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寫作業好痛苦怎麼辦?孩子磨蹭不寫?

小姐姐琳兒


其實,陪不陪孩子寫作業,作為家長,你都會感到痛苦,為什麼?

第一,如果不陪孩子寫作業,你會覺得對孩子學習不上心,如果因為自己沒有好好的陪伴指導,導致孩子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成績不好,你會心懷愧疚,尤其當你看到,那些有家長陪伴寫作業的孩子,因為家長的陪伴而表現的十分優秀的話,一對比,你就會悔恨自己為啥不能陪孩子,你會為此感到痛苦。

第二,如果能陪,但是不能有效的陪,你也會感到痛苦。我想大部分家長是因為不能有效陪,每天陪孩子寫作業,卻發現孩子依然沒有養成好習慣,成績依然提不上去,孩子表現的沒有自己預期好,也會感到痛苦。

那該怎麼辦呢?

小學的孩子,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比學習成績更加重要。所以,家長如果有時間的話,還是要陪孩子寫作業,而且應該著重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

從題主的問題看,讓你感到痛苦的應該是孩子寫作業磨蹭,屬於習慣不好

那該怎麼提高孩子寫作業的效率呢?

第一,事有輕重緩急,作業是最重要的,一定要最先完成

有些家長在接孩子放學後,先玩會,休息會,然後再去寫作業。個人覺得, 應該告訴孩子事有輕重緩急,最重要的事情一定要最先完成。

每天放學回家,應該先完成作業,再想著去玩啊,看電視啊,吃啊什麼的娛樂活動。

第一,孩子太小,並沒有時間的概念,所以一定要先建立時間的觀念。

你告訴他半個小時內寫完,但是他並不知道半個小時有多長,半個小時自己能寫多少。所以,家長一定要先從建立孩子的時間觀念開始,比如拿鬧鐘,告訴孩子,分針走過時鐘的一半,就是半個小時,半個小時一到,不管寫完不寫完,家長都要收走作業。

看著時針走過,孩子就會有緊迫感,從而專注地寫作業。

第二,按時完成作業要有獎勵。

如果孩子按時完成作業,一定要有獎勵。比如孩子提前完成了作業,而且質量又很高,那麼就可以獎勵延長孩子玩樂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父母也要儘可能的陪孩子玩,讓孩子從中體會到成功做完一件事的成就感和喜悅。

總之,陪孩子寫作業,是一件是非需要耐心,愛心並且需要堅持的事情。作為家長,如果今天不能忍受陪孩子寫作業的苦,以後也許還會忍受孩子不優秀的苦。所以,為了孩子能夠順利長大,慢慢脫離父母,暫時忍受這段時間的痛苦吧。


森媽育兒手記


孩子天性好動好玩,能真正做到專心專注寫作業的孩子不多。大部分孩子,特別是小一點的,讓他寫個作業還真是挺難的,我們做家長的又要引導,又要督促,看著他們磨磨唧唧的樣子,想發火又不能發,用“痛苦”來形容一點不為過,雞飛狗跳,火冒三丈那是常態呀。



我女兒9月份就上小學了,雖然說小學講零基礎教育,但你真正不讓她們瞭解一下拼音呀,認幾個簡單的常用字呀這些也不現實,去了跟不上怎麼辦?多少也得有點印象啊。而且這次疫情的原因一直禁足在家,自由散漫時間長了,為了讓她能儘快適應小學生的學習習慣,我讓她每天都寫幾個拼音和字,就是這麼點東西,從早上能給你拖到下午去。



剛開始可能是興趣使然,還比較自覺地去寫,後面就是我十遍八遍地催,人家就是不往桌子那去,一會玩玩具,一會要看書,反正我不去寫。這段時間時不時給我還來個請假一天,要我讓她休息休息,我天,我真是無語了,寫幾個拼音還要請假休息。

好不容易坐下寫了,這你更來氣,摳摳桌子角,用筆在桌面上亂畫,寫一個字用橡皮擦好幾回,擦的本子上啥也看不清楚,汙七八糟的,我還不能說,一說人家就讓我出去,不讓進來了。



其實我也覺得要放開讓孩子自己去寫作業,家長也不能象個監視器一樣杵在一邊,那樣可能孩子心裡有壓力,就不會好好去寫。我們大人自己不管幹什麼也不喜歡一旁總有人盯著,會緊張不自在,孩子們也一樣,我們就讓他們自己坐那寫作業,如果有疑問我們去幫忙解答就好。



等到孩子寫完之後我們再檢查檢查,這樣子我們也不會覺得那麼痛苦,孩子也能夠放鬆身心去寫作業,你們覺得呢?我是青花欣悅,帶娃的全職媽媽,歡迎大家一起探討育兒經驗哦!


青花欣悅


陪孩子寫作業感覺到痛苦的家長不在少數,但也有一部分家長在這件事情上特別省心。這種現象看似是孩子導致的,但實際上與家長也有脫不了的關係。

一輔導機構的一個小學三年級的班,他們的課是允許家長進教室聽課的,這個課我也親身體驗過。家長沒進教室聽課之前,老師關注到的僅僅是孩子出現的問題,而家長進教室後老師發現,家長的問題比孩子還嚴重。

同樣的家庭作業,有家長給老師反應孩子做到晚上十點也做不完,要求老師少佈置作業。但也有家長說作業太少了,要求老師額外安排一些題目給自家孩子。

要求老師少佈置作業的家長,上課時他要坐在孩子旁邊。他的任務是為孩子記筆記,準備文具,提醒解題思路等工作,觀察一下發現他家孩子只需要聽老師講就好了。下課時,他還要收拾書包,孩子空手走出去就好了。

他一面抱怨孩子缺乏主動學習的能力,一面又不給孩子主動學習的機會,孩子只能是在他的安排下慢條斯理的動一動。

反應作業少的家長,上課前偶爾問一下孩子準備工作做好沒有?上課時,坐在離孩子比較遠的地方,觀察孩子整堂課的表現。無論當堂課孩子的表現如何,這位家長都不會立刻干預孩子。但只要下課鈴聲一響,她會立刻與孩子交流。該批評的毫不客氣,該表揚的也毫不吝嗇。

這位家長給孩子建立了良好的規則感,違背了大家制定的規則,那麼就要承擔相應的後果。完成的好,獲得相應的獎勵,賞罰分明!

寫作業磨蹭,其實就是孩子心中沒有規則感。家長給他們商量後製定相應的規則,剩下的就是監督他們遵守規則,該表揚就表揚,該批評就批評。執行過程中,需要家長控制住自己想要插手的衝動,讓孩子自己完成。

這個過程一開始很痛苦,但只要堅持下來了,孩子的好習慣也就養成了。


涼夏和暖冬


我家的外孫女,今年上二年級,放學在我家寫作業,每當寫作業,惹的姥姥一肚子氣,孩子玩起手機時,那個安靜呀,讓她寫作業就開始磨唧,有時還發脾氣,氣的我想打她吧,也不能打,不知如何教育這孩子,現在的孩子太任性,每當陪著孩子寫作業真是很煩躁,好痛苦,真是無奈,沒辦法。





孝順在個人


痛苦到想死,


蘭瓜球


這是兩個問題:(1)陪孩子寫作業好痛苦;(2)孩子磨蹭不寫。

對於問題(1)首先,簡單坐在孩子身邊陪孩子寫作業,這種行為不是很好,這是監督孩子,孩子會牴觸而且易受干擾,注意力也不易集中。其次,即使在初期需要坐在旁邊陪孩子寫作業,也最好自己也在完成學習任務,例如寫材料,或者邊看書邊記筆記,讓孩子感覺爸爸媽媽和自己一樣在學習,孩子會模仿家長的行為的。再次,與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儘量不影響或打擾到孩子。最後,控制情緒,遇到孩子確實令家長冒火的行為,最好第一時間遠離現場,把“熱情緒”轉化為“冷情緒”,遠離現場後自己調整情緒,從而思考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如果情緒管理不當,孩子從生理尤其大腦處會屏蔽一切家長的信息,這樣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加劇這種現象的發生。

對於問題(2)孩子寫作業磨蹭,也是要先分析原因,一是孩子是否真不會做呢?要想法瞭解到孩子到底是會還是不會,如果不會,可以與孩子討論到底該如何做,掃清孩子知識障礙,讓孩子樹立信心,快速完成剩下的作業,培養成就感;二是判斷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與孩子商量完成這個作業的時間(最好別超過他的注意力時間能力範圍,例如20分鐘之內),制定一個“番茄鍾”,慢慢養成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快速完成作業;三是與孩子商量寫作業完還有哪些事情要做,最好與他喜愛的事情穿插結合起來,別磨滅孩子的學習興趣。四是要保證孩子每天的運動時間,刺激孩子各種“快樂激素”的分泌,保持孩子專注力,學習興趣及興奮度等;五是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作業一定要在規定的時間段完成,這個習慣越早培養越好,家長要與孩子一起遵守規則,規定時間都要學習等。

供參考。


江小文老師


很多家長都有類似的體會,陪孩子寫作業,十分痛苦。小孩子不認真,一會要喝水,一會要吃東西,半天寫不出幾個字,家長想揍,又捨不得,爺爺奶奶們也心肝寶貝地護著。一點辦法也沒有。問題的關鍵是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家庭要明確,孩子的管教必須要有主心骨,不能一個管一個護,那樣的小孩永遠學不好。其次,明確告訴孩子,大人的責任是掙錢養家,小孩的責任是搞好學習,如果上課不認真學,下課不認真寫,成績差,那麼,必受罰。罰你不能買好吃好喝好玩的,如果還不認真,就要捱揍,這就是規矩,光講道理是沒用的,小孩畢竟自律性差,講道理也記不住,只有小孩心中有了畏懼,才會當回事。家長也要以身作則,孩子寫作業時,不能玩手機,要和孩子同時看書學習,研討問題,做他的好夥伴,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只會訓人。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首先做到,小孩才會心服口服,學習才會搞好。


江上漁者123


一定要搞清楚他為什麼不寫?

如果現有作業得難度遠遠高於他學到的知識,那畏難情緒很有可能深深的打擊到他了。這時候要考慮是否要補一補落下的功課了。

如果是對學習缺乏興趣,進而有拖拉的習慣。得試著讓孩子在一些簡單的學習中收穫成就感,逐漸讓他能夠覺得學習不無聊,學到東西是有很大的滿足感的。

如果家長在陪伴的時候也無法靜心,個人認為不是孩子的問題。放下手機,專心看看孩子的課本和作業本,發現一些問題。或許需要很多次才能發現,慢慢來吧,孩子也需要時間。


一隻考拉一隻殼


當第101次石頭被敲碎時,是101次的結果?還是前100次努力的結果呢?孩子的問題是因為他過去的行為習慣沒有培養好的緣故,接下來多在孩子做對事的時候鼓勵他,破除黑暗的方法就是讓光照進來!



大王叫我來參賽


人都是追求快樂,逃避痛苦的動物!何況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ta從心理上排斥學習,排斥作業是很正常的!就像大人,我想,很少有家長以輔導孩子作業為樂吧?

有的孩子程度好,自律性又強,做學業對他來說就不是“苦”;所以做起功課高效又順利,家長也省心!所以,如果碰到孩子不寫作業或者磨蹭的情況,家長要弄明白原因,是孩子不會寫還是其他原因?

“不輔導作業母慈子孝,一輔導作業雞飛狗跳”[呲牙]是多少家庭經常上演的真實一幕!家長即使耐心、耐心、再耐心,我忍、我忍、我再忍,還是有爆發的時候!但還是要強調,耐心點,誰讓孩子是你親生的呢[捂臉]

另外,心理學中有“求證心理”,當別人總是說他什麼樣時,他自己就會認為自己是什麼樣。所以父母在輔導孩子作業時,一定要注意正向語言的引導作用! 不妨試試用“你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代替“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用“孩子你今天做學業比昨天做的又好又快”代替“天天寫個作業這麼磨蹭!”...

多理解,包容,尊重孩子,和他平等對話、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等,都有助於改變現狀...有問題不可怕,關鍵看你願不願花時間和精力,去了解和幫助孩子,和他一起成長[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