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生存記:辦公室經理還得通馬桶?


​硅谷生存記:辦公室經理還得通馬桶?

原文來自Medium,作者The Bold Italic Editors

原文鏈接:https://medium.com/@thebolditalic/the-horrifying-things-ive-seen-as-an-office-manager-in-silicon-valley-8b572c6a7c72

晚上10點,在我準備收拾收拾上床睡覺的時候,我的手機震了。我應該關閉消息通知,但我從來沒這麼做過,因為我不想被短信轟炸。

發消息的是公司銷售格雷格,他是個吹毛求疵的人,也不怕別人知道這一點。作為辦公室經理,我的工作就是咬緊牙關、傾聽、滿足每一位員工的每一個要求,同時對公司提供的股票期權和醫療保險感恩戴德。

格雷格總是會叫我買特定品牌的蛋白粉,但這次不一樣。預覽是一張馬桶堵塞的圖片。

我能怎麼辦?我吃了一片安眠藥,開始冥想,準備第二天早上再收拾這個爛攤子。

儘管這件事不合時宜,還有點噁心,但我的工作經常和廁所有關。總是會有人走到我的辦公桌旁,不管我是在做25萬美元的開支報告,盤算我不得不參加的辦公室活動,還是處理其他事務,然後叫我去通馬桶。

沒有人會跑過來說:男廁有些難以處理的漂浮物,你能不能幫忙?我倒希望是這樣。再給大家個貼心提示:按壓式沖水閥門需要一段時間重新蓄水。如果有人剛剛用完廁所,然後你急匆匆地進去,發現沒有沖水。不一定是馬桶壞了,別急著叫人來修,它只是還沒準備好迎接你的到來。

儘管我說了一次又一次,大家還是會跑來找我。我告訴過他們廁所裡就有搋子,自己動手……但他們只會眼巴巴地看著我,就像焦急的孩子在等著爸媽給他們擦屁股。

硅谷的辦公室經理是份費力不討好的工作,這大大降低了我的自我價值。科技行業的豐厚報酬教會了他們事事養尊處優,甚至達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科技企業員工的幼稚化令人擔憂,但這種毛病是慣出來的:飯菜和零食得按照他們的要求準備,扔進水槽的盤子會神奇地消失,灑在地上的茶漬會自動清理。正是這種環境讓他們相信,晚上10點給辦公室經理發張漂浮物的照片沒什麼大不了。

我從未想過要成為一名辦公室經理,就像職場劇裡的傻白甜一樣。我不認為這是我的方向,至少我希望不是。我是個博士生,一個身無分文、身心俱疲的“讀書人”。上了4年課後,我決定追求更有創造性的東西。但我需要朝九晚五的工作支持這種奢侈的想法,可以坐在筆記本電腦前,絞盡腦汁拼湊文章。我向一家初創公司申請了這份工作,才有了後面的一切。

起初我很喜歡這份工作,我快30了,但年薪從沒超過24,000美元,現在我可以隨心所欲地下館子、網購,每天下午準時下班。我的老闆很酷,面試的時候,他告訴我以前這份工作都是他在做,但現在企業越做越大了。蜜月期只持續了一個月左右,很快我就意識到,這份工作不僅僅有訂購零食和收包裹,還包括管理日程、策劃活動、與供應商打交道等等,基本上就是服務每個人。原來科技圈和學術圈沒什麼兩樣。

我每天要處理的要求營造了一種滿是敵意的工作環境,我受不到尊重,而且不斷有人提醒我這一點。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開始怨恨辦公室裡的同事。我很抱歉,因為他們大都是非常好的人。如果你也在初創公司工作,希望你的經歷和我有所不同。

我還需要處理:

1.馬桶座圈和地板上的便便以及卡在水管裡的記事本

2.在牆壁和新傢俱上的塗鴉

3.裝滿麥片、沙拉和拉麵的廚房水槽

4.馬桶裡的空氣清新劑和除臭劑罐子

5.對檸檬、酸橙和黃瓜切工的抱怨

6.對週三甜甜圈供應過多的抱怨

7.對餐飲安排的抱怨

辦公室溫度是件大事,甚至還專門建了一個溫度群聊組。大家可以自由地討論覺得冷還是熱,而我需要根據他們的個人喜好快速調整。他們會怎麼提醒我呢?他們會“禮貌地”發來一個雪花或火焰表情符號,或者直接是“熱”和“冷”。只要有人覺得溫度不對,我一看到表情符號就得放下手頭的工作去調整溫度。

辦公室溫度一般在21.6-22.7度之間,很多時候有人發雪花表情,而旁邊的同事發火焰表情。事實證明,辦公室裡的人不僅不尊重我的時間,也很少考慮周圍人的喜好。

你可以看出,大家有不同的溫度偏好,把自己舒服的溫度描述成最合適的溫度。更重要的是,為了滿足他們的需求,我一天至少得跑15次。近300人的辦公室真的眾口難調。但當我向高管們提出這個問題時,他們的回答是沒辦法。顯然,比起員工入職前我為他們準備的連帽衫,這些成年人更喜歡被捧在手心裡呵護的感覺。

我也找到了解決辦法,我不再調節恆溫器,而是走過去,假裝按幾下按鈕,然後回到座位上。

覺得冷的員工會使用加熱器,結果整片區域突然斷電。按常理來說,多次跳閘後,大家會停止使用加熱器,而且溫度計顯示室溫在22度左右。在我苦口婆心的勸說之後,我被要求找來電工調整整片區域的電路。電工告訴我:“其實你們完全可以多穿件衣服。”就像修空調的師傅和我說過無數次的那樣。

照明是風波的另一個主要來源。理想情況下,我們都會在充滿陽光的開放空間工作和生活。不幸的是,我們的日常工作少不了燈光。辦公室的員工會不惜一切代價減輕燈泡帶來的危害。他們的方法是不斷地要求更換燈泡。

我承認某些燈泡確實會讓人不舒服。雖然我從小就被教導要少說話多做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1個月內第3次被要求換燈泡時,我再也無法忍受了。“你可以戴防藍光眼鏡,再吃點止痛藥,別來煩我。”我在燈泡、勤雜工上花了數千美元,還得早上6點提前上班安排更換事宜。

我不會把過錯全部推給我的同事,他們離譜的要求和行為來源於我們錯誤的溝通方式。我過於友好,過於隨和。每天面對消極的評論和怪異的要求,我試圖鼓起內心深處的勇氣,設定界限:我樂於滿足合理的要求,我的首要任務是確保辦公室的日常運作,但我失敗了。我就像辦公室門口的那塊毯子,每個人踩上去都會覺得自己變得更高大了些,這才是科技公司的企業文化吧。

硅谷教會了人們如何把自己的舒適和方便凌駕於別人之上。如果你也在科技公司工作,你會更好地理解辦公室管理是行業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不過大家都選擇性地忽視了。至少,下次的“方便”該自己衝了。

​硅谷生存記:辦公室經理還得通馬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