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人做广告

有史以来,中国做广告的第一人,首推相马专家伯乐。

《战国策 燕策二》中记录的故事。译成白话文是这样的:

某人有一匹良马,牵到市场上去卖。连续三天,都没人搭理。卖马的人急了眼,找伯乐做广告。

"伯乐公,你看我这么一匹好马,拉到集市上去卖,都三天了,连个正眼瞧的都没有。想请您老过去瞅瞅,您老一天的花销我全包了。

卖马人给老先生开的价真不高。与现在那些个明星大腕儿的出场费相比,简直就是的跳楼价。这点出场费,能请的动伯乐专家?第二天,伯乐老先生还真就去了。

老头在市场里闲逛。溜达到了卖马人推荐的那匹马前,伯乐不走了。他围着马转了好几圈,一脸赞赏,不停地捋着马儿的鬓毛。临走,还回头恋恋不舍地望了一眼。

结果老先生这一看,效果简直是爆炸性的。只短短的一天,马儿的价格便涨了三倍!

伯乐先生做了一个非常成功的广告。首先,老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相马专家。在众多的马迷里有很高的知名度。相马专家都看好的马儿,一定是好马。

第二,伯乐做的不是虚假广告,不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嫌疑。卖马人卖的是好马还是劣马,自然逃不过老先生的法眼。老先生的出场费又不高,一天的消费能有多少?那时候没有高级会所,没有ktv,没有五星级酒店,一天的消费估计也没有几个钱。伯乐不可能为了几个小钱,而坏了他相马权威的金字招牌。

第三,伯乐做广告,相当于现在电视节目里的现场直播。你看老先生先是一脸欣赏地捋着马儿的鬃毛,临走,还恋恋不舍地回头望了一眼。整个过程没有一句台词,动作却极其传神。完全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如今读来,依然津津有味。比现在那些个喋喋不休的广告强多了。

看来做广告这件事情,第一,要专业对口,应该请专家来,而不是请戏子来做广告。第二,要利用名人效应来做广告。如果水稻种子的广告,能请袁隆平老先生来。药品广告,能请屠呦呦来,那效果,简直是秃子脑袋上的头发___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