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紗女的一句話讓劉伯溫紅了臉,從此,他通宵達旦發奮讀書


浣紗女的一句話讓劉伯溫紅了臉,從此,他通宵達旦發奮讀書

劉基又名劉伯溫,關於他名字的來歷,有一段傳說。

相傳劉基去石門洞讀書,初時,見四周山清水秀,風景如畫,便沉醉於山水之間, 日日玩耍,無心讀書。

先生有心懲罰他,便拿出《荀子·勸學篇》給劉基,要他讀上一百遍。劉基讀上一遍,就能背個大概;再讀一遍,就背得很熟練了。等他會背了,先生叫他再繼續讀, 劉基就沒有耐心讀了。

見此,先生又拿出孔子的教諭“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教育劉基。

聽著先生的教誨,劉基表示他會聽先生的話,好好學習,可是,過後還是收不了心。見他屢教不改,先生也很無奈。

一天,劉基去溪邊玩,突然傳來棒槌擊打之聲,循聲望去,只見溪邊堆積著小山般的棉紗,一個姑娘槌槌洗洗,一刻不停地在勞作。

劉基想,這麼多的紗,要到什麼時候才能洗完呢,洗紗姑娘會不會感到厭煩?

劉基正在思忖,突然姑娘唱起了歌:

“天下沒有浣紗女,人間哪有衣暖身。

沒有百溫不厭者,哪有高深學問人。

鐵杵磨針為至理,問君攻書可專心?”

歌聲悠遠飄渺,美妙動聽。

聽罷歌聲,劉基心中漣漪頓起,想到自己求學的態度,漸漸地臉紅了起來,想起先生的教誨,更是感到愧疚。隨後一陣小跑,回到書房去讀書。從此,劉基再也不放鬆學習, 常常通宵達旦,勤奮攻書。

劉基很感激浣紗女的提醒,為警戒鞭策自己,便給自己取名“百溫”,以示自己學習的態度,對讀書千讀百讀的決心。後來,他的後人為尊敬他,又因他被封誠意伯,便 把“百”字改成“伯”,叫他伯溫。

選自《劉伯溫傳說》

流傳於浙江溫州、麗水

周文鋒蒐集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