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是最好的安排,禍福由人


一切是最好的安排,禍福由人

翁一水微頭條/原拍/圖文無關


有這麼一個故事。

國王凡事問過國師,國師口頭禪是“一切是最好的安排。”

一日,國王又想去出巡,但非常炎熱。國王心煩,問國師:“天氣非常熱,你覺得好不好?”國師點頭:“一切是最好的安排。”接著分析國王能在如此炎熱下出巡考察民情,自然更受愛戴。國王聽後開心,就繼續出巡。

又一日, 國王想去出巡,卻遇上下大雨。國王心煩,就問國師:“下雨呢,你覺得好不好?”國師點頭:“一切是最好的安排。”接著分析,久旱逢甘露,是好事。國王轉煩為喜。

國王帶著國師去打獵,獵物沒打到,手指卻意外斷了,血流如注。國王問國師,這是否好事?國師說:“一切是最好的安排。”國王怒了:“難道朕現在要把你關進大牢,也是好事嗎?”國師不慍不怒,說:“一切是最好的安排。”

國王勃然大怒,就下令把國師關進大牢。

國王過幾天又帶著新晉國師去打獵,卻因去追一頭小鹿而脫離衛士保護,與新晉國師兩人策馬追入原始森林,結果迷路,遇到原始部落的食人族。

食人族剛好祭祀大神,把國王和新國師抓獲,就要把國王作為獻祭物。國王驚恐萬分。幸好,在臨殺前一刻,發現國王斷指,不宜祭祀,便將他釋放。而新晉國師就倒大黴了。

國王被釋放後,在原始森林裡轉悠,終於被前來尋王的衛士發現,將國王救回皇宮。

經過治理和休養,國王這才恢復過來。他想起原國師,就把原國師請出大牢,以禮相待,恢復他的國師職位。國師笑說:“一切是最好的安排。”

國王問:“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切是最好的安排,禍福由人

翁一水微頭條/原拍/山頂的紅杜鵑/圖文無關


國師說:“如果國王不是意外斷指,那肯定成了祭品;如果國王不是把我關進大牢,那我跟著您去打獵,您不適合獻祭,那我就拜拜了。所以說,一切是最好的安排。”

國王點頭,從此更加信服國師。

早上起來,刷牙,發現牙膏沒了;穿鞋,發現鞋帶壞了;出門坐地鐵上班,剛下月臺,地鐵剛走,趕不上而時間太緊;上了地鐵站,飛奔向公司所在的大廈,發現電梯好多人,兩趟都上不去;勉強擠上去,上到公司,剛好過了打卡點,又得扣錢了;老總又說我昨晚的方案做得不好,重新再整改;卡卡又要還了,工資花得差不多了,月光光…總之,百般不順…頹啊,喪啊…

有用嗎?!

可以變換角度,這麼想(往好的想):牙膏沒了,就是要換了,新牙膏靚牙齒新心情…老總讓我改,那是給我機會,要是我工作做好了,說不定能升職加薪…

再說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福禍相依,相輔,相成,相互轉化,或同時存在,同時作用。福中有禍,禍中有福。好事與壞事之間,並沒有標準,也沒有界限。在看待人和事時,都要從至少兩面性考慮,一定要以樂觀的心態來看待。

尤其是在低谷、落魄、不順的時候。更加要樂觀,要努力,勤奮。

一切是最好的安排,禍福由人,是禍是福,是好是壞,都是由你自己造成的。(完)

一切是最好的安排,禍福由人

翁一水微頭條/原拍/農村之美/圖文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