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性:袁宏道為什麼欣賞有趣的靈魂?

導讀

這篇文章我們要說的《徐文長傳》,是明代公安派文學的名篇。這是公安派大家袁宏道為明代書畫家徐文長寫的傳記。這篇文章的率性,在中國古代的文化情感中是稀少而寶貴的。

率性:袁宏道為什麼欣賞有趣的靈魂?|《徐文長傳》

<code>情感模型:率性/<code>

徐文長是個鬼才,袁宏道追求性靈,也就是個性和有趣,於是對他人也寬容,能理解和欣賞特立獨行。所以才能有這篇《徐文長傳》。

公安是個湖北的地名,處於荊江流域,是長江入洞庭的故道,民風浪漫、靈動、熱愛冒險,和中原文化很不一樣。在明代隆慶、萬曆年間,公安出了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都擅長詩文,號稱“公安三袁”。

率性:袁宏道為什麼欣賞有趣的靈魂?|《徐文長傳》

公安三袁

三袁兄弟雖然都是進士出身的官員,但思想和文學觀念很不正統,他們都推崇當時的異端李贄,也就是李卓吾。公安派的旗手是三袁裡的老二袁宏道,他認為文章要“不拘格套,獨抒性靈”。不拘格套就是不拘泥於前人的格式套路,也就是主張文學進化,爭取文體和語言的自由和創新。

明代的散文主流,要麼是亦步亦趨地學秦漢,要麼是像歸有光學唐宋,這其實也是間接地學秦漢,都是脫離當時口語的。而袁宏道主張寫自己的話,故意在文章裡用口語的語法和詞彙,甚至粗俗字眼。“性靈”的概念就來自李贄的“童心說”和王陽明的“良知說”,簡單地說就是要尊重人的個體精神。在文學中的體現,就是率性而為地去寫,袁宏道說“非從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筆”。

對這個概念,我們可以採取一種現代的理解,就是由王小波推廣的“有趣的靈魂”。

奇人徐文長

袁宏道欣賞的這個有趣的靈魂,究竟是怎樣的?

徐文長就是明代的書畫家徐渭,渭水的渭。他和李贄年紀相仿,比袁宏道年長四十幾歲,兩個人沒見過面。在文章開篇,袁宏道先回憶了自己與徐文長的劇本、書畫和詩文的緣分。他少年時就讀過徐文長的雜劇、看過他的畫,印象都很深,但不知道作者是誰。

率性:袁宏道為什麼欣賞有趣的靈魂?|《徐文長傳》

在三十歲時,他辭官漫遊,住在好朋友、翰林院編修陶望齡家。

原文是:

餘一夕坐陶太史樓,隨意抽架上書,得《闕編》詩一帙。

他看到這卷詩集紙質粗糙,墨跡模糊,只能就著燈下勉強辨認。誰知剛讀了幾首,就大驚失色地失聲叫了起來,他喊陶望齡來問:“這是什麼人寫的?是現在的人還是古人?”

陶望齡說是這我的同鄉徐文長寫的。

下面這段描寫,像小說一樣生動有趣,是:

兩人躍起,燈影下讀復叫,叫復讀,僮僕睡者皆驚起。

你看,能讓當代兩位文學名家圍著一卷殘破詩集興奮到這個地步,徐文長的人還沒有出場,就顯得魅力十足了。

率性:袁宏道為什麼欣賞有趣的靈魂?|《徐文長傳》

於是,袁宏道嘆息說:

蓋不佞生三十年,而始知海內有文長先生,噫,是何相識之晚也!

換成現代的話,就是,我白活了三十年,才知道徐文長,真是相識恨晚啊。這樣的表達,非常直露。

接下來,袁宏道開始講述徐文長的生平,他對徐文長的記敘,選取的素材也非常大膽。

徐文長當秀才時,在家鄉浙江山陰的名聲很大。浙江的主考“奇其才,有國士之目”,對他的期望很高。然而人生就怕高開低走,徐文長以後屢次科考落第。後來,封疆大吏胡宗憲知道了他的名聲,就請他去做了幕僚。

那時候,胡宗憲統帶幾路軍馬,威震東南,袁宏道說“介冑之士,膝語蛇行,不敢舉頭”,就是說頂盔摜甲的武將,在胡宗憲面前都畏畏縮縮地跪著說話。而徐文長是“葛衣烏巾,縱談天下事,以部下一諸生傲之”,就是穿著粗布衣服,在他面前高傲地坐而論道。

率性:袁宏道為什麼欣賞有趣的靈魂?|《徐文長傳》

這是因為徐文長參謀的計策往往能出奇制勝,為胡宗憲起草的文章讓皇帝很滿意。

袁宏道說,徐文長的文章“匠心獨出,有王者氣”,對當時的文壇盟主,他也不屑一顧。自然,徐文長的這種性格,很難受到重用。於是,他變得放浪形骸,縱情于山水。

下面的內容,得看看原文,才能讓你體會到袁宏道的文章風格:

其所見山奔海立、沙起雲行、雨鳴樹偃、幽谷大都、人物魚鳥,一切可驚可愕之狀,一一皆達之於詩。

這裡羅列了自然界的景觀,是如何成為徐文長詩裡那些奇崛意象的。

後面一段的筆法更奇妙。袁宏道說,徐文長的胸中總有一股不可磨滅的不平,以及英雄失路的悲涼,因而他的詩:

如嗔如笑,如水鳴峽,如種出土,如寡婦之夜哭,羈人之寒起。

這一連串比喻,是說徐文長的詩像種子出土,像寡婦哭嚎,像孤獨旅人在冬夜裡起身徘徊,用語也真是奇特。

率性:袁宏道為什麼欣賞有趣的靈魂?|《徐文長傳》

這種奇怪的文字,是為了和徐文長的氣質對應,這是袁宏道率性而為的地方。

在清代的文章法則裡,有人用《徐文長傳》做範例,總結出一種作文方法叫“一字立骨”。就是用一個字定下文章主旨,貫穿全篇佈局。這有道理,事先確定主腦,就像搭起了骨架,文字就有了基本氣質。

這篇文章的主題詞就是“奇”:徐文長是奇人,有奇才,有奇異的性格,也做了很多奇怪的事。袁宏道寫的事情、用的語言,也隨之變得奇異。

怪人徐文長

接下來的情節,袁宏道故意寫得陰風慘慘,奇異怪誕,表現徐文長由狂放進入瘋狂。對比一下歸有光回憶母親寫的那些雋永的小事,你會看到,袁宏道在意的,完全是傳統儒家溫良恭儉讓的反面。

徐文長因為猜忌而殺了他的續絃妻子,被捕入獄。他被人營救出獄後,晚年“憤益深,佯狂益甚”,也就是言行變得更加狂放詭異。達官貴人來拜訪,他拒不見面;卻時常到酒館去和僕人們一起喝酒。

率性:袁宏道為什麼欣賞有趣的靈魂?|《徐文長傳》

接著,袁宏道又用簡直有點兒詭異的刻畫講了兩件奇事,是:

或自持斧擊破其頭,血流被面,頭骨皆折,揉之有聲。或以利錐錐其兩耳,深入寸餘,竟不得死。

徐文長的自殘,達到用斧子砍自己的頭顱、用錐子扎進耳朵的程度,袁宏道說用手一揉,骨頭就發出碎裂的聲音,真是歷歷在目,觸目驚心。

對比史料,這篇文章裡的事都是真的,只是時間有出入。

這讓我聯想起兩個人來,一個是畫家梵高,一個是詩人顧城。今天,很多研究人認為,徐文長和他們兩個人,都是精神疾病患者。

率性:袁宏道為什麼欣賞有趣的靈魂?|《徐文長傳》

徐文長的詩寫得好,但也有神經質成分,畫更是有明顯躁狂跡象。天才和瘋狂,往往是對同一顆頭腦的兩種描述。

袁宏道對此的感慨是:徐文長的病比他的人要奇怪,他的人又比他的詩奇怪。原因是:

數奇不已,遂為狂疾;狂疾不已,遂為囹圄。古今文人牢騷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

認為他的放誕和暴力、自殘等行為,是失落之後的激憤所導致的,是遭遇了罕見的困苦所致。

袁宏道對徐文長報以很高的寬容和仰慕,他評價徐文長“詩文崛起,一掃近代蕪穢之習”,斷言“百世之下,必有定論”。

因為袁宏道毫不掩藏的欣賞,極力的推薦,徐文長逐漸進入了世人的視野。今天,無論是書法繪畫界,還是文學戲劇界,都把徐文長視為大師級藝術家。他的書畫創作和理論成就非常高,鄭板橋有一方印是“青藤門下牛馬走”,青藤就是徐文長的號;齊白石則乾脆自稱是“青藤門下走狗”,對他崇拜到五體投地。

率性:袁宏道為什麼欣賞有趣的靈魂?|《徐文長傳》

徐渭的戲劇成就也能和關漢卿比較。在古代寫喜劇,一直是個難關:古漢語擅長表現曲折、深沉的情感,最難於表現滑稽或荒誕風格。而徐文長就做到了。他的劇本《四聲猿》《歌代嘯》,開創了中國荒誕喜劇先河,我不敢說絕後,但肯定是空前的。你有空可以看看,這兩出戏是比得上西方後現代戲劇經典的。

袁宏道不止發現了徐文長,也是最早看出《金瓶梅》《西廂記》和《水滸》都是文學傑作的鑑賞家,在此之前,這樣的小說和戲不止是不登大雅之堂,而且是下流的。

這在袁宏道的時代, 這樣的率性而為,不只是一種見識,也是一種膽量,因為他相信思想和文學都應該是獨立而有趣的。

我們能在今天領略到徐文長的放誕,知道古代存在著許多特立獨行的天才,也多虧了公安派袁宏道。

討論題

你認為在中國的歷史人物和古代文學裡,還有哪些特別有趣的人、特別有趣的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