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難興邦,21世紀的世界大戰

多難興邦,21世紀的世界大戰

1月18日至2月4日COVID-19在中國的傳播


文 字 | 枉言
寫作時間 | 2020年3月
寫作地點 | 天津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多難興邦,21世紀的世界大戰

對於中國人來說,一年的開始是最為熱鬧的時候。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大家暫停工作,走親串戶,全國春節期間形成的客流量能夠達幾十億。2020年的春節還來得格外早,除夕是1月24日,但是來得更早的是武漢封城,在1月23日。

多難興邦,21世紀的世界大戰


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在武漢爆發。人類與病毒細菌的鬥爭由來已久,在此之前,面對各種疫情,人類束手無策。面對新冠病毒,沒有特效藥,沒有疫苗,能夠做的就只有隔離。一聲令下,上千萬人口的大城市封閉所有交通往來,湖北省的其它城市也先後封城。全國14億人民居家隔離,從大城市到小縣城,從社區到村莊,空巷無人,大家過上了一個安靜的春節。

本世紀的世界大戰由此打響。不同於上世紀的兩世界大戰是,以前是人類自想殘殺,現在是人類與病毒相搏。

戰爭的上半場,中國自救。除夕夜,軍隊抽調450名醫護人員星夜啟程、奔赴武漢。1月24日開始,軍隊先後派出3批共4000多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鍾南山等多位院士火速趕往一線。2月2日,有1000張床位的火神山醫院正式交付。從方案設計到建成交付僅用10天。2月8日,有1600張床位的雷神山醫院正式交付。武漢開放13個方艙醫院。這次戰“疫”中,全國廣大社區工作者、公安幹警、基層幹部、志願者不懼風雨、堅守一線。2020年2月7日,19個省份對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漢市16個市州及縣級市,全國總共4.26萬醫護人員馳援湖北省。3月16日,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領銜的團隊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獲批啟動展開臨床試驗。

說是一場大戰,並不虛言。湖北抗擊疫情的經濟成本一經公佈,令人難以想象。全國支援湖北的醫護人員4萬多人,加上當地投入到一線的醫護人員,估計15萬人。醫護人員的補助每天400元,伙食標準每天200元,隔離病人的伙食標準每天100元。全國確認8萬多人,重病患者從住院垤痊癒出院少則二、三十萬,多則六、七十萬,還有更高的。兩座醫院和13痤方艙醫院的建設,大量的防護服、藥品及診療設備的使用。每天的消耗都相當一場中等規模的戰爭。財政部表示,截止到3月中旬,國家已投入資金1390億元進行防控疫情。

多難興邦,21世紀的世界大戰

多難興邦,21世紀的世界大戰


多難興邦,21世紀的世界大戰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進入3月份,中國的疫情逐步得到了有效控制。2月3日,一艘遊輪停靠在日本的橫濱。因為曾有1名香港確診人員乘坐過該遊輪,所以遊輪上3700名乘客與船員被隔離,直到2月19日才全部下船,共有近700人被確診。新冠病毒開始對世界各國的征服。

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佈新冠肺炎已經“全球大流行”,面對一些疫情嚴重國家的求助,中國在抗擊本國疫情同時,緊急派出醫療專家組馳援。2月28日,上海專家團隊5人馳援伊朗。3月7日,廣東專家團隊7人馳援伊拉克。3月8日,江蘇醫療隊馳援巴基斯坦。3月12日,四川專家團隊9人馳援疫情最嚴重的意大利。口罩、防護服等大量醫療物資從開始的輸入變成加倍輸出。戰爭的下半場,中國救世界。

多難興邦,21世紀的世界大戰

多難興邦,21世紀的世界大戰

多難興邦,21世紀的世界大戰

多難興邦,21世紀的世界大戰

一場疫情,一場戰爭,也許是世界重新認識世界的機會。新冠病毒,沒有大腦,對人類攻擊,不分種族,不分制度。疫情之下,只有防控有力與防控無力的區別。一個國家是否有能力應對疫情,應對災難,疫情和災難最有體會。儘管如此,人類之間的偏見與算計依然沒有停止。同樣是封城,可以報道成冒著經濟風險遏制病毒疫情,也可以報道成給人民生活和自由帶來損失。面對疫情,把國家和地名與病毒二字相連,責任推給別人,各種要求道歉,要求賠償。難道病毒不是共同的敵人,戰勝疫情不是共同的責任嗎?不務正事的結果就是數據越來越難看,局面越來越不可收拾。

多難興邦,21世紀的世界大戰

人類歷史發展到21世紀,全世界人民的健康福祉和經濟利益早已經捆綁在一起,形成人類命運的共同體。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上個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深刻地改變了當時的世界格局和國際秩序。歐洲諸強在戰火中隕落,美蘇爭霸的大戲橫空出世。今天的世界大戰將會帶什麼樣的改變呢?

我們從遠古走來,災難伴隨我們一路同行。面對滔天洪水,我們的先人沒幻想登船逃難,而是迎難而上。

多難興邦,21世紀的世界大戰


多難興邦,21世紀的世界大戰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