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劉備學習領導力上


每天學習一點,歡迎大家來到三創明道企業內控系統建設,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向劉備學習領導力》上

這個話題本來計劃一次講完,但是考慮到我們每天學習的吸收效果以及案例的完整性,所以今天的主題用兩天為你分享,今天先給大家分享上半部分。提到劉備,大家都耳熟能詳,知道他是三國裡面蜀國的君主,三國裡面本身沒有哪一國是絕對的好或者壞的,但我每次在看三國的時候,立場都是站在蜀國的立場,蜀國得勝我喜,蜀國戰敗我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感。

為什麼要分享講劉備呢?因為劉備的領導力確實讓人折服,首先劉備和曹操、孫權橫向對比最苦的是劉備,雖然有劉皇叔的身份但是實際卻是編草鞋出身,而反觀曹操、孫權,一個出身官宦世家,官至驍騎校尉,孫權的爸爸孫堅是一方諸侯盤踞江東,兄長孫策也是武藝超群,只有劉備出身最為苦寒。

劉備首先知道自己沒有底蘊,能力不足,於是和張飛、關羽桃園三結義,從此拉開的三國的序幕,那麼劉備的領導力具體體現在那些地方呢?下面就為大家一一揭曉。

向劉備學習領導力上


一、 尊賢禮士,真情感人

在對待人才上,應該說曹操、劉備、孫權都是楷模,否則也不可能成為鼎足一方霸主。但劉備卻是楷模中的楷模。劉備在佔領荊州之後命關羽進攻長沙,關羽取得長沙後,劉備等人入城,所有降將均出迎,只有黃忠抱病不見。劉備知道黃忠忠烈,親自前往黃忠家看望,見到黃忠納頭便拜, 終於感動了黃忠。後來黃忠還為劉備戰死沙場。

家喻戶曉的三顧茅廬,諸葛亮出山, 劉備對諸葛以師禮待之,像對待老師一樣。而這個時候劉備47 歲,諸葛亮只有27 歲,差了整整20年。三顧茅廬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求賢若渴的代表作。

今天的小米手機創始人雷軍,在創業之前用一半的時間和精力來尋找人才。錘子手機創始人羅永浩當時為了說服一個合夥人,不惜凌晨包機從北京飛往廣州,最終感動了別人,選擇入夥一起幹。今天我們的企業特別是在創業之初招賢納士尤為重要,因為今天這個社會拼的是什麼?其實就是人才,有了人才才能有更好的產品,才能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公司才能發展壯大。

向劉備學習領導力上


二、 知人善任,大膽放權

我們知道,一個領導者應該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才能最大的成功。領導用人,事關領導得失和事業成敗,是戰略目標能否實現的重要保障之一。領導者制定的戰略目標,以及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它們的實現都必須通過人去貫徹執行。得人者昌,失人者亡。因為領導者本人並不是目標的直接實現者,相反,他是要依靠用人和充分調動下屬的積極性,使目標得以實現的。知人善任是領導者的基本素質。知人,就是要求全面地瞭解人的長處、短處,學識、能力、性格;善任,就是要揚長避短、科學地、合理地任用人才,授之以權。知人才能善任。

在知人這方面,劉備更是獨到。就連知天文曉地理的諸葛亮也無不歎服。經典的例子就是對馬謖的瞭解。劉備在多年前就瞭解馬謖只是個紙上談兵的人, 交代諸葛不可重用,諸葛卻用人失察,結果導致馬謖丟掉軍事要地街亭。第二件事情,劉備知道劉禪(shan)無用, 所以在遺詔中寫道:"勿以惡小而為之, 勿以善小而不為。卿父德薄, 不足效也。什麼意思呢?就是劉備特地囑咐劉禪,不要因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為不好的事小而去做。小善積多了就成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惡積多了則“足以亂國家”。父子經歷不同, 劉備在戎馬生涯中練就的機謀權變, 劉禪肯定學不到, 因此"不足效也"。知子莫如父, 劉備把劉禪的一生看得異常透徹。

劉備的知人善任是出了名的,也正因如此,在他領導的團隊中,武有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五虎上將,文有古今第一賢臣諸葛亮、龐士元等。要說大膽放權,恐怕劉備是古今少有。諸葛一出山,劉備就把自己的印劍交給了他,把整個軍事指揮權全部交給了一個年僅27 歲的毛頭小夥。從火燒博望坡開始,所有的軍事會議都是諸葛一個人在唱獨角戲。劉備一沒有戰前講話,二沒有戰後總結,這是何等的胸懷!假如劉備買把笤帚都要親自把關,吃頓飯都要親自簽單,那他就不可能招得來人才,留得住人才。

而我們今天很多的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很容易犯的錯誤是用人瞻前顧後,不敢放權,害怕做得不好,結果事無鉅細、事必躬親,最終把自己累個半死不說,團隊成員沒有存在感,事情做不好。所以今天一定要學會放權,當然放權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相應的監督和考核機制,要配套使用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

向劉備學習領導力上


三、 兼容幷包,用人不疑

劉備的手下,用現在的話說,很多人都是個性化幹部,比如, 諸葛亮睿智,關羽孤傲,張飛莽撞,黃忠忠烈,這些人都被劉備培養成了十分敬業的優秀員工。對於這些員工,需要劉備有廣闊的胸襟,要善於包容和諒解。說到包容和大度,在此舉一個例子, 有一次,曹操假傳天子詔書,命劉備攻伐袁術,劉備接招,發兵攻取南陽,命張飛留守徐州。張飛不顧劉備臨行前再三囑咐,酗酒鞭打曹豹,而曹豹是呂布表弟,不忍委屈,二人裡應外合奪了徐州。張飛不但丟了城池,還把劉備家小也丟在了城中。可知徐州六郡乃軍事要地,可養50 萬雄兵,是劉備當時唯一的根據地,對劉備來說何等彌足珍貴!張飛兵敗後來見劉備。這個時候, 我們想,劉備就是暴跳如雷,把張飛罵個狗血噴頭,甚至扇上兩個耳光,張飛也不會有任何怨言。但劉備沒有,面對大家驚慌失措的表情只說一句:"得何足喜,失何足憂!"劉備還奪下張飛架在脖子上的寶劍。說了這樣一段話:“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我們三人桃園結義,不求同生,但願同死。今天雖然丟了城池和家眷,怎麼忍心讓兄弟死去,況且城池本來就不是我們的,家眷雖然被困,但呂布不敢謀害,還可以救出來。賢弟一時之誤,不至於以死謝罪”這番話,足以讓關羽、張飛成為劉備的鐵桿兒粉絲。

再說用人不疑,更是可圈可點。《三國演義》41 回,長坂坡一戰。劉備攜軍民潰敗,家眷也失散了。忽然看見糜芳身中數箭,踉蹌(liangqiang)而來,說,"趙雲反投曹操去了!"劉備訓斥說,"子龍是我故交,安肯反乎" 張飛這時也說道,"趙雲準是見我們勢力窮了,投奔曹操圖富貴去了。劉備仍堅信趙子龍不會背信棄義。內弟說,拜把子兄弟也這麼說,要是別人怎麼可能不信,但劉備卻仍對子龍充滿信心,沒有絲毫懷疑,這樣的領導難道不值得英雄折腰嗎?這樣的領導才能讓人誓死相隨!小人不貼商標,奸臣也不戴胸卡,人心隔肚皮,在落魄的時候,劉備就是懷疑也無可非議,但是他卻沒有,這一點非常人難以做到。

剛才給大家分享了劉備領導力的前半段,後半段會在明天給大家繼續分享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留下您的寶貴建議或者關注微信公眾號“隨身學待”獲取今天內容的文稿,我是趙開宏,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