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獨到天下皆聞 汾酒清香實屬至尊——汾酒的故事(二)

【閒話白酒第六盅原著:京城老楊(編次:南柯非太守)

上回說到汾酒因為產在汾陽杏花村而得名。其實在山西,叫汾什麼的地方很多,比如臨汾、汾西等等,這都是因為山西有一條大河,叫汾河。那一年,我們幾家朋友去山西旅遊,當天住在太原,第二天一早出門,沿迎澤大街往西,不一會兒,就來到汾河大橋,只見好大好寬的一條河,浩浩蕩蕩,碧波萬頃,在北方極少能見到這麼寬的水面,比廣州市內的珠江都寬,怎麼說人家那叫“江”呀,這裡才是一條河,就在我誇讚不已的時候,汽車開出太原市區,汾河沒了水,變成一條幹河!原來市區內的那一段是用橡皮壩給聚起來的,整個山西都缺水,杏花村這個地方能有水,還是這麼好的水,實屬不易。

汾酒的品質好,除了有好水之外,生產工藝好也是它成為國家名酒的重要原因,現在我來說說汾酒現在的情況,解放後,在過去一批小酒作坊的基礎上,成立了杏花村汾酒廠,從那時候起,酒廠就堅持使用最好的原料,最嚴格的工藝。汾酒最典型的特點是原料全部清蒸,輔料也清蒸,清茬發酵,清蒸流酒,一清到底,所以給這種酒冠以“清香型白酒”,與其它所有酒的做法完全不同。再有一點,其它白酒在製作過程中把發酵好的原料蒸餾一遍之後,再加料、加曲進行第二次發酵,然後再蒸,以擴大產量,而汾酒廠在第二次發酵時只加曲,不加料,蒸完就把這些渣滓全扔了,不再利用。雖然出酒率低一點,但它保證了一個“清”字。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汾酒廠最先使用了光譜、色譜儀器,對汾酒進行了化學分析,發現酒裡有二百多種成份,由於各種微量元素不同,所以各種酒的香型不同,合理控制好這200多種化學成分,也就控制好了酒的品質,酒的香型。汾酒廠在全國最先使用了這些科學手段,從而對中國白酒業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也就是從這以後,在評論一個酒的好與不好時,不再單純靠幾個專家的舌頭去品嚐了。

過去一些北京人或者好多北方人說什麼自己愛喝“二鍋頭”,不愛喝麴酒。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錯誤的說法。任何酒的製作過程都是糧食發酵,都要加曲,就跟我們家裡發麵蒸饅頭一樣,和麵的時候要加麵肥(酵頭)或者發酵粉,你不加這玩意那是死麵,怎麼能蒸出饅頭來呢,怎麼能讓面發起來呢?蒸出來的饅頭有酸,有不酸,有發黃,那是看你最後使鹼使得怎麼樣。二鍋頭也是清香型酒,也是拿曲發酵做的,清香型白酒只不過處理的好一點而已。當然了,除了清香型以外的酒,各種香味的酒有好多北方人喝不慣,統稱為“麴酒”了。所以您聽我咧咧完後,以後別再說露怯的話了,要說咱喜歡喝哪種香型的酒,不外乎清香、濃香、醬香,當然不能忘了咱陝西的鳳香。

說到這兒,還是要強調下,汾酒的確是清香至尊,當年謝覺哉留詩一首可以佐證,“逢人便說杏花村,汾酒名牌天下聞,草長鶯飛春已暮,我來仍是雨紛紛。”


工藝獨到天下皆聞 汾酒清香實屬至尊——汾酒的故事(二)


工藝獨到天下皆聞 汾酒清香實屬至尊——汾酒的故事(二)

42度 97年10月 當年的老百姓酒,無人造假


工藝獨到天下皆聞 汾酒清香實屬至尊——汾酒的故事(二)

楊柳依依問酒家 隨手一指千古迷


工藝獨到天下皆聞 汾酒清香實屬至尊——汾酒的故事(二)

迫不及待,且喝一杯。純!豌豆淡香宜人,當年供銷社散裝的口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