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新政陸續出臺,今年車市能否走出柳暗花明,還是空中花園!


汽車新政陸續出臺,今年車市能否走出柳暗花明,還是空中花園!

近幾日,各地汽車新政陸續出臺,有放寬限購的,有新增車牌數量的,也有正在醞釀出臺的免車輛購置稅,降免進出口汽車零配件關稅等等措施。今年的車市能否一掃19年的衰退跡象,能否為今年的保經濟增長再增加一個法碼!

首先,受到疫情居民收入不增長,不寬裕,如何實現買車換車!

拉動內需是保全年經濟增長目標的一項重要經濟工作任務。拉動內需,除了柴米油鹽醬醋茶以外,可選消費品家電、汽車等也重要的拉動內需手段。

拉動家電消費相對容易,但是要拉動汽車消費市場卻很難。首先購買一輛普通家庭型汽車至少需要花費6萬―15萬之間,偏偏今年又趕上疫情,企業紛紛倒閉、縮減產量,進出口貿易訂單被取消、被退後、被延遲,而且供應商和上下產業鏈的企業的破產倒閉,反過來又會影響其他企業,再反映到工廠員工,復工了卻又因為沒有活幹,不得不再次返鄉。總之,今年當老闆的,當員工的收入都會相對減少,今年日子不好過,口袋不富裕為啥要買車。

其次,購買汽車花費較大,車輛淘汰週期長,居民汽車擁有總量早已超負荷!

國內居民汽車擁有早已呈現超負荷狀態,之前不得不採取限購、限牌照、限單雙號出行,雖然政策方面可以陸續放開。但是,日益堵塞的交通,讓居民如何放心去夠買車輛,還是去購買添堵。如何加快汽車的淘汰週期,才是拉動汽車消費市場的潘多拉寶盒。一個普通家庭如果存10玩塊左右可能少則3-5年,多則7-8年,買回來一輛車之後除了上下班以外,基本上都不怎麼開出去,畢竟現在高鐵,飛機等交通工具也十分發達,開車?萬一高速公路上車子爆胎、拋錨、發生交通小事故怎麼辦!都是硬傷!所以,普通居民家庭買了車之後的活動也都在市內上下班、買菜購物,接送孩子,一般這樣的家庭用車行程消耗慢,車子放置10-8年的,基本上還跟新車一樣。

當下如何,打動他們再換新車呢!如果居民購買汽車4-5年後,強制報廢,或者以另一種方式強制報廢,評估舊車損耗程度來折價換新車。比如一輛新車買來上路花費了10萬,假設車主比較愛惜車,沒有出過車險,行程公里數也比較短,在5年強制報廢的政策下,由專業4S店給出專業評級,假設車輛當前價值為6萬,那麼車主只需要再花4萬購買新車,這樣既加快了新車換代週期,又可以為車主舊車換新車大大節省一大筆費用,對於原汽車品牌商來說,又牢牢抓住了長期的客戶,同時又鼓勵車主愛惜車,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又可以加快汽車的更新換代的週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