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應如何給孩子更好的教育?

新人244800468


題主所說的普通,我理解為:家庭經濟普通,資源普通,社會地位普通。

題主說的更好的教育,我理解為在現有條件下,能讓孩子讀家庭承受範圍內的最好的學校,家長最大化優化自己的教育方式。

首先明確一個我認同的教育目標:健康與幸福。

健康與幸福(Health and Wellness)這個概念不是我的原創,這出自於中小學國際健康教育課程。我很認同書裡面給中國讀者的建議,那就是對孩子的教育可以更具有國際視野。

幸福的基礎是健康

  • 幸福是什麼?

幸福需要擁有以下幾項:

  • 健康的身體
  • 健康的心理
  • 能與別人和諧相處

如果您的孩子盡力把這幾項做到自己的最好,就能把您能給他創造的物質和資源條件利用到極致,成績也能達到自己能力範圍內的最優,我想這已經是最令人滿意的結果了。

佛家說:因上努力,果上隨緣。為什麼果上隨緣?因為大概率您心目當中的果是受各種外在和內在因素左右,我們控制不了,我前面所說的幾條,都是從因上下功夫。

如何保持健康?

人們的行為舉止都對健康有巨大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利用習慣的力量,遇事做出明智的健康選擇。

一開始,我建議您給孩子設計一個健康目標,並且督促其每天完成,後面我們會講到具體的目標例子。

  • 身體健康

    身體健康有助於一個人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和孩子列舉出身體健康行為的例子:

    1,充足的睡眠

    2,吃健康的食物

    3,戶外玩耍

    3,出門騎車戴上頭盔

    4,每天用舒適的梳子梳頭

    5,每天刷牙

    6,勤洗手,保持指甲整潔

    7,寫字身體挺直

    ...

    這些都是能讓自己保持身體健康的行為,是保持幸福的一個重要條件。充足的睡眠能讓第二天精力充沛,高效利用時間學習生活,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它方面的健康行為也各種有它們不可或缺的功能。

  • 和孩子列舉出身體不健康行為的例子:

    1,熬夜,睡懶覺

    2,吃高糖高油的食物

    3,長時間的看電視和手機等

    3,騎車不遵守交通規則且不戴頭盔

    4,懶於打理自己的頭髮

    5,不刷牙入睡

    6,吃飯之前不洗手

    7,彎腰駝背的做作業

    ...

    這些都是損害自己健康的行為,長此以往,身體健康指數下降,學習成績下降。


  • 心理和情緒健康

心理和情緒健康,能讓一個人擁有正確的思維方式,恰當的表達自己的情緒,並且不卑不亢的對自己有個客觀正確的評價。

  • 心理和情緒健康

    心理和情緒是對事物做出正確反映的基礎,也反過來影響身體健康。

    和孩子列舉出心理和情緒健康行為的例子:

    1,關注自己的感受

    2,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3,學習新鮮的事物

    3,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

    這些都是能讓自己保持情緒和心理健康的行為,是保持幸福的一個重要條件。健康的情緒不至於讓一個人和自己不斷進行內耗,保持好的狀態生活和學習,更容易達成目標。

  • 和孩子列舉出不利於心理和情緒健康的例子:

    1,不關心自己的感受,壓制委屈自己的內心

    2,不敢用於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3,對新鮮事物沒有興趣

    3,感受不到周圍世界的美好

    ...

    這些都是損害心理和情緒健康的行為,沒有一個良好的心理和情緒健康,任何人生目標都難以順利達成。

    • 家庭和社交健康

      家庭和社交健康。

      和孩子列舉出家庭和社交健康行為的例子:

      1,幫助家庭成員

      2,能和自己的朋友友好相處

      3,很少與人出現爭執

      3,拒絕暴力

      ...

      這些都是能讓自己保持良好社交的習慣,良好的社交令人保持良好的情緒,進而反過來影響自己的心理和生理健康。

    • 和孩子列舉出家庭和社交健康行為的例子:

      1,拒絕參加家務勞動

      2,拒絕幫助父母和兄弟姐妹

      3,容易因為不一樣的觀點與人產生矛盾

      3,背後說朋友的壞話

      4,與人打架

      ...

      這些都是損害家庭和社交健康行為的例子,長此以往,孩子將變的更加孤獨,對事物更加缺少正確的評估。

      好了,以上健康的三點都解釋的很清楚了,那麼,就和孩子定一個合約表吧。

      例如:

    我想,有了這個明確的教育目標,父母和孩子每天都活在當下,珍惜每一分鐘,每一個細節,結果大抵都不會太差。

    如果您的目標是讀名校,跨階級,我只能說,把握好這些點滴的細節,無論是哪個方向的成功之路,都會更近一些吧。剩下的,我們就是盡人事,知天命。

    不知道這個方向的回答對題主能不能些用處,謝謝!


陪寶貝一起長大


疫情當前,很多人難免陷入焦慮,亂了陣腳,我們的生活與工作也面臨著或多或少的困難。但是正如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這場疫情總會過去,我們的生活也會恢復正常。

面對疫情,除了學會科學應對,在心態上也要樂觀。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卡內曼說過一句話:如果你能送給兒女一項能力,請認真考慮樂觀主義。

困境面前,不管大人還是孩子,都太需要樂觀了。

想必很多人都聽過《半杯水的故事》吧,故事講述了兩個口渴的人,其中樂觀的人得到半杯水後高興地說:“還有半杯水呢。”悲觀的那個人則失望地說:“唉,只剩下半杯水了。”

同樣半杯水,因為喝水的人的心態不同,半杯水在他們眼裡的價值也就截然不同。

心理學家在長期的實證研究中發現:樂觀的孩子在面對困難時更可能發揮出高水平、取得更好的學習成績,在體育運動等方面也表現得更出色,同時還能顯著提高自己的社交影響力。

那麼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樂觀心態呢?

有一位媽媽是這樣做的,自己的女兒背誦課文時,她就充當評審的角色,“哇,第一遍,錯了兩個詞,繼續加油,耐心指數一級”“第二遍,只錯了一個詞,很棒哦,耐心指數二級”,就這樣重複十遍,孩子的耐心指數達到十級,背誦也十分完美了。

媽媽不厭其煩地為孩子一輪輪頒獎,用歡呼、用眼神、用一個寫了“你很棒”的小紙片,每一次鼓勵與肯定,都是一次樂觀的現金支付,投奔著孩子而去,孩子在自己的挫折和忍耐中,感到深深的自我滿意。讓他相信自己無論怎樣,都能很好地背誦課文。

所以啊,家長們,與其教孩子功課,陪孩子學習,不如先教會孩子樂觀主義的心態,讓他不管去往哪裡,都帶著堅定和自信上路。

20世紀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做了一項實驗,發現“習得性無助”這一現象。就是說,人或動物會為不可控事件而不斷遭受挫敗,感到自己對一切都無能為力,進而喪失信心,放棄努力,陷入無助和絕望。這種悲觀無助的心態還會感染、影響他人,使其他本沒有挫敗經驗的人也產生無助感。

因此,良好的家庭氛圍對培養孩子的的樂觀性格有著重要的薰陶和啟蒙作用。

有一部經典的電影《怦然心動》,就是對樂觀的最好詮釋。

電影裡女主一家很窮,買不起房子,連修草坪的錢都沒有,但是她的父母特別樂觀友善,女主的幸福指數特別高。

男主和女主是鄰居,但是男主家的情況卻和女主截然不同,男主家裡很有錢,但是他爸每天都很嚴肅,黑著一張臉,挑剔又刻薄。所以男主很羨慕女主,羨慕女主家裡的氛圍很輕鬆,每天都很開心,一個笑話都能笑半天。

這提醒我們,生活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是父母在日常言行中儘量不要下意識地把自己的悲觀情緒傳遞給孩子,當我們希望孩子樂觀的時候,自己首先要做到樂觀。

下面這五個簡單有效的方法也能夠很好地幫助孩子培養樂觀的心態。其實,有時候在培養孩子樂觀精神的同時,我們也可以從孩子這裡獲得樂觀的啟發。

跟孩子之間養成“沒關係!”的口頭禪。“沒關係”可以讓孩子放下負面的情緒,以開朗的心態面對更好的明天。

和孩子來一場沒有輸贏的運動比賽。運動可以很好地舒緩孩子的情緒和壓力,並在運動中收穫樂趣和自信。

常給孩子一個鼓勵的擁抱。你的一個輕輕擁抱,傳達給孩子的是無限的關懷,是無聲的“加油!爸媽愛你。”

教孩子常向別人伸出幫助之手。樂於助人可以幫助孩子感受自己對別人的意義,並在過程中收穫快樂、感動和對自己的肯定。

和孩子一起畫畫聽音樂。藝術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其實,藝術也是對樂觀人生的一種演繹。人生是美妙的,如果能讓孩子親耳聽一聽,親手畫一畫,或許能最直接的讓孩子感知樂觀。

羅曼·羅蘭說過:這個世界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仍然熱愛生活。

作為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父母,完全做到寵辱不驚,樂觀到對突如其來的困境與挫折沒有任何負面情緒也是不可能的。

唯一能做到,或者說更容易做到的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即便是命運開了玩笑,悲痛、傷心之餘,也能夠有說有笑,依然對生活抱有期待。

如果你還在恐慌焦慮,不如趕緊樂觀起來,要知道,這不僅是為了我們自己,更是為了我們的孩子。


至尚學邦


作為一名教師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現在的教育投資很大,據有關數據表明,現在小學生一年的補課費就有好幾千元,甚至上萬元。作為一個普通家庭,這樣的花費確實不少,怎樣才能既少花費,還能讓孩子的學習不掉隊,我認為:學校教育是關鍵。

我之前教過的很多學生,她們都能很好的利用在校學習,有不懂的問題及時問老師,把問題都消滅在學校。

現在的校外培訓很多,有同步班還有拔高班,還有興趣班,作為學生,只要很好的抓住在校學習,課外班完全沒有必要去學。至於興趣班,那就根據家庭的情況選擇了,畢竟公立學校的藝術教育還是比較薄弱的。

希望我的建議你能採納。


辛勤的園丁張


家喻戶曉的“吹哨人”李文亮出身於普通人家的寒門學子,父母雙雙下崗,他靠勤奮努力考上武漢大學本碩連讀,只是堅定學習信念,普通人家的孩子同樣能成功。

還有更典型的逆襲例子,劉強東家裡窮得不行,父母外出打工,他和妹妹生活在奶奶家,外婆又生病。還有很多成功的人出身寒門或普通人家,而馬雲、李彥宏、雷軍等互聯網大佬都是出身普通人家,逆襲成為行業領袖,都沒有任何官商望族背景,

而這些年我確實發現一個現象,越貧困越普通家庭孩子反而學習不突出,帶有普遍性,寒門學子好像是搞笑?難道“英雄不分出處”被顛覆了?大多數家長也無計可施。

所以這個問題很複雜,需要深入討論,因為普通也是相對的。曾經有人問過我相似的問題,優秀孩子在普通家庭和富足家庭中的比例,我說當然是富足家庭優秀孩子佔比較高,朋友不解,

我說:因為普通家庭面對家庭生活生存問題,而富足家庭面對家庭發展問題,後者更有精力財力爭取更豐富的教育資源。

所以普通家庭就有必然首先制定教育戰略,保障孩子相對豐富的平等教育資源,同時絕對不能因為家庭的普通導致削弱孩子學習信念,創造比富足家庭更優越的人文條件。

1、營造積極向上的溫暖和諧的家庭環境,絕對不能在“普通”的前提下,增加成長的消極因素,因為人首先是文化的產物。要給孩子信心,堅信孩子比自己更出色。

2、不要因為自己的普通,拔苗助長地希望孩子實現自己的虛榮心,填補自己的缺憾,從而讓孩子覺得什麼都不如別人。

3、要做孩子堅定後盾,用一往無前的狀態去影響孩子,而不要增加孩子思想負擔。

有的家長總是“這個我們學不起”“這個我們不參加”“他們條件好,我們別去”。要始終不能讓孩子示弱。

4、應該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同時認真研究學習和孩子溝通的策略。



卡農教育


一個無法迴避的事實,現在的很多孩子們基本是整天渾渾噩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沒有動力,除了玩(打遊戲)都是讓人催著去幹。

頭懸梁錐刺股的那種學習的勁頭,有的人會有,但是太少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

就是因為孩子們沒有夢想,沒有志向,沒有詩和遠方在等著他,一句話,沒有人生的追求和動力。

原因我們講過了:

★第一、生活安逸,包辦代替。導致思維、行為懶惰。我現在就生活的很好了,我還奮鬥個什麼勁?

有個中學生跟我聊天:我現在什麼都有了,我爸我媽就我一個兒子,將來這一切還不都是我的。

況且我們跟孩子怎麼談理想的:“你好好學習啊,將來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好掙錢買車買房,再找個好對象,過上好日子。”孩子一想:“考大學找工作不也是為了掙錢買車買房嗎?現在不都有了嗎?我就缺個對象了,好,趕緊談戀愛去吧。”

★第二、對孩子批評、指責過多,導致自我價值感缺失,自甘墮落;即使有點學習的念頭,也是被逼的,也是為了爸爸媽媽、老師才學的,不是為自己學的;或者說是為了不落後,為了面子,為了獎勵,為了不捱揍等等(當然,這也不錯啦)。誰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

★第三、父母很少跟孩子談理想,更談不上培育孩子的夢想了。

我們有些父母,一說到夢想、理想,往往都認為那是高大上的東西、唱高調的東西、虛無縹緲的東西,所以,導致我們就不稀的去談夢想,談理想,或者認為自己沒有夢想、沒有理想,認為那些東西離自己太遠了。這也就是現實中我們對理想、夢想不太感興趣的主要原因。不是不想它,而是認為它遙不可及,因而放棄了它。

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原因:70年代後半段和80、90後們,在成長過程中正是我國思想意識形態相對自由開放的時期,人們時髦的是談個性、談自我、談人性、強調自我為中心。夢想的缺失,從我們這一代家長們就開始了,沒有遠大夢想的群體、沒有崇高信仰的群體,很難培養出有理想、有夢想的下一代。

★第四、對孩子的夢想譏笑打擊。

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知道逗孩子:“你長大了想幹什麼呀?”

孩子說:“我開飛機。”

父母說了:“開飛機好啊,到時候拉著爸爸媽媽到天上飛飛,爸爸媽媽還沒坐過飛機呢。”

這時候還知道肯定孩子的哪怕很可笑的夢想。

但是,隨著孩子的長大,越來越多的問題出現,你就對孩子失去信心了。當孩子說出自己的夢想的時候,一般的父母都是持懷疑態度的。

一位媽媽帶孩子到大力老師這裡諮詢。我問孩子長大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他說要像蔡元培一樣,成為教育家。

我剛要讚賞孩子的想法,他媽媽插話了:

“還蔡元培,就你這個熊樣兒?”

一杆子把孩子的夢想打進了冷宮。


愛眼課


【普通家庭,父母做好三件事,教育孩子事半功倍】

每一個父母,都想盡一切努力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但對於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精力和財力都有限,如何才能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呢?

這是一個非常難回答的問題,因為一萬個家庭就有一萬個狀況,普通與普通也有著千差萬別。

我也是萬千普通家庭出來的普通孩子,現在是一位職場寶媽。

我總結了我父母教育孩子的做法,並加以改進用於自己孩子的教育,感覺很棒!

以交流為目的,我總結了如下三點。與所有重視孩子教育的家長一起成長。

先介紹下我自己。我的父母都是普通農民,家境非常一般,有時候解決溫飽問題都有困難。

家裡 共有兄弟姐們三個孩子,克服很多困難後我們 都讀了大學,現在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目前我的弟弟自己創業經營一家外貿公司,妹妹博士畢業在大學任教。

我是一名應用化學專業高級工程師,在一家行業內全球領先的公司做技術支持,同時我還攻讀了同濟大學的MBA,兼職企業管理公司的高級顧問,國際職業培訓師,以及培訓俱樂部的夢想合夥人。我還有一個重要的身份,6歲男孩的媽媽。

以下是我總結的三點:

一、讓孩子感覺到安全與被愛

關於安全感以及愛與被愛,有很多心理學家做過專業的理論解讀,作為非專業人士,我僅提供兩個讓孩子感覺到安全與被愛的做法。

做法一:經常發現家人好的行為,並當著家人的面提出鼓勵與感謝。

例如爸爸發現媽媽今天做的菜好吃,就可以在飯桌上說:“媽媽今天做的菜真好吃,我要多吃一碗飯了。媽媽今天做菜有什麼秘訣嗎?”一定要及時當面表達,否則過期作廢。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辦法,當你努力去發現一個人的良好行為時,一切都變的不一樣了。自己心情好了,家裡和睦了,孩子開心了,然後就是良性循環。

做法二:如果在家,每天至少花30分鐘陪孩子玩或者運動。這個30分鐘是完全給孩子的,丟掉手機,也不要聊孩子的作業,就是和孩子一起玩,不管孩子大小。不要問為什麼,只要你能做到。

二、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庭目標,並執行

和孩子一起制定自己家庭的10年、5年和1年計劃。這個計劃一定要包括每一個人,同時把1年的計劃分解成每個月的計劃,制定出家庭成員每個人的每月計劃和每日行動安排。如果孩子三歲以內,請先自己制定計劃,認真執行並等他長大後再修訂。每個月檢查計劃的執行情況,執行好的家庭成員給與鼓勵。這個行動成功的重點在於家長自己要按照計劃每日執行,特別是按照計劃安排好自己的時間。

三、自己不斷學習新知識或者新技能

不管是不是出於對孩子的教育,這個時代都需要人不斷學習。當然有學習氛圍的家庭更有利於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先確定一個學習的計劃,比如學習英語或者學做饅頭都可以,然後在家庭中宣佈自己的計劃。按照計劃執行,並且持續跟進,直到學會為止。給大家舉一個我媽媽學拼音打字的例子。好多年前了,我媽媽意識到用電腦不會打字可不行,但是流行的都是拼音輸入法,於是她就決定學拼音打字。這個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學拼音,第二個是打字。她計劃1個月學會拼音,半年內實現每分鐘打字60個。於是她買了小學生的拼音書和掛圖在家裡,每天晚飯後都學習30分鐘,每個字母抄寫10遍。我們以為她是開玩笑的,後來她堅持10天后我們就覺得她好厲害,後來她真的在一個月內把拼音學會了。一個月下來有一個額外的收穫,為了不影響她學拼音,家裡人吃完飯後都不看電視了,弟弟學英語,爸爸看養生的書,都有收穫了。後來我媽媽真的可以打字了,速度沒測試過,但打字聊天還是挺快的。我們都不好意思在她面前說學東西太難。

當大人學習時,特別是大人認真學習時孩子都不好意思不去學習。

如果說好的教育就是把孩子培養成馬雲這樣級別的成功人士,那麼我從不敢奢望,最起碼這是個小概率事件。

如果說好的教育就是讓孩子將來有健康的身體、幸福的家庭還有一份自己喜歡的事業,比自己生活的更好,那麼父母做好以上三件事,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願我們遇見孩子,都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湜光育青楊


現在都說拼爹,但我們普通家庭,就得拼孩子,下一代是我們的希望。

能給他最好教育的,首先是我們做父母的。

從小就要培養他愛看書,給他讀經典故事,如果不愛看書,你說他讀書能好嗎?不要扔給她一個手機,讓他隨便看,就把孩子給毀了,很多家長都這麼幹。

從小注意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小孩淘點沒毛病,但不能一味地玩,該靜下來的時候,一定得能坐住板凳,這都得從小打好底兒,不能一味放縱他去玩。

智商奇高的孩子,畢竟鳳毛麟角,大家的智商都差不多,關鍵看小時候學習習慣的養成,這就是,為什麼老師家的孩子學習好的比較多?就是從小管的嚴。

底子打好了,你就成功一半了!

目前為止,求學之路,還是我們普通家庭孩子改變命運的最好途徑,所以家長,要最大限度的提供人力,財力,物力,這就是把錢花在刀刃上,最終結果如何?那就是成事在天了,我認為也應該不會太差,只是你的心不要太高。

具體地說,要選好學校,這就是學區房貴的原因,當然,這要看你的經濟實力如何了,盡力而為。

在高中的時候,關鍵的時候要去陪讀,高中階段是學生階段最關鍵的時期。

當成績跟不上的時候,要及時的一對一的補課,不能麻痺大意,心存僥倖,因為中國的高中階段知識太難了,孩子的學習壓力太大。

今天說的學習方面比較多,有點狹隘了,但我感覺,你說的教育主要是指學習方面的事情。

當然還有很多事兒,比如德要好,要成人;要多鍛鍊,身體要好;要多才多藝……孩子也很累呀!

教育一個孩子太難了,一般都是一個孩子,前無經驗,後補過機會,連試錯的機會都沒有啊!

家長真是太難了,沒有辦法,現在的壓力就是這麼大,我們也只能隨波逐流,但這畢竟都是正事兒,終究沒有錯的。

大家怎麼認為呢?讓我們都交流一下經驗,人多智慧多呀!


普通家的孩子咋教育


既然是普通家庭肯定對孩子寄予厚望,誰都巴不得自己的孩子日子越過越好。

怎樣在教育上讓孩子們有所進步呢?鄉村雖然說山青水秀空氣清新,但畢竟人越來越少學校稀稀拉拉,好教師也“良鳥擇木而憇”了。所以孩子們學習首選縣市好學校,氛圍很重要。

再說家庭環境,不論你是做小生意,賣肉開超市包工頭還是工廠主管開大車。千萬不要表現一種我沒讀多少書日子也過得比學問高的人逍遙自在。既然是確實如此也要對有德行的知識分子恭恭敬敬。給讀書階段的孩子們樹立一種“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意識。

當然確實學不進去再想別的門路。


國富論


普通家庭,如何給予孩子更好的教育?現在人們在談論教育時往往強調資源、不公等等,我認為這不是主要因素。作為普通家庭,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投資化費少,這是事實存在。投資多,投資大孩子就能得到你的預期嗎?不一定。孩子的教育,我經常講,它是一項浩瀚的工程,家長必須付出很多很多的心血,動腦子,用心,用情,用方法。我的一個同學,自己是體育學院畢業,對初高中的一些文化課程也似懂非懂。兒子從小學到高中,數十年如一日,孩子做的每一課程的習題,晚上及假日的時間,他拿上答案去校對正誤,從不間斷。孩子上的是農村普通中學,最終考入清華大學。我有一個甘肅朋友,家庭很富裕,三個孩子(兩個雙生子),就是不學習。我出主意讓三個孩子在他的舅父開辦的磚廠背兩個月磚,一天都不少。最終孩子醒悟過來,一個考入武漢大學,一個考入四川大學,一個考入西北工業大學。所以,我認為孩子的教育不是投錢,而是投心。





張少山Q


你好,我認為,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給予的,不是金錢可以代替的。從小我的家庭是拮据的,但現在的我卻也在平輩當中出類拔萃,這都是媽媽的功勞…聽聽我家的故事你就知道了。

我的媽媽是個極具傳統美德的人。我爸爸弟兄四個,他是老大,嘴比較笨,是最不受爺爺奶奶待見的,爺奶偏心就是家常便飯。爺爺是怎樣刁難媽媽的我也都看在眼裡(不,應該說全村人都看在眼裡)。

但面對老人,媽媽做到了盡善盡美,我覺得我們村裡沒幾個能做到的。

吃餃子在小時候就像過年,但每次吃之前,媽媽總會讓我們先給住在幾條街之外的爺爺奶奶送去。有好吃的,好喝的,也都是先給爺爺奶奶留一份。

記得爺爺病重的那幾年,爸爸兄弟幾個起初是輪流照顧。叔叔們怎麼照顧爺爺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媽媽讓全家人省吃儉用,也要保證爺爺每天有兩個雞蛋吃,所以每次都把雞蛋早早的送到爺爺那兒。有意思的是,竟然還有人去爺爺那兒往自己家拿雞蛋……換做是我,早就“火冒三丈”了,但媽媽還依舊用自己的方式盡孝。

後來,爺爺病到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提出讓爺爺來家裡住的就是被他之前百般刁難的媽媽。媽媽每天都在給他清洗衣物,清洗一天換幾次的褲子……媽媽是個極愛乾淨的人,整天噁心到吃不下飯……媽媽總是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不能跟父母記仇,他現在老了,我們更應儘自己所能照顧好他。

除了孝敬父母外,媽媽還有很多傳統美德,我都記錄在腦海裡:

“拾金不昧”是媽媽教給我的:

媽媽在上班的路上撿到錢,到處找失主,找不到失主就把錢交給村幹部,媽媽說丟錢的人該多著急呀!

“不賺人便宜”也是媽媽教給我的

與別人相處,媽媽總是說,別人敬我一尺,我應敬人一丈;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不管生活多簡樸,學習上是事媽媽沒二話。

“地淨人心寬”也是媽媽教給我的。

……

媽媽是我最好的老師,她的一言一行都深深的影響著我。我很開心有這樣的原生家庭,雖然我們並不富裕,但我們都很知足,也很感恩。

希望以上回答可以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