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至暗時刻結束,外流資金悄然迴歸,券商基金預判新結構

導讀:一些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目前美股多頭在美聯儲動用無上限量化大招的情況下已經組織力量構建了好了第一階段的防禦。


來 源丨21資本;作 者丨谷楓

3月25日,A股市場迎來強勢反彈行情,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2781.59點,上漲2.17%;深證成指報10241.08點,上漲3.22%;創業板指報1937.85點,上漲3.25%。

本週對於A股來說又是難以琢磨的一週,繼週一大盤指數突破了疫情以來的最低點2646點後,隨後連續兩天大盤又反彈了近5%,重新站穩2700點以上,距離收復2800點僅一步之遙。

顯然近兩週A股面對全世界股市由疫情擴散引發的崩盤也難再獨善其身,也出現了跟隨式的連續下跌。但本週二開始,無論A股還是海外市場畫風突變,

一些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目前美股多頭在美聯儲動用無上限量化大招的情況下已經組織力量構建了好了第一階段的防禦,代表信號便是道瓊斯指數重回20000點。

如今A股也持續兩天反彈,那麼A股的階段性防禦穩固了麼,又何時能回3000點?


短期積極的信號

流動性至暗時刻結束,外流資金悄然迴歸,券商基金預判新結構

1、外圍市場構築第一階段防線成功

本週一,美聯儲推出史無前例的無上限量化寬鬆,目的就是為了打破全球流動性困局。相比此前美聯儲的措施非但沒有緩解恐慌,而這一舉措也終於看到了效果,昨晚美股迎來報復性反彈。

三大股指高開後不斷走高,道指漲超11%站上20000點,標普500漲超9%,納指漲超8%。這差不多就相當於A股全線漲停的概念。

週三全球其他地區股市也相繼止跌回穩,部分市場甚至出現了暴漲,今日印度SENSEX指數漲幅擴大至7%,為2009年以來最大漲幅。而日經225指數收盤漲8.04%

事實上,由美股股市穩定向外輻射連帶全球其他地區的股市都有短期內企穩的跡象。而截至發稿前,歐洲股市也止跌趨穩。

2、北向資金重回淨流入

21資本君此前也分析過,這一輪北上資金的瘋狂逃出其核心原因是應對歐美本土市場的流動性壓力,而並非對A股市場不看好,因此

很多市場人士也將北上資金何時結束淨流出看作是歐美股市企穩的一個標誌性信號。

根據Wind統計的數據顯示,本週二,三北上資金已經連續2個交易日實現淨流入,這也是自3月2日以來的首次。

上週五北上資金終於重回淨流入狀態的時候,很多觀點還以為是由於富時羅素擴容帶來的增量資金,並不能就此判斷趨勢變化,然而本週二,三北上連續淨流入也被看作是歐美股市階段性企穩的信號。

3、大A跟隨式反彈

第三個積極的點便是A股也開始企穩反彈,本週週一是黑色的星期一,上證指數一度跌到了2664點,這比2月3日市場恢復交易後砸出的大坑點位還要低,市場短期信心跌入谷底。

但近兩個交易日,面對外盤市場的積極反彈,A股也做出了跟隨式的回應,這從短期趨勢上來說再好不過,同時交易量在近幾日回彈的時候也有逐步的提升。

而截至25日收盤,滬指報2781.59點,漲2.17%,成交額為2931.91億元(上一交易日成交額為2790億元);深證成指報10241.08點,漲3.22%,成交額為4581.52億元(上一交易日成交額為4335億元);創業板指漲3.25%。

那麼,是否可以理解A股這一階段防禦也做好了呢?


機構判斷短期危機緩解,經濟不確定性依舊很大

接下來我們也來看看機構的一些重要觀點:

海富通基金公募權益投資部總監周雪君表示:全球流動性最緊張的時刻或已過去,但全球經濟底部尚不清晰,相較之下中國資本市場存在顯著優勢。

過去兩週美聯儲一直動作頻頻,到上週五,美聯儲開啟無限量QE寬鬆,隨後黃金反彈、美元指數回落,美債收益率也回落到了正常區間。因此我們判斷海外流動性最緊張的時刻可能已經過去了。

但需要強調的是,全球經濟衝擊可能還只是慢慢顯現,因為目前海外基本上處於凍結狀態,整個二季度全球受衝擊情況還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聚焦到國內,周雪軍分析認為,由於海外疫情可能帶來出口減少,因此市場對外需衝擊保持關注,為二季度經濟帶來不確定性,未來新老基建的政策力度或仍將繼續加大。綜合來看,二季度科技成長、新能源汽車、週期地產等領域均存在逐步加倉的機會。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漢鋒則提出,不得不說,市場情緒變化非常之快,從前幾周的全球巨震到最近兩天的接連反彈,情緒終於有逐步穩定、迴歸正常化的跡象。A股在這兩天的反彈中,整體反彈幅度落後外圍及港股,我們在週一的點評中提及,這可能是受前期跌幅相對小、目前估值相比外圍可能有一定溢價的原因所致。另外,我們與投資者的溝通中也感受到較多A股投資者倉位並不低,這可能也會對反彈力度形成一定約束。往前看,反彈在短期仍可能有一定的慣性。考慮到海外疫情仍在演繹,經濟衝擊及對中國外需的影響還有待評估,在參與反彈時還需要保留一份清醒。

另外,王漢鋒提出,目前政策預期在加強,進入觀察窗口期。我們在週二盤後點評中提示前期美聯儲推出較多流動性、債市穩定方案對緩解流動性、信用壓力可能有一定幫助,意大利疫情控制取得積極進展跡象也可能給其他國家提供一定範例和參考,在此背景下全球市場在過去幾周多重因素疊加下的“巨震”後有可能會有所緩和。目前外圍疫情仍在升級,國際經濟提振舉措也在不斷加碼,中國市場對政策預期也在加強。今天領漲的汽車及地產板塊,可能就是受相關政策預期的支持。

銀河基金權益投資部基金經理袁曦認為,總體來看,雖然短期A股受到美股的牽連,但後面如果美股能夠稍微穩定的話,從全球視野比較的話,A股的吸引力仍然較大。而且,對於美股近期持續暴跌,美聯儲宣佈了一系列新措施來支持經濟,包括了開放式的資產購買,本週每天都將購買750億美元國債和500億美元機構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擴大貨幣市場流動性便利規模。為了確保市場運行和貨幣政策傳導,將不限量按需買入美債和MBS。我們認為,這一系列的舒緩政策,有望緩解美股的流動性風險。

對於A股後市表現,袁曦表示,我們對市場是相對偏樂觀的。行業方面,我們沿著行業景氣度,相對來說還是看好科技和券商。這一輪市場的可能向好應該是科技產業升級和資本市場週期的雙輪驅動。

與美股相比,A股的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

  • (1)從疫情的角度來看, 國內已經基本控制住了,而美國目前還處在疫情的攀升階段,還未達到頂峰;
  • (2)從槓桿率情況來看,A股也是明顯低於美股的。過去幾年,國內一直在去槓桿,當前股票市場的槓桿資金總量與2015年時相比已經下降了80%。相比而言,美股的槓桿率是明顯偏高的,這也就加大了市場的波動。

那麼,21君的讀者,A股是否也築好了第一階段的防禦,你們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