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寺廟故事|住在廟裡的僧人

廟住廟祝,寺居僧人,舉世盡然。可是在南澳島雄鎮關側畔的真武廟,卻在一段時間裡住著僧人。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明萬曆十三年(1585)南澳鎮副總兵劉大勳在雲澳和深澳交界山坳建造了雄鎮關。後來關的西北側又建造了真武廟。關、廟相連。

南澳寺廟故事|住在廟裡的僧人

清朝後期,福建少林寺遭官府燒燬,僧人逃散。一福建籍和尚逃至潮州府域,來到南澳島的雄鎮關。他見關側的真武廟無人看管,是個藏身之處,便隱姓埋名,不露法號,在廟裡住下。因真武有神頭佛尾之稱,不久他便在廟附設佛堂,供奉佛祖,但不敢出現寺名。

南澳寺廟故事|住在廟裡的僧人

人們到真武廟拜神,也拜佛。但是有佛堂沒有寺名,有僧人沒有法號,這就難倒世人了。既不可以說“到真武廟拜佛”,也不可以說“真武廟的和尚”。終於,人們以“雄鎮關”一名代表寺名,說是“到雄鎮關拜佛”、“雄鎮關的師父”等等。

後來真武廟和佛堂荒廢了,僧人離去。1998年汕頭市佛教協會會長釋定持法師集資於原址興建佛寺,名“雲深寺”。

南澳寺廟故事|住在廟裡的僧人

南澳寺廟故事|住在廟裡的僧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