人生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宝贵训诫。


一、傲,败亡之道


人生两大凶德,千万要戒掉!


李自成,陕西米脂县人,初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称帝时以李继迁为太祖。邀请您,关注大道之音VX公众号


李自成出身贫苦,童年时给地主放羊。崇祯二年(1629)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崇祯八年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声望日高。次年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十一年在潼关战败,仅率刘宗敏等十余人,隐伏商雒丛山中(在豫陕边区)。次年出山再起。十三年又在巴西鱼腹山被困,以五十骑突围,进入河南。


其时中原灾荒严重,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李自成在荥阳斩露头角。他在艰难困苦的推翻王朝的战争岁月中,绝不向任何敌人屈服,与战士同甘苦、共患难,提出了有利于百姓的「均田免粮」口号。当时的歌谣说:「吃他娘、穿他娘,吃穿不尽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当时远近传播,深得人心。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同年,在河南汝州(今临汝)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邀请您,关注大道之音VX公众号


1644 年,李自成的起义军占领北京,推翻了统治 276 年之久的朱明王朝。李自成进京后,军纪严明,基本保持了农民军的本色,但是在胜利之中,滋生了骄傲情绪。不仅对复杂多变的东北边关形势没有清醒的认识,更没有想到如何对付清军,对于部下、士兵的日益腐化也没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武将忙于「追赃助饷」,文官忙于开科取士、登极大典,士兵沉溺于胜利之中,认为战斗已经结束,可以高枕无忧了。


这样一来,起义军丧失了斗志。由于清军对吴三桂的支持,迫使李自成起义军撤回北京,而清军直逼京城。李自成的山海关战役失利,使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原来投降起义军的明朝官吏纷纷出来对抗起义军。比如牛金星,原来是明朝的一个举人,为了避祸加入李自成的起义军,早期为起义军的扩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为此被册封为天佑殿大学士。但他却以开国功臣自居,私下对人说像李自成这样的农民政权,一定会失败。在起义军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他开始设计捕杀起义军将领李岩兄弟。刘宗敏得到这一消息后,怒斥牛金星。牛金星不久离开了李自成,前往河南,这样大顺政权的内部出现了分裂。


最终在清军的追击下,李自成被迫离京出走,退到西安。顺治元年(1644)十二月,清军出击潼关,大顺军列阵迎战,清军因主力及大炮尚未到达,坚守不战。顺治二年(1645)清军以红衣大炮攻破潼关,李自成战败向南溃退,经襄阳入湖北,试图与武昌的明朝总兵左良玉联合抗清。左良玉东进南京,去南明朝廷「清君侧」,在征讨马士英病死途中。四月李自成入武昌,但被清军一击即溃。最后,死于湖北通山县九宫山。


李自成本人「不贪财,不好色,光明磊落」,但却「犯了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值得记取历史教训。


二、多言,贻害无穷


人生两大凶德,千万要戒掉!


曾国藩一生在「戒多言」上下足了功夫,他不仅经常批评自己「每日言语之失,真是鬼蜮情状!」也经常反问自己「言多谐谑,又不出自心中之诚」,这种言语习惯,个性缺点,「何时能拔此根株?」他不仅对自己有这个「戒多言」的要求,还把它当成家训智慧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内容,尤其是对他的两个儿子和几个弟弟反复灌输,强调这一点。邀请您,关注大道之音VX公众号


曾国藩认为,如果想用言语超过压制别人,即使胜了,别人也不会服气,为人处世上,还是应当谦逊一些为好。争吵往往没有是非可言,结果常常会意气用事。一个人牢骚太多,结局必然抑塞,无故而怨天,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人必不服。抑郁不平之气,往往伤人害己。


「戒多言」的本质是在面临人和事的时候,要做到自我控制,避免祸从口出、乱从口出,在本质上,这是一种临事不纠缠、少争论的行动智慧。邀请您,关注大道之音VX公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