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售樓部看房,一進門就問是不是第一次來,有什麼門道?

貴陽諸葛找房網


其實這是在做判客。

對於售樓部來說,肯定是為客戶成交著想

第一方面,售樓部有很多置業顧問,通過詢問是不是首訪,來確定哪個置業顧問來接,首訪一般要走大輪序,排到誰是誰;如果不是首訪客戶,就需要讓以前的置業顧問接待,這樣客戶成交不會有置業顧問爭單(有時還會是多個代理公司),避免一些內部麻煩,同時一個置業顧問接待能避免很多問題,比如溝通時對項目的一些介紹,不同人或多或少都會有出入;以前的置業顧問都會對客戶建立檔案,方便把握客戶,知道客戶敏感點,需求點;對客戶談判的進度等等。原置業顧問能規避這這一系列問題。

第二點來說,現在很多案場都有渠道。通過詢問,判別客戶的來訪途徑,但是成交是需要給帶訪渠道費用的。




石門樓市百曉生


因為第一次去看房的幾乎都不會買。但我家有個親戚,第一次去看房之前聯繫了一個銷售,這個銷售知道他第一次來,不重視,轉交給他同事接待。這個親戚瞭解了十分鐘就說下定,原來的銷售一臉驚詫的跑過來。之後兩個銷售爭著說算誰的業績。


zsffj


進售樓部為什麼問你是不是第一次來,這是行業的習慣。

一般客戶進入售樓部落定後,接待你的置業顧問都要很小心的問一下你是不是第一次來看他們的樓盤,這是因為在房地產銷售行業裡防止銷售代表之間“搶單”現象的發生。一般同一樓盤的客戶資料在所銷售單位內部是共享的,一個客戶只允許一個銷售代表跟進,多人跟進會造成客戶不好的印象,每個人說辭不一樣,對客戶需求瞭解的也不一樣,因此單人跟進更容易促成交易。

銷售代表問清楚客戶是不是第一次來樓盤,如果已經諮詢了其他銷售代表,當日輪值人員會主動要求最先諮詢的銷售代表負責接待,這是為了避免撞單。

房地產銷售行業內部管理有很多自我約束機制,房地產銷售代表多,流動性大,素質層次不齊,競爭壓力大。銷售代表之間經常會出現搶單,拆單,倒賣客戶信息,身兼多職等,銷售代表在房地產銷售行業主要收入是銷售佣金提成和月獎勵,不良人員有時為了個人利益搶單現象時有發生。

因此,在房地產銷售行業內部均要求單人跟進客戶的要求,也是為了增加客戶好感,避免內部矛盾產生。瞭解了這些,對於新樓盤客戶來說也就不新鮮了,你享受的是專人專項VIP服務。



老鳥侃樓市


“您好,歡迎光臨,是來看房嗎?您們是一起的嗎?是第一次來我們這看房嗎?有人打電話約您過來的還是看了我們的廣告過來的?”
每有客戶走到售樓部門口,在門口站位的置業顧問都會一口氣問完以上的問題。有些客戶不習慣這種開場白,感覺很納悶:“賣房就賣房,問這麼多幹嘛”。



為什麼售樓部要設計這種可能會引起少數客戶反感的見面“詢客”環節?原因有三,其中前兩種原因很多人都知道,但後一種原因,外行人可能鮮有人知。


原因一:界定客戶的歸屬。


售樓部通常界定客戶歸屬是以“首接”為依據,即客戶的“第一次”給了這個置業顧問,那客戶就屬於這個置業顧問了,其她置業顧問不能“挖牆角”,搶別人的客戶,要不,同事之間會產生不愉快。

售樓部裡,兩個置業顧問為了爭一個客戶,尤其是馬上可成交的客戶歸屬權,兩人吵得不可開交的現象時有發生。



原因二:調整樓盤介紹策略。


如果不是第一次來,以前曾來過了,但原置業顧問已離職或客戶忘記是哪個置業顧問了,那現置業顧問接待後,就會馬上調整介紹策略,不再將“地理區位優勢、整個項目的規劃”等這些“廢話”再重新說一遍,而是直奔重點:現是賣哪棟,多大面積、均價是多少……


原因三:判定客戶的意向強度。

來兩次或以上的客戶,說明這個客戶購買意向比較強。如果原置業顧問離職了,或這個客戶的歸屬權已被解除,那這次接待的置業顧問可撿到“寶”了,會作為A類型重點客戶進行跟進。



平時我們去看房,如何回答置業顧問這一連串問題才比較合適?


1.如第一次去看,可照實回答。

這樣,置業顧問會從頭到尾將整個項目的情況說一遍,可更詳細瞭解項目的優勢(劣勢只能靠自已去了解了)。

有些樓盤的周邊包括規劃,我已很瞭解,但我還是願意聽置業顧問是怎樣介紹,看有哪些是被置業顧問誇大的,有哪些是我不知的。


2.如是第二次或多次,可根據需要回答。

比如說之前接待的置業顧問服務態度不好,不夠專業,或給人感覺太狡猾等等,現想換置業顧問,那可回答說:“忘記是哪個置業顧問了,您幫我介紹一下”甚至直接說是“第一次來”。


您平時去看房,是怎樣回答置業顧問這一連串問話的?評論區交給您,歡迎分享您的招數。


我是[房微言],微言真知,專注分享實用的房地產乾貨和買房賣房防套路技巧,歡迎關注我,祝大家生活愉快。(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即刪)

房微言


A:您好,請問您是來看房子的嗎?

B:嗯對啊,不然來你們售樓部幹嘛?

A:是第一次過來嗎?

B:對第一次。

A:來的時候有沒有和置業顧問打過電話發過短信?有沒有聯繫的銷售呢?

B:沒有

A:好的那這邊給您安排個置業顧問為您介紹

B:有,是Xxx

A:好的您稍等馬上幫你叫他

沒什麼套路吧,只是賺錢不容易,有些人邀約的客戶被別人接到成交了,心裡肯定不舒服,所以是為了避免撞單。


恆大最能飆車


售樓部問你是不是第一次來?看什麼產品?能得到哪些信息?

是不是第一次來?如果是那就按照正常流程來!

如果不是第一次來,那就屬於老訪,老訪又要分情況呀!在保護期期內,屬於原來接待的置業顧問客戶,如果超過了保護時間,就按正常流程來,輪位!

如果是第一次來!

1.會問你是渠道帶訪?還是自然到訪?或者是置業顧問約訪客戶!

渠道帶訪,會查渠道,會查報備時間,售樓部為了防止渠道紅線攬客,通常都會有個報備時間,一般是半個小時,報備時間足夠算渠道客戶!報備時間不足的帶過來,算自然到訪客戶!

自然到訪,就是客戶自己到售樓部,正常輪位接待!

置業顧問約訪,就是通過打電話,網絡等等渠道,邀約客戶到現場看房,通常會把該客戶指定給該置業顧問!

很多樓盤的置業顧問都會有兩個,多個團隊的置業顧問互相競爭,問清楚客戶也是為了保護團隊客戶,防止一些爭吵之類的…

同時,也通過客戶來源,是小蜜蜂拉客戶,網絡廣告,渠道,展廳,社區。自然等等…客戶來源比例,方便以後投放廣告!



蜀山夜雨S


不是有什麼門道 如果你是第一次來 , 沒有其他銷售員聯繫過你 也沒有給你介紹過 ,就是自然上訪客戶,問你這句話都是為了銷售公平 ,房子都是開發商的 價格優惠也是開發商定的,不會出現誰多誰少 ,如果你的買房意向很強烈 銷售員會把優惠全部給你 ,如果你只是看看 估計優惠有所保留 等你訂房哪一刻 在吧最後的優惠給到你 你還落他一個人情 成交就自然形成了 ,認為這個銷售人不錯 直接給你底價!專業賣房10年 有很多道道的,祝你買房成功



西安安家小哥


表哥我在這解答這個問題,首先表哥的回答僅僅代表個人的所瞭解到的,不一概而論。

1.很明顯問客人進門是不是第一次來是區分是新客還是來過的客人,如果是來過的客人這樣很容易理解,銷售都是按客人成交來算提成的,每個銷售都有自己跟進的客人,但會有客人來了銷售在忙或者不在的情況,這樣問就瞭解到來過的客人是哪位銷售跟進的,如果當時銷售不在現場瞭解到客人之前是哪位銷售跟進,可以第一時間向銷售瞭解基本情況,例如客人意向多大平方的,戶型,喜好等等。

2.售樓大廳的銷售都會有輪著站崗,A崗B崗這樣的制度,A崗負責詢問客戶到場情況是第一次來,還是來過?來過之前是哪位銷售跟進,通過這樣的簡單詢問能準確的讓跟進開的同事繼續跟進舊客戶。當A崗的銷售詢問到客人是屬於第一次到來,那A崗就是交給B崗排位最前的銷售,A崗詢問B崗排客戶,這樣是公平的安排每個新來的客戶交給輪崗的銷售跟進方便工作進行下去。

所以大部分售樓大廳一進去馬上會有銷售進行詢問,然後安排銷售跟進。




表哥說房


我來回答一下。

進來就問是不是第一次來,一來是確定你的買房意願有多強,二來是看看你是不是樓市小白,是買自住房還是用來投資的。

置業顧問都是經過培訓的,是有話術的,所謂看人聽話就是這個道理。聽到你的回答,她們就會選擇相應的對策來和你進一步交流。


(文圖無關)

當然,這句話也得看樓市的整體環境。如果是上漲期,全款的才能往裡走,貸款的讓一讓,置業顧問也就沒時間搭理你不是第一次來了,因為你可能連搶都搶不上。

在樓市下行期,這句話倒是會多問一下,畢竟來的人少,好不容易來一個人,必須得想盡辦法留下,不能讓他輕易走開。

而且售樓處一般都建的富麗堂皇,它就是用這個來形成一種有壓迫感的話語環境,擾亂你的思維敏捷性。所以,各位想上車的一定要多走走多看看。


知樓哥


1.如果你是第一次來,而且沒有中介帶著你來,那麼開發商就不需要額外支付給中介佣金,相反,置業顧問拿到的提成會更多一些。

2.如果你是有中介帶著來的,那麼你買房之後,中介公司會拿到一些佣金提成。

3.不過這裡面還有一層渠道中介,就是直接和開發商簽訂的類似總代的代理商,其它小中介公司最終都得通過這個總代進行交易,也就是說必須打著總代的名義帶著客戶來看房買房.

4.只要你之前來過一次,有些開發商會有監控和人臉識別系統悄悄採集並鎖定了你,避免你回頭再帶著中介聲稱第一次來。

5.我買房時,是我帶著一個叫某港中介地產去購買的,後來得知總代是鏈家地產,後來開發商回訪時某港中介讓我回答是通過鏈家的某某購買的,現在一年多了,我詢問開發商是否已經把佣金返給中介,開發商說已經返給了鏈家了,而某港說鏈家還沒有把佣金返給某港…也不知道中間哪個環節耽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