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上有个“错别字”,连小学生都知道,为何至今都没纠正?

2020-03-25

随着社会的发展,钱已经成为每一个人追求的目标,因为有钱才能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好日子。1948年10月,我国第一张人民币,随后建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这才用上了自己的钞票。至今为止已经过去72年了,我国的人民币也更新了5套,不过人民币上有个“错别字”,就连小学生都知道,为何至今都没纠正?

人民币上有个“错别字”,连小学生都知道,为何至今都没纠正?


这个字就是“圆”,小学生都表示应该是“元”,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没有纠正这个字。关于这个问题,有语言学家主张应该改成“元”,但是也有人觉得应该尊重历史。明朝时期,全国没有统一的制式银币,各个地方使用的银锭子也有些差异,每次使用的时候,还需要称一下重量,因为以“两”为单位,所以就叫做银两。

人民币上有个“错别字”,连小学生都知道,为何至今都没纠正?


随着时代的发展,外国的制式银币流入我国,全部都是同意重量,不需要在切割,用着也方便了不少,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后来到了晚清时期,我国开始铸造自己的制式银币,名字叫银圆,单位是元。到了民国时期,就开始以“圆”为单位了,新中国成立之后,也没有改动这个价格单位。

人民币上有个“错别字”,连小学生都知道,为何至今都没纠正?


“圆”原本只是个货币名字,也是货币单位,如今已经没有银圆,所以元也不再是货币单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币上的“圆”更像是历史的印记,人们也习惯了这种用法,所以就没有纠正过。“圆”和“元”本质上就是同一个意思,只不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用简化的“元”而已,但人民币上一直保留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