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怎麼看待天價彩禮這種風俗?

尚雲林書院


結婚的彩禮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吧。我現在工作的重慶地區,結婚是不要彩禮的。我老家四川彩禮平均七八萬。在可接受範圍內,我也經常聽說有人結婚要幾十萬彩禮的,但是不常見。我覺得天價彩禮產生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源於攀比。農村人是愛面子的,高價的彩禮離不開盲目的攀比。在我老家四川,有這樣一種做法,女方要彩禮可能會要十幾萬,但是結婚時候,岳父岳母會通過嫁妝,或者現金紅包,或者其他形式將這些彩禮錢返還給男方。其實女方父母是不想要錢,但也不想落下一個賣女兒的名頭。於是就有了這種做法。當然更多的是不還的。

第二,男女比例失調。中國男女比例117:100.男多餘女。是不折不扣的女方市場。現在的農村不像上個世紀那麼閉塞,都有出去打工的經歷,都有嚮往美好生活的願望,女方多要彩禮能讓家裡的男孩過上較好的生活。其實農村男女比例比城市更大,農村適齡結婚男性,往往會面對要錢還是要人的選擇

第三,存錢給自己防老。農村的養老問題遠遠落後於城市,有一部人父母選擇要高一些的彩禮防老。防止女兒遠嫁以後,自己老無所依。也算是給自己的一份保障。其實這也是自身缺乏安全感的一種表現,而彩禮成了一種變相的保障。

第四,媒婆的忽悠。現在80後,以及部分90後已經到了結婚的年齡。但是由於工作或者其他原因根本沒有機會認識女同胞。回家相親就成了一種選擇,高價的彩禮也有媒婆忽悠的成分,或媒婆為了表現,也有為了抽成,抬高彩禮的數額,也不少見。

找老婆這種事情關鍵是找到自己合適的,至於彩禮真不要想太多。

如果你愛她,彩禮就盡力而為吧。如果你愛他,彩禮就隨意吧。



月夜微涼


就在今年年初,我剛剛和老公完婚,老公不是本地人,直到現在他想起結婚的事還心有餘悸,我給大家說說。

從小我就不招父母待見,我知道就因為我是女孩,下面還有一個弟弟,家裡所有人都寵著他,好吃好喝的照顧弟弟,而我卻很少受到關愛。

所以我初中一畢業就輟學回家了,爸媽還說女孩子讀那麼多書沒用,還不如早點出去闖闖,打工掙錢,於是我跟著一個同鄉姑娘去了沿海地區打工。

我每個月的工資都捨不得花,全部寄給家裡,父母還說幫我存著,以後做嫁妝,我覺得很正常,便一口同意了,自從我外出打工,我發現父母對我的態度180度大轉彎,對我說話也溫柔許多。

就在打工這幾年,認識了我現在的老公,我們在一起上班,老公他家條件一般,但人好的沒話說,十分老實能幹,我便和父母商量我倆的婚事,他們死活都不答應,還說我小,應該趁年輕多賺點錢回來,我堅決不同意,後來他們拗不過我便答應了下來,但問老公要10萬彩禮。

父母要的太多,我不敢答應,回家和老公說起的時候,他面露難色,說他們家條件有限,10萬彩禮對他家來說堪比天文數字,還說以後我們結婚蓋房子都要花錢。

我把情況和父母一說,父親卻一本正經的說:“我們不是真要那麼多錢,他家的十萬彩禮,我們還要陪嫁十五萬,下來還是對他家有利,還有你這幾年的工資,也讓你帶去。”父母這麼一解釋,我立馬點頭答應,回去和老公一起湊齊了10萬塊錢。

婚事如約而至,結婚那晚,我爸媽吃完宴席,從口袋掏出一張銀行卡,還說了一番祝福話,並叮囑我們在一起要好好的。

當時我十分感動,感覺從小到大第一次父母對我這麼體貼,這麼好。

第二天一早我去銀行取款,當看到取款機上顯示666元的時候,我立刻傻眼了,我怎麼都不敢相信,父母竟然欺騙我。

我怒氣沖天回了孃家找他們問個清楚,可他們倒好,說我和他們沒關係了,嫁出去的女兒如同潑出去的水,還說把錢留給弟弟娶親用,我頓時絕望了,和他們吵了起來,可父母仍然有理,說養我多年,就當給的撫養費了!我差點氣暈。

回家後老公質問我,我都沒臉面對老公和我的公婆,我該咋辦?


木困


天價彩禮成了90後結婚的攔路虎

原創 2017-12-13 迷情婚戀諮詢 迷情婚戀諮詢

90後的結婚難問題相信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在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中,

男性總人口為686852572人,佔總人口51.27%,

女性總人口為652872280人,佔總人口48.73%.

也就是說有2.54%的男性會孤獨終老,約3000W男性找不到女性結婚。

在這種供需不對等的情況下,社會上出現了一些奇怪現象,結婚年齡越來越大,背井離鄉的打工青年更是遙遙無期,70後將擇偶目光放在了80後女性身上,

80後放在了90後女性身上,90後估計只能把目光放在00後身上了。

這樣說來,我們這批90後只能努力賺錢等待00後的妻子長大了。

等到00後的男人長大,他們會發現同齡的大部分00後女生已經做了90後的妻子,而他們只能把目光瞄準10後,直到男女人口平等,或者一直這麼惡性循環下去。

男女比例的失衡導致大多數的男性更多的把重心放在了事業上,

(他們的內心獨白是:反正結婚的條件也不夠,現在談戀愛也是浪費時間,幫別人養老婆)。

這時候就不得不說一個問題了,就是天價彩禮。

丈母孃已經不是隻要有房就同意把女兒嫁給你,現在除了要有房有車之外還有高額的彩禮,和沒有陪嫁的陋習。擺出一副奇貨可居的高姿態,你不娶有的是人娶,反正要想娶我女兒就是這條件。

很多90後的小情侶熬過了畢業季就是分手季,熬過了異地戀,卻倒在了天價彩禮的槍口下。女方一邊各種“我爸媽養大我不容易”的藉口理直氣壯的要著天價彩禮,

一邊又以“我嫁給你們家我還要倒貼呀”的理由,拒不陪嫁嫁妝。真是玩的好6的一套雙重標準。

自古以來,彩禮和嫁妝都是配套的,怎麼男女平等把你們有利的保留下來了,該你們付出的就平等沒了。

男生也不容易,也不是喝西北風長大的,養了20年要結婚了,父母還要置辦房車,到底誰不容易應該一目瞭然吧。

當父母的也不容易,多換位思考,既然決定了要結婚,就應該為對方著想,只要小兩口過得好不就行了麼,

彩禮麼不管給多少,都貼補給女兒,讓她當嫁妝帶過去,讓小兩口能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的,這應該才是父母最想看到的。

見過不少結婚前,領證前因為彩禮鬧崩的男男女女,真心替他們不值。還有那種婚禮當天臨時加碼的,把新郎逼急悔了婚,女的後悔了,哭天搶地的在後面追,這種情況一點也不夢幻。


迷情婚戀


從20世紀50年代的幾尺花布

到改革開放後的“三轉一響”(自行車、手錶、縫紉機和收音機)

再到如今一些地方用百元鈔票

“稱斤論兩”

本是禮節性的民俗

“彩禮”卻越走越高

“整個家完了,徹底完了。”望著兒子房間門上那個殘存的大紅“囍”字,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付道鎮67歲的陳老漢忍不住老淚縱橫。今年春節前,他和老伴以一套在縣城裡購置的婚房和11萬元禮金,給27歲的小兒子娶了親。為此,老兩口不僅用盡了畢生積蓄,還欠下了20多萬元的債。沒想到,就在新婚之夜,小兩口為了這11萬元禮金髮生激烈爭執,小兒子盛怒之下將新娘砸死,給兩個家庭及社會都留下了巨大傷痛。

慘劇讓人唏噓

“不斷加碼”的彩禮也確實讓很多

像陳老漢這樣的普通父母喘不過氣來

4年前在微博上走紅的“全國彩禮地圖”,引發熱議

今年27歲的小安是河北省保定市一所中學的教師,去年年底,他和愛人經過自由戀愛結婚。他告訴我們,由於是自由戀愛,自己的工作也比較穩定,女方家要的彩禮相對少一些,一共是禮金6.6萬元加買房買車。他同時表示,“這屬於雙方都有正式工作的情況。”

“在保定農村,如果男方沒有正式工作,彩禮是10萬元起步,還要在縣城裡買房、買車。”小安說,這幾乎是現在本地農村結婚的“標配”。據他介紹,當地農村還有很多講究,比如禮金要“萬紫千紅一片綠”,即1萬張5元(紫色)鈔票、1000張100元(紅色)鈔票,再加一把50元(綠色)的鈔票,需要花費至少15萬元以上。還有的地方講究“三斤三兩”,即用3斤3兩重的、嶄新的100元鈔票作為禮金,一共大約15萬元。

根據2013年的“彩禮地圖”,河北省的平均彩禮為1萬元禮金加“三金(金鐲子、鑽戒、鑽石項鍊)”,花費大約為3萬元。也就是說,4年時間裡,即便不加入買房買車的花費,河北省的平均彩禮也增長了2—5倍。

調查發現,這種現象同樣發生在河南、山東、貴州、陝西、甘肅等地,而且表現出“越是貧困地區,越出現高價彩禮”的特點。4年來,貴州的彩禮由2萬元禮金加電器上漲為8.8萬元禮金加“三金”;陝西由3萬元禮金加“三金”“三銀”上漲為10萬元禮金加“三金一動(‘動’指的是汽車)”;甘肅一些農村地區的禮金則瘋漲為18萬元。


不過可喜的是

在國內一些大城市、南方一些經濟逐步發展起來的

農村地區和長江流域地區

很多地方的彩禮不升反降

“改革開放以來,華南農村的彩禮是大幅度下降的。”華中科技大學鄉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賀雪峰率領的課題組經過調查後認為,一方面,華南農村多是宗族性村莊,受到宗族抵制,外來男性娶本地女孩的力量大為減弱。另一方面,改革開放後,華南農村女孩很多外出打工,自由戀愛的越來越多,家境逐漸殷實的父母對女兒的自由戀愛也樂觀其成。

此外,長江流域如重慶市、武漢市等一些地區還存在結婚“零禮金”現象;一些女方家長即便索要彩禮,也不會自裝腰包,而是返還給女孩,另外還會準備一份與男方彩禮不相上下的嫁妝。賀雪峰認為,這是由於這些地方屬於分散性的原子化村莊,男孩生育偏好少,父母因此可能對兒子女兒同等看待,同時自由戀愛的基礎也比較好。因此,彩禮和嫁妝相當於雙方父母的財產完成了代際轉移。

這種勢頭在深圳、北京等城市近年來也開始出現。一些在這些城市工作、結婚的受訪者告訴我們,隨著大量外來人口湧入,男女平等、自由戀愛觀念的普遍和收入水平逐漸提高,出於對女兒未來幸福的考慮,很多女方父母不再將男方的彩禮數額作為強制性要求,一些女方父母還會出錢和男方合力買房。


當彩禮逐漸成為一種斂財手段

實質上與買賣婚姻相差無幾

盲目攀比導致惡性循環

娶不起媳婦或者為了娶媳婦弄得“全家返貧”

從這個意義上說

“天價彩禮”已經成為一種應當及早加以消除的社會陋習


眾可貸


以下適合一般家庭,或貧或富不考慮

給多少聘禮合適呢?
1 他結婚前存款。

2 她結婚前餘額,也就是她工作這幾年存款多少,他就對應給多少作為聘禮,看她自己能力了。

3 她年薪,或者他年薪。不過還是覺得年存好,也就是他最近一年存多少,這更能體現能不能hold今後物質支出。

4 他父母幫忙房車裝修後,餘額的二分之一,最多三分之二,別坑死他爹媽


缺聘禮時,也就他家現在沒錢或者他沒存款,可能買房等花得差不多了 的 處理方式:

1 先欠著可以寫欠條, 他結婚後一年存的工資存款,頂多兩年,因為第三年怎麼也可能要生娃了,要是不急著生娃,可以3--5年存款作為聘禮,建議每月定時定額給她父母卡打錢,這能體現他存錢能力,越多她爹媽肯定越放心。

2 借款銀行,希望有這方面的有低利息,


還是靠你們兩個吧,你們強大了,父母也不會插足多事。要強大到他們聽你們的。
大意是,前二十年你折騰父母是他們的義務,但他們的後二十年你們不應該還那麼折騰他們,給多給少量力而行。

看二樓的


基本上,局部地區的彩禮,根本不是女方在檢驗男方對女兒的在乎程度,而是在考察男方的借錢能力。

彩禮無可厚非,量力而行、適可而止,結婚是浪漫開心的事,是兩情相悅的結合,而不是討價還價多一千吧少一萬吧。

個人覺得,如果在結婚時都需要“商量價”,那沒必要繼續了。

女的別罵街,誰讓你貴。

男的別吐槽,誰讓你窮。

我結婚沒有彩禮,愛人也沒有嫁妝,相戀五年,突發奇想,深思熟慮自己可以負責並確定愛人一樣負責之後,隨便選個日子,十幾塊錢領個證,於是以後所有的資料裡都成了光榮的“已婚”。

愛情要用什麼檢驗?多年來的經歷和默契,父母多旁觀而不是莫名其妙的考察,畢竟過日子的是子女——鞋子是不是合適,誰穿誰知道。

馬上步入七年之癢,回想這麼多年來,沒有過欺騙和背叛,基本上沒吵過架沒紅過臉。 我是她的大寶貝,她是我的小乖乖,一直如是。

現在多了個多餘的小單身狗調劑生活——我賺錢養家,她養魚種花,孩子不好照顧就找了個阿姨,閒暇時間要麼膩在家裡要麼各處玩耍,有機會肯定也會看望彼此爸媽。

內疚的是愛人家太遠,做不到隨時隨地買機票出發,算是一個遺憾。

六年多,從我一貧如洗陪伴到現在,我兌現了諾言一直養著她,愛人也一直如初見時的善良溫暖。

其實婚姻應該是兩個家庭的組合啊,而不是誰家少了誰家多了呀!

愛情應該是適合的心思、擔的起的責任和不變的忠誠呀!


野秀才


所謂的習俗是死的,人的思想是活的,打腫自己的臉去充胖孑是傻的。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也不相識。婚姻結合是由兩顆有共同愛好和共同的目標和思想的心走到了一起。我不推崇天價彩禮的做法,因為這關係到男女雙家庭條件的問題,也關係到社會影響問題,有文明的思想做文明的人。所以結婚雙方應視各自的家庭經濟收入而定。追求美好生活是所有人的思想和奮鬥目標,但是,人不是一生下來便能大富大貴,很多東西得靠自己用勤勞的汗水和聰明才智而獲得。默守成規的人叫死板,不勞而獲的思想叫等死吧。得過且過的思想要不得,活著的人不能只看今天,要把目光看得更長更遠。父母的思想要明智,生兒育女為人類相繼傳承,教育培養是本份。為人處世講人道,兒女該明父母恩。今天為了彩禮傷腦筋,明天生活更累人。人若上進兩心合,白手興家也可為人上人,人無鬥志永遠做窮人。做人做事三思量,勿因一時之念悔終身。人生應懂命裡有時終濡有,命裡無時莫強求。婚姻結合求幸福,夫妻和睦教後人。勉強求合不可取,日後方覺悔死人。以上見解出自身,謹供參考。


掘筆耕塵


我們廣西彩禮不高。

記得小時候有一個我們村的姑娘嫁到別的村去了,那時一般的彩禮都是八千到一萬,她自持漂亮啊,一定要一萬二的。後來人家男方沒辦法也給了。她嫁過去的那個村子的人都叫她“萬二嫂”,都傳到我們村子了,成為了笑柄。

其實那姑娘拿了彩禮也沒有私吞就是買了更多嫁妝而已。那年代農村一般都不止一個兒子的,又沒有什麼錢,本來就自己結婚的彩禮都要還一部分了,超出的更要你自己還了。知道的人對她也是有意見的,拿的多了未必是風光,你開了個高價彩禮的頭。人家有兒子能力也一般的人能不怪你嗎?落得自己揹債,大家埋怨。

高價彩禮不值得提倡。五萬七萬就可以了,足夠置辦一個新家的傢俱家電,在請親朋好友慶賀一下。當然我是就一般家庭來說的。有錢人不在這個範例之內。

房子,車子這些有更好沒有也不必強求。舉債去買就更不應該了,不是養兒防老到變成了養兒啃老了。本來老一輩的人是覺得:兒子結婚,自己這輩子的任務總算完成了。現在倒好,反倒變成了舉債的開始。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對老人的過分要求上是不對的。何況有了房子、車子未必是幸福的開始。一旦有事了不說有儲蓄了,還不斷有人催外債,那時真的就後悔莫及了。

我還是更喜歡未雨綢繆而不是提前消費。在我看來買樓買車如果父母沒有能力就是透支消費父母了。不可取。


珍的似水年華


如果是真愛,女方家沒必要要求要多高的彩禮,因為男方家給不出來的話,也是為難自家的女兒。就比如你家女兒嫁人,要了10萬的彩禮,男方家為了湊10萬彩禮賣掉家裡的所有東西,過年的時候,你來女婿家,連過年豬都殺不起。是不是有些心酸!這個時候,彩禮太高了,男方就會想著,反正你女兒被我玩過,不要也罷!


小懶熊52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