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磚老黑茶那些事兒


茯磚老黑茶那些事兒

春節假期加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居家隔離,有大把時間和精力認真品鑑茶品,加上幾個茶友很給力地提供了二三十種老黑茶茶樣,讓老楊有幸能在玩了十二年黑茶之後,再次認識茯磚茶。大量的品鑑和走心的感受,改變了我原來對茯磚茶的偏見,讓我真正認識到老茯磚的魅力。經過一個多月的沉澱,我可以提筆負責任的和茶友們分享茯磚老黑茶那些事兒了。

一、 涇陽茯磚與安化茯磚

茯磚老黑茶那些事兒

涇陽茯磚

茯磚老黑茶那些事兒

安化茯磚

許多內地的茶友都是從安化黑茶開始認識茯磚的,誤認為茯磚茶源自湖南且為湖南特產。其實茯磚茶在全國多個省市的國營茶廠都進行過批量生產,茯磚茶是中國生產範圍最廣的黑茶。

據史料記載,茯磚茶源於元末明初的陝西涇陽,古稱“湖茶”、“府茶”,自明代起“茯茶”又名“官茶”,茶葉原料採用湖南茶葉,製造則是在陝西涇陽,葉粗而色黑。

陝西涇陽在抗戰前有茶廠60多家,解放前僅餘延順、裕民、天泰、裕興中、昌盛等八家。1951年,涇陽各民營茶廠公私合營合併成立“涇陽人民茯磚加工廠”,生產“人民牌”茯磚茶。1958年全國供銷社茶葉局為了降低運輸等成本,取消了咸陽、涇陽茯磚廠,將茯磚的加工任務全部交由湖南省生產,陝西茯磚茶停產。直至2007年,涇陽茯磚茶工藝恢復,試製成功後開始恢復生產,2013年,涇陽茯磚茶成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完成了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保護工作,其製作技藝被入選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因此,陝西茯茶長達半個世紀生產斷檔,市場上、老茶收藏圈內罕見陝西老茯磚。

茯磚老黑茶那些事兒

湖南生產茯磚茶的歷史遠短於陝西。湖南省白沙溪茶廠於1953年試製手築茯磚成功,這是湖南茯磚生產的肇始。1958年建立湖南益陽茶廠,年產茯磚約1萬噸,並改手築茯磚為機械壓制茯磚。1969年成立湖南臨湘茶廠,年產量約1.2萬噸。

湖南生產的茯磚茶主要分為普通茯磚與特製茯磚。特製茯磚為湖南益陽茶廠首創,創制時間為1973年。特製茯磚的創制是為了提高茯磚茶的茶葉品質,相對於普通茯磚提高了原料的等級,將不同區域、不同採摘節氣 、不同渥堆發酵程度等不同狀況的毛茶進行拼配而成。歷史上,益陽茶廠特製茯磚以三級黑毛茶為主製成,臨湘茶廠的普通茯磚則以四級黑毛茶為主,拼入部分三級黑毛茶。從老楊目前品飲過的湖南老茯磚來看,普通茯磚普遍比特製茯磚茶梗粗壯且數量大,葉片也更粗老。在收藏老茯磚時,各位茶友要注意,1973年以前的特製茯磚必定是假貨;1970年至1985年白沙溪茶廠停止茯磚茶的生產,產品主要是湘尖茶、黑磚茶等,因此1970年至1985年的白沙溪茯磚茶也可以判定為假茶。

二、 國營茶廠時期的茯磚產地

茯磚老黑茶那些事兒

歷史上,茯磚茶不只是在湖南安化有大量生產,在國營茶廠時期,湖南臨湘茶廠、廣西梧州茶廠、廣西橫縣茶廠、廣西蒙山縣茶廠、江蘇宜興茶廠、四川灌縣茶廠、四川邛崍茶廠、四川北川茶廠、四川平武茶廠等國營茶廠,均按照國家邊銷茶生產計劃生產過大量的茯磚茶。

湖南茯磚的產地主要包括安化地區和臨湘地區。安化地區的茶廠主要有白沙溪茶廠、安化第一茶廠、益陽茶廠等。臨湘地區最大的茶廠為臨湘茶廠。在歷史上曾經有一段時間,位於嶽州的臨湘茶廠的茯磚茶產量可以媲美安化地區的三大國營茶廠。在存世的老茯磚茶中,就有相當數量的臨湘茶廠茯磚茶。

茯磚老黑茶那些事兒

四川是我國最早生產黑茶的省份之一,也是我國黑茶生產的大省。四川黑茶主要有南路邊茶和西路邊茶兩大類。其中,西路邊茶中最重要的就是“民族團結牌”牌茯磚。在國營茶廠時期,四川省所有的國營茶廠統一使用“民族團結牌”商標生產邊銷黑茶,集中在邛崍縣、都江堰市(原灌縣)、平武縣、北川縣等地加工生產。

以出產六堡茶聞名於世的廣西梧州,在計劃經濟時期也曾經批量生產過茯磚茶,目前存世老茶中梧州茶廠、橫縣茶廠的老茶時常可見。生產綠茶的浙江省歷史上生產過一定數量的茯磚茶,並且浙江省武義縣一直在大批量的生產茯磚茶供應邊疆少數民族地區。

三、 倉儲與老茯磚的口感

茯磚老黑茶那些事兒

老楊身邊的一些茶友愛上老茯磚茶是因其醇厚而清新的“紅糖味”、生津與甘甜。以老楊個人的品鑑經驗,紅糖味、紅糖香是轉化較好的老茯磚茶的感官品質特徵之一。

茯磚茶與普洱茶、福建白茶、武夷巖茶、六堡茶等老茶一樣,倉儲條件與管理決定了黑茶的轉化質量,形成了老茶的口感風格。南倉北倉轉化方向各不相同。茯磚茶的轉化也需要一定的溫溼度,純正幹倉的老茯磚茶普遍轉化較慢。紅糖水的香出自具有一定溼度的自然倉。北方倉和藏區倉轉化很慢,香氣保留較好,苦澀滋味轉化慢,整體風味與南方自然倉迥異。但是溼倉茶會產生明顯的倉味、雜味,香氣不純正,易產生黴變。

茯磚老黑茶那些事兒

同時,產地不同,老茯磚的口感也不同。四川茯磚茶口感普遍沒有湖南茯磚厚實,耐泡度一般也不及湖南茯磚。湖南安化茶廠的特製茯磚在用料等級上明顯好於普通茯磚。四川生產的普通茯磚相比湖南生產的普通茯磚,普遍而言茶梗更為粗壯、葉片更老。

老茯磚的醒茶也很重要。藏區犛牛皮包裝過的茯磚茶,剛開包時會帶有一定程度的牛皮味、羶味,需要醒茶至少半年以上的時間。

四、 幾款老茯磚的品鑑感受

茯磚老黑茶那些事兒

上面講了很多關於茯磚的綜合知識,為了讓茶友們對老茯磚的口感有一個感官上的認知,老楊將自己品鑑過的幾款的老茯磚的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下面的茶評僅能代表個人感受,主觀性較強,不能完全體現茶葉本身的品質,僅供大家參考。

1.1990年代四川北川茶廠生產的茯磚茶。

茯磚老黑茶那些事兒

此磚就是著名的民族團結茶磚的一種。國營茶廠時期四川省內各國營茶廠均採用民族團結牌商標生產邊銷黑茶。北川茶廠這款九〇年代的磚茶梗大且粗老,葉片大,幾乎見不到茶芽,茶麵上有金花,符合四川邊茶的歷史特徵。茶湯色澤橙紅,香氣中菌花香與類似紅糖的甜香均很明顯,陳香濃郁,無倉味和雜味。茶湯滋味較豐富,回甘生津較好,耐泡度與原料等級不及同等年份的湖南黑茶,轉化程度微高,湯感厚度也不及同等年份的湖南茯磚。但口味清新,具有較為明確的四川西路邊茶特徵。

2.1993年湖南臨湘茶廠生產的2公斤普通茯磚。

茯磚老黑茶那些事兒

這款大磚轉化適度,香氣純正,湯色橙黃,滋味中已無苦澀,甘甜生津,水路較寬,口感醇滑,有一定陳香與陳味但無倉味,有菌花香和甜蜜香,較為耐泡。葉底中梗大多、葉片大,符合國營茶廠時期安化黑茶普通茯磚的特徵。

3. 北方幹倉1985年廣西橫縣茶廠的普通茯磚茶。

茯磚老黑茶那些事兒

茯磚老黑茶那些事兒

湯色紅亮養眼,茶香有著類似老生普的香氣,菌花香明顯。茶湯口感較厚,有著類似老生普的陳香、木質香,轉化適度,有一定特色,滋味較豐富,略帶澀感,生津回甘較快。此茶品未經醒茶處理,略有倉儲氣息,醒茶後口感會更佳。

4.1970-80年代廣西梧州茶廠2公斤茯磚茶。


茯磚老黑茶那些事兒

經過一年以上時間醒茶之後的產品:口感純淨,甜度高,具有類似紅糖的香甜,苦澀不顯,湯感厚實飽滿,菌花香顯著,藥香入湯,耐泡持久,茶氣足。

未經過醒茶的茶磚:因採用羊皮包裹茶磚,茶湯中羊羶味濃重,味澀且水路窄,茶香不顯,藥香足但不純正,湯較厚,有鎖喉感,不耐泡。

醒過和沒醒過的茶口感差異很大,如不知是同一批茯磚,難以想象是同一款茶。由此也說明了茯磚老茶的醒茶的重要性,尤其是藏區採用皮革包裹的“皮包茶”。

茯磚老黑茶那些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