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86元退保只給640,買錯保險是割肉還是繼續堅持?該如何解決?

唐志憲


沉沒成本與退保或換保:歷史來源,很多人的保單是來自熟人購買,即所謂的人情單和親情單甚至自保件,過了幾年才買發現自己買錯了,這個時候,很糾結。

就好比買股票被套住了:

止損割肉,不捨得;

繼續持有,又擔心套得更深。

經濟學有一個名詞,叫做“沉沒成本”。

解釋一下這個概念:

指當下已經付出了,且無法挽回的損失,包括並不侷限於時間和金錢等。

做一個決策,不要只等著所謂的沉沒成本,要理性對待,即你的關注點在那裡,出路就在那裡。

談幾個關於“沉沒成本”的案例吧:

(一)某人大學畢業工作了3年,發現這個行業沒有發展前景,且自身也不適合這個行業,過去的積累就叫做沉沒成本。

(二)某人(女性)與某男士戀愛2年,才發現這段感情不合適,未來的出路是湊合著相處並結婚還是選擇分手呢。過去2年的付出,就是沉沒成本。

(三)一個人跟一個企業簽訂了3年的合同,幹了一年,去發現,付出和收穫不成正比。本企業年薪才10萬,其他同類型企業,年薪可以15-20萬。如果離職,屬於提前違約,就要失去項目獎金,大概3萬,甚至還需要承擔3-5萬的離職違約金。項目獎金+違約金,就是沉沒成本。

接著,回到保險的話題:

買了一份性價比差的(至此價高)的產品,長期繳費20-30年,目前繳費1-3年,退保一般都會有損失的,一般只能退回已交保費的10-30%,這個時候怎麼辦呢?

(1)感性思維:

一部分人,只關注沉沒成本,認為退了損失太大了,咬緊牙關繼續繳納。

(2)理性思維:

不關注沉沒成本,更多的在乎如果“繼續前行”,會有什麼樣子的代價。

無緣無故的唆使人退保,這是違背職業道德的。

但是錯了就是錯了,我更要提醒: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學會承擔和止損吧。如果更換新產品,談一下具體的注意事項:

(1)確保買到了新產品。

別舊得退了,新的買不到(延期拒保、拒保等)或加費承保或者除外承保。

(2)注意新舊保單的空檔期。

一般長期險都有60天的繳費寬限期,新產品也都有等待期。(90天或者180天不等)

後注:

只是客觀講明事情的來龍去脈,具體選擇什麼,還要當事者拿主意。


學保君


12786元的保險只退還640元,到底應該退保還是繼續堅持,確實是個讓人頭疼的事情,因為保險退保不能像存款那樣可以退還本金,只能計算現金價值,而在最開始的前兩年,提前退保的現金價值是非常低的。如果提前退保,非但收益拿不到,還會損失12146元,看著都肉疼。但是如果不提前退保,以後每年還得繼續交12786元,如果按照5年期的期限計算,至少還得交51144元,萬一中間想要用錢提前退保,造成會造損失。

所以到底該不該退保,我覺得應該看具體情況來定。

第一種情況:如果你的保險是被銀行等機構忽悠購買的

目前有些銀行跟保險機構合作,有些銀行工作人員為了追求業績會忽悠客戶去購買保險,有時候直接把保險當做存款推銷給客戶,甚至直接幫客戶簽訂合同等。如果你是被銀行違規誘導購買的保險,你可以可以向銀行的上一級部門或當地的銀監局投訴,如果你銀行不能提供雙錄或者是由你本人簽字的風險提示書,那就讓銀行跟保險公司協商直接退款,這種情況下你可以把所有的本金都拿回來。

第二種情況:如果你這筆錢沒有特別急用的地方,而且以後每年都能交12786元的保費,那我建議你堅持購買

退保意味著損失12146元,如果按照年化4%的收益計算,相當於損失了30萬塊錢一年的投資收益,這個可不是小數目了。但是如果你堅持購買的話,即便不能獲得保險合同上所約定的收益,但是至少不會出現本金損失的風險。

雖然大家對保險都有一些偏見,但說句公道話,保險其實並不是什麼壞事,目前很多有錢人都在買保險。對於儲蓄型保險和分紅型保險來說,在保險期內既可以獲得一定的保障,還可以獲得一定的投資收益,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目前很多保險的預期年化收益都可以達到4%左右,當然具體能拿到多少還要看保險公司的投資能力,但最終能拿到手的收益基本不會出現虧損,除非出現極端的情況。

因此,如果你這筆錢不是很急用,而且未來每年都可以正常繳費,那我建議你繼續持有。

第三種情況:如果你未來沒有足夠的錢支付保費,那隻能割肉退保了

你目前交了12786元,只能退640元,我估計這個保險是你剛買不久,我不知道你購買的是幾年期限的保險,不過目前絕大部分保險產品的期限都是在5年以上(意外險除外),只有少數保險公司是有3年期的。這意味著你以後每年都要交12786元,如果長期不交費保單就會失效。如果你實在沒錢交,那就只能硬著頭皮割肉了,就當做交一次智商稅!以後去存款或保險的時候一定要特別小心,一定要認真閱讀相關合同條款。


貸款教授


不管你買的是什麼保險,既然只能退640,退的話太雞肋,不退的話,又不想繼續繳費,那麼我可以告訴你讓你損失降到最低的方法。


小猜測:根據你的現金價值和保費對比,猜測你買的是萬能險吧?建議大家,一般人,錢不是很多的情況下,不要買萬能險,太雞肋,貌似大包大攬很全,但是每個方面都保障有限,額度太少,不划算。


  • 如果你是暫時急需用錢,而不是保險產品不好。我建議你嘗試保單貸款,我這裡指的有兩種:一,用保單的現金價值80%,這個是保險合同自帶的小福利,利息和銀行基本貸款利息持平。但是你只能退保640元,說明你的現金價值只有這麼多。所以這個意義就不大了。那我推薦你第二種,用你的保險合同找第三方的小貸公司貸款,基本可以達到你每年所繳保費的20倍以上,但是,但是,但是,弊端就是利息高,每年綜合利息,差不多要到接近20%,

  • 如果你是嫌棄保險產品不好,那麼我建議你《減額交清》,也就是,以你目前的保單的現金價值,把你的保險以一次性交清保費的方式,換一份低額度的保障。雖然保障肯定會不高,但至少是一份帶槓桿的保障,並且不用你再交保費了,比你退保要來的划算一些。

  • 如果你完全不考慮這個保障產品了,好吧,你退保,一了百了!



拓之言


關於保險,有些內幕你必須知道!!!

01 長期限保險

12786元的保險退保只給640元,很明顯這是一個保險期限很長的保險,並且才投保一兩年,640元是現在保險的現金價值。

其實我們在買期限較長的保險的時候就應該提前做好規劃,雖然說買保險前面的保費交起來更加難一點,後面繳費越來越簡單,但是也不排除有其他情況導致資金週轉困難的,所以,買保險特別是長期限的保險一定要提前做好規劃。

那麼對於長期限的保險是該割肉還是繼續堅持呢?

02 割肉

如果真的是負擔不起保費,那麼還是選擇割肉吧!雖然說選擇了割肉,但是你還是可以儘量的去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

  • 如果是被銀行工作人員或者是保險業務人員忽悠購買的,那麼你可以選擇投訴,銀監會保監會都可以的。如果他們無法拿出當時購買的雙錄視頻或者是你自己簽字的合同,那麼肯定會被要求全額退款,也有可能還會加上銀行活期存款利息。

  • 如果你全程都瞭解這個保險的情況,並且當時也是自願購買的,只是後面想不通不想繼續買了,那就直接退保吧!雖然會損失一筆錢,但是總好過你交了幾期之後再退保損失的更多。及時止損也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03堅持

每一種保險都會有自己獨特的功能在裡面,或者是保障生命健康安全,或者是保障財產安全,如果不是因為負擔不起保費,那麼其實也可以繼續堅持的。

堅持的好處:

  • 第一:有一份保障。或是財產或是生命安全;

  • 第二:減少損失。一下子退保損失一萬多元,但是如果堅持,到最後還能拿到一部分收益。
  • 第三:保單貸款。保單可以直接在保險公司進行貸款,同時還可以用保單到銀行進行貸款,如果後期資金週轉出現問題,這種方式也可以解決。

綜上:保險是個好東西,但是也要對症來買,你需要哪種就購買哪種,不要被忽悠的胡買一通。既然買了就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割肉還是堅持,有錢的情況下堅持也是可以的。


掙錢不易,將本求利。我是@易將學財,感謝閱讀!!

易將學財


我是保險夢語,但從不說夢話。作為從業人員,一旦買了保單,錯過了猶豫期我們建議退保要謹慎。


現狀分析

從題主提供的信息來看,購買保單大概率只繳納了1期保費,最多2期保費;產品大概是終身壽險、年金險、投連險、萬能險。

這類產品的特點是前兩年的現金價值特別低,但並不代表保險產品不好,建議尋找專業的保單代理人或經紀人為您整理下保單,詳細說明保單的具體情況再做決定。

但必須明確知道一件事情,就是錯過了猶豫期那麼中途退保是按現金價值表進行退還的,從題主的表述來看損失非常大。還是建議三思。


如何處置

  • 如果您不急著用錢,還是建議您繼續繳納相關保單保費,終身險的特點就是前期現金價值低,但是保障持續終身。如果是年金、投連或者是萬能,將來您可以領回投資賬戶內的資金。
  • 如果您不急著用錢,但是也不想繳納這麼多保單保費了。那如果保單設計有相關功能的話,您可以選擇減額交清,或是減低保額的操作,來減少保費投入。
  • 如果您確實無力繼續繳納保費,可以暫緩繳費,等您經濟條件緩解後申請復效。當然如果保單失效後2年內您未申請復效,那保險公司會退還現金價值,也就是這640元。
  • 如果是您實在急著用錢,這640元也急需,那麼您可以割肉退保。

如果您覺得您是被騙了,那麼您可以找保險公司維權

如果你覺得購買保險的過程中,銷售人員對您有欺騙或是未能告知中途退保有損失,具體金額按現金價值表計算。您可以收集證據後,向保險公司投訴維權。

當然如果您無法證明銷售過程中存在違規行為,那麼很可能保險公司會拒絕您的訴求。


最後還是建議每一位看到這裡的讀者,購買保險請務必認真研讀保險合同,猶豫期內有任何疑問及時諮詢要求解答。若確實不符合您的預期,請務必善用猶豫期退保權益,避免損失。


喵寧葭郢


買錯保險是割肉還是繼續堅持?



首先說一下我的想法,買了保險以後不要輕易退保,就像題主的情況一樣,在最開始的幾年,保險的現金價值是很低的,如果退保很不划算。


那麼買錯了怎麼辦呢?

1,如果買錯了保險,還在猶豫期內的話,建議退掉,因為猶豫期內退保就只收點工本費。

哪種情況是買錯保險呢。比如要買重疾險結果發現買成了壽險,或者年金險。這種情況還在猶豫期內的話就直接退掉,基本沒有什麼損失。


2,買錯了保險,已經過了猶豫期,建議不要盲目的退保。

過了猶豫期的話,退保是有損失的,就像題主的情況一樣,每年交1萬多,只能退幾百元,退保損失比較大。


那怎麼辦呢?


首先,分析一下買的這款保險問題在哪兒。

比如本來想買重疾險結果買成了年金險,保障不足,收益還不高。這種情況可以結合自己的繳費情況決定是否退保。


怎麼結合自己的繳費情況看。

比如這款保險已經只交了一兩年的費用,接下去還要交十幾年的費,那麼可以果斷退掉,因為現在退保損失的是2萬多元,不退後面還要交十幾萬。總的來說退保還是比較划算的。(看起來題主應該是交了時間不長,屬於這種情況。)

如果繳費已經交了好幾年了,這個時候就要算一下,已經繳的費用是多少,還剩下多少費用用要繳,如果這份保險已經快交完費了,還是建議不要退保了。


最後,在退保之前,一定要買好新的保險。

如果決定要退保了,在退保之前已經要買好新的保險,並且等新保險過了猶豫期以後再退。


退保以後,自己就沒有保障了,如果退保之前買好新的保險,那麼退保以後,自己就沒有保險保障,萬一出事的話,不能獲得理賠,這樣就得不償失了。所以退保之前一定要配置好新的保險,並且等猶豫期過了以後再退保。


所以,在保險之前一定要仔細看條款,不要稀裡糊塗地買,更不要盲目地退,因為這樣是有損失的,而且損失並不小。


我是毛媽,寶媽一枚,帶娃之餘學習一些理財知識,自己也在實踐中,歡迎相互交流。


持家的毛媽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有付出必有回報”。如果題主經濟條件允許的話,建議還是“續保”,別忍痛割肉;保險畢竟是一份人身的保障。

如果保險沒有作用的話,保險公司早就關門大吉;根本不會有幾千萬保險用戶(不包括汽車車輛保險)。任何一項產品,有功能才有市場;希望題主再三學習一下相關的保險知識。

糊里糊塗買保險,一意孤行退保險;題主在同一個問題上犯了兩次錯誤。關鍵還是缺乏主見,被人忽悠之後連出“昏招”,而且提問也沒有將實情簡單告知,題目非常含糊。

當初題主在對相關保險的基本條款還沒有完全搞清楚之前,就處於礙於親朋好友的面子,被人三言兩語鼓動之後買了上述保險。後來有被人挑唆心心念念要“退保”,顯得對於保險方面的常識,實在是少得可憐。

12786元的保費,大概率屬於每年繳納的數字;而且很可能是儲蓄型保險,帶有分紅性質,或者還有醫療附加保險。此類保險最低的作用能夠鎖定自有資金,使之在一定時間內能夠“零存整取”,或者屆滿之後每年可以提取。

如果還有醫療附加保險,則能夠在保戶生病住院期間得到醫療賠付;屬於人生中的防火牆。防患於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如果認為保險能夠跑贏銀行理財產品,這是不切合實際;儲蓄型保險一般只能夠和銀行定期存款大差不多。

保險是用來規劃人生財務的一種工具,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的支柱。

投資可分為實物投資、資本投資和證券投資等。前者是以貨幣投入企業,通過生產經營活動取得一定利潤,後者是以貨幣購買企業發行的股票和公司債券,間接參與企業的利潤分配。

由此可見,保險和投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現在金融改革後兩者有所交叉。但是保險還是著重於保障功能。如果搞清楚這些利害關係,題主的問題就迎刃而解。

插圖選自網絡,侵權必刪。恭祝中秋節快樂!


陸燕青


買錯保險是因為自己原因沒有清楚保險功能買錯了?還是被銷售人員誤導?

1.如果是銷售人員誤導,未按照保險理財產品銷售規定銷售保險,你可以向當地銀保監會進行舉報,這樣可以避免退保損失。同時該銷售人員會面臨行政處罰和下崗風險。

2.保險分為期交保險和躉交保險兩種,如果是躉交保險也就是一次性交清,建議你還是留著,雖然買錯對於自己沒有什麼保障和收益,保住本金也算不錯。如果是期交保險,考慮一下交費期限和自己是否有後期保費續交能力,問題不大就不要退保了,就當是變相給自己存錢了。

3.在持保期間遇到急用錢的情況,你可以用你所持有的保單進行貸款,可以貸保單的80%,同時貸款手續簡單,而且貸款利率是低於銀行正常貸款的。

4.非要退保的話,諮詢一下相關工作人員。認真看看保險合同,部分保險在你持有期間規定年限是可以退保的,會損失收益而已。再未到期的時間退保,按照現金價值計算是可以保住本金的。

5.以後買保險一定要謹慎!結合自己需要,多問!多問!多問!


偷狗慕


如果這個保費已經對你的生活構成繳費壓力那就割肉,如果沒有造成太大壓力那就繼續交費,畢竟這一刀割的有點兒狠啊。當然還要分析你的保單是什麼類型的保單。

保險從長遠的角度來說,未來這筆錢一定會回來的,但是就要看時間的長短了。

保險一般都是長期規劃,如果這款產品含有身故責任或者是含有重疾責任,那麼他的保險金額一定是大於交費的,在未來發生理賠的時候,保險的槓桿作用體現,到時候賠償的也許就不是這麼點兒錢的事情了,也許是20萬,30萬,甚至是更多的保險賠償。

即使沒有發生保險事故,保險公司的產品一般都有現金價值,按照正常情況,在未來的某一個時間點,現金價值一定會要高於所交保費,你需要隨時關注你保單的情況,如果現金價值超過保費的時候再做退保,是不是就會損失小一些。但是這個時間的長短是多少,確實需要我們看到合同之後才知道的。

按照您說的這個交費,這個退保金額應該是某公司的重疾險吧。

如果確實是一款重疾險,這樣的一個交費保額大概也就在25-30萬之間。如果按照20年繳費合計交費255720元。而重疾保險的保額在25--30萬,有一些不划算,需要慎重考慮。

當然這個保費交納之後也許還有一定的身故責任和其他的相關責任比方說癌症特別賠付啊,定期壽險責任啊,住院醫療啊,百萬醫療啊等等責任。這些也是需要看合同之後才能知道到底包含哪些責任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

一般來說,只有長期險是有現金價值的,短期險一般沒有現金價值,短期險都是屬於消費型險種,也就是交一年管一年的。

你的這些保費裡面如果有很多附加險的話,基本上在發生退保的時候是沒有多少錢的,主要退的是主險的現金價值。

購買保險一定要找專業的人諮詢,畢竟保險的規劃有可能是一生的規劃,如果弄不好會很麻煩。

在我國現在從事保險營銷工作的有近900萬人,但是其中到底有多少人能夠稱得上專業的,不敢斷言,但是最多不超過30%,其他的很多人有可能連自己家產品都整不明白呢。

所有很多人在購買保險的時候出現了很多的問題,要不就是險種不合理,要不就是順序不合理,反正是各種問題。這些問題其實都是因為不專業的保險營銷員導致的,畢竟保險是一個非常專業的事情,真的不是叫個保險業務員就能整明白的。

現在在我國註冊運營的壽險公司有91家,各家公司的產品各有特色,各家公司的產品之間差距也非常大,包括責任,包括費率,包括附加值服務。

買保險一定要貨比多家,而且購買保險你只管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就行,不要太多的考慮公司的大小,考慮公司未來會不會倒閉,這些事情是中國銀保監會考慮的不是咱們客戶考慮的。

老炮建議:如果你想詳細瞭解,可以把保單的相關信息發給老炮,老炮幫你看看,至於退或者是不退,等做了分析之後你自己決定。


老炮說財經


契約訂立之前,要明確責任和義務的。這是最最基本的。保險更是用健康和生命作為標的的最大誠信合同。所以購買之前要讀懂,合同到手之後,更應該認真的解讀下。保險法規定有猶豫期的。在這個時間段內,發現合同約定並不是自己想要的那樣,可以全額退保的。過了這個時效,退保只能拿回來極少的一部分甚至分文退不回來。

所以,從業十八年來,不論我的客戶在哪一家公司買的保險,我都不會去惡意的鏟單。因為客戶會損失太多了。為了自己的業績,詆譭同業,勸退保,太缺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