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大跌,A50也崩了!今日A股又要低開

美股本月四次熔斷,歷史上也僅有五次。

本來以為是黑色星期一,沒想到是黑色一星期,然後……又一星期。

被迫見證歷史的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一般這種時候,最適合熬點雞湯了。

作為當代股民,雖然炒股時間比不上巴菲特,但能和老爺子一同經歷歷史性時刻,與有榮焉。

經歷這次巨大波動,相信會有很多人開始重新審視投資的意義和方式,躺著賺錢,可能嗎

就像我這個不融資的賬戶,累死累活半個月,也就這點錢。

美股大跌,A50也崩了!今日A股又要低開

一、消息面

外盤:

週五隔夜美股再次出現大跌,尤其是尾盤開始快速下跌,很多投資者開始對下週市場有所憂慮。但3月20日恰好是“四巫日”,因此,殺尾盤是典型的結算日特徵。

很多分析認為,市場出現了美元荒,比如看到了看到美元指數大漲、其他貨幣紛紛大跌,以美元計價的各種資產,紛紛出現大跌等。我理解,造成美元荒的原因有兩部分:第一部分就是美股暴跌, 引發市場對於金融危機的擔憂,投資者風險偏好降低,所以希望賣出一些資產,來回收流動性;第二部分,確實有資金從新興市場迴流美國本土,比如這段時間港股的大跌。

北上資金:

富時羅素納A股擴容計劃將如期推進,並於3月20日收盤後生效。並因此出現了外資淨流入,市場也因此走強。但拋開週五來看,上週外資基本都是淨流出的狀態。

因此,

第一層思維告訴我們,此刻要避開這些暴跌的個股;但第二層思維告訴我們,到這個時候,應該

看哪些核心資產受迫交易越多,越跌出估值,反倒要重點考慮了。這裡說的只是思維方式,對於我個人來說,出於非職業交易的狀態,精力有限,目前還是專注於下面的幾條線。

二、基本面

在進行佈局和調倉換股時,我比較推崇多樣化配置。你們不是投資經理,沒必要為了收益率,刻意在某一個行業上重倉豪賭。但多樣化配置不代表看好的標的都買一些,更不代表買的都一樣多。而是強調分散持股,但確定性高的標的倉位會重一些。比如目前, 我的策略依舊是科技股為主,類似雲計算、藍光存儲、5G應用等板塊預計會佔到我70%的倉位,同時配置一些新能源汽車板塊以及券商板塊。

美股大跌,A50也崩了!今日A股又要低開

很多人知道我上週低吸之後,把新能源板塊給高拋了,原因我這裡不講了,新來的可以翻上週文章的留言區。至於高拋後的結果也真是沒讓我失望,板塊近期跌起來那叫一個波瀾不驚,直線下跌,都不帶給你喘氣的。但沒辦法,這就是 A 股的常態。因此,很多朋友在後臺留言,希望我能多講一講。

對於行業來說,其實短期擾動確實比較多,比如國內當前銷量不好、國外未來銷量不好。但前天我看了歐洲電動車的資料,歐洲的政策很穩定,不會變化,甚至新的歐盟主席還要加碼電動車政策。背後的原因是,在歐盟,環保就是一種政治正確,不支持環保的人根本上不去。所以,不管是疫情還是其他,都不會影響歐洲電動車的政策。所以行業邏輯,並沒有變化,只是產業短期遭遇了低潮。如果說,什麼時候產業能迎來高潮呢,我理解會在 2021 年底, 等新能源汽車實現了跟燃油車的基本平價後,行業需求將迎來爆發期。

至於為什麼歐系車企的電動車政策很重要,原因主要是特斯拉目前的售價還是比較高,我發現一個規律,車價下調 5,000 美金,銷量大概可以增加一倍。特斯拉 Model 3 當前位於 30 萬元價格帶,本質上也屬於豪華入門級,並非多數人可以買得起的。因此,德系車的定價以及銷量就很重要。雖然當前歐洲地區受到疫情的影響,新車銷售滑坡,但是整體不必悲觀,比如看歐洲的銷量,其實 1、2 月的高增長已經驗證了:

嚴厲政策之下,車企和消費者接受度很好

因此,雖然在平價化之前,行業的發展會比較的曲折,但剛好屬於佈局期吧。所以操作上,我覺得比較簡單,都到了合理估值區間,配置一筆就好。然後接下來諸如系統性殺跌、一季報不好、銷量預期下調等利空來襲,可以進一步加倉,當然目前稍微多一些,也可以的,沒事多做做T,具體操作看個人整體倉位和認知。對於新能源汽車板塊而言,關鍵是怎麼買,而不是什麼油價跌了就不發展了之類的,這關於到郭嘉的能源戰略。

三、策略

對於美國的股災是否會引起全球性的金融甚至經濟危機,我看了很多的資料,也做了很多的交流。我理解影響是肯定有的,只是程度並不強烈,而且對國內的影響遠不如2008年那麼大。

短期影響,就是 A 股的核心資產被拋售;中期影響,就是歐美經濟增速明顯降低,影響我國的出口等;長期影響,目前還看不清楚,但理論上是中國崛起的一次機會吧。類似中興事件,帶來的部分產業全球產業鏈重構一樣,這次可能也會帶來深遠的影響。

相對而言,未來幾年,A 股大概率是比美股更好的資產。但大家需要做的就是,別加槓桿(自我檢討一下,我是槓桿控,跪求不要學我),做好資金管理,把資金集中到最確定的那一批標的身上,好公司會帶大家穿越迷霧。

就說這些,大家晚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