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氏閉月羞花,權臣牢獄相救。


淳于氏閉月羞花,權臣牢獄相救。

唐朝顯慶年間,洛州有個少婦淳于氏,號稱有沉魚落雁之容,因生得太過貌美,遠近聞名,以至於招蜂引蝶,經不起誘惑,與外人發生了姦情,被大理寺捉到牢裡,引來獄吏圍觀。

權臣李義府貌柔心惡,綽號“李貓”,聽說此事後,也去獄中一睹芳容,頓時驚為天人,起了貓兒偷腥之念。立即暗地裡責成大理寺丞(相當於最高院庭長)畢正義為淳于氏“平反昭雪”,實則一臺轎子將淳于氏送到了李義府的“別宅”中,供其淫樂。這個畢正義毫不“正義”,懾於義府淫威,樣樣照辦。

沒想到淳于氏美貌太過有名,此事被獄吏們走漏了風聲,大理寺卿(相當於最高院院長)段寶玄聽說後,將此事上奏,同時責令內部徹查此事,把個庭長畢正義嚇得上吊自殺。

侍御史王義方想因此扳倒李義府,將這件事情向高宗參了一本,可惜王義方在奏摺中發揮太過,居然還說李義府年輕時被宰相馬周等人“臨幸”過,由此才攀附高位,言辭猥褻不堪。

高宗看了奏摺大怒,認為王義方完全是胡說八道。因為李義府雖然人品不佳,但才華很突出,絕不會是靠“龍陽戀”登上高位的;另外,王義方批判李義府淫行,卻忘了唐高宗李治更加亂倫,而李義府正是高宗和武后所依賴的重臣。

因此,王義方這本奏摺無疑是完全是搞錯了打擊方向,反而引火燒身,被皇帝立貶為萊州司戶。

而李義府則毫髮無損,繼續坐擁淳于氏。

淳于氏閉月羞花,權臣牢獄相救。

《新唐書·李義府傳》原文:義府貌柔恭,與人言,嬉怡微笑,而陰賊褊忌著於心,凡忤意者,皆中傷之,時號義府“笑中刀”。又以柔而害物,號曰“人貓”。洛州女子淳于以奸系大理,義府聞其美,屬丞畢正義出之,納以為妾。卿段寶玄以狀聞。詔給事中劉仁軌、侍御史張倫鞫治。義府且窮,逼正義縊獄中以絕始謀。侍御史王義方廷劾,義府不引咎,三叱之,然後趨出。義方極陳其惡,帝陰德義府,故貸不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