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學科學三個特點:啟蒙性、感官性和簡單性

管建祥著《幼兒科學教育》33:幼兒學科學三個特點:啟蒙性、感官性和簡單性

最近閱讀了一些幼兒科學教育方面的文章,發現有很多論述“幼兒學習科學的特點”方面的專題論述,儘管不同作者論述的側重點不一樣,都能從某些方面比較出了幼兒學習科學的獨特性。有些書還按照3-4歲、4-5歲、5-6歲等年齡段對幼兒進行分析。我稍稍比較了一下,發現兩個問題,一是年齡段之間有重疊,而是描述的內容不具有明顯的獨特性。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因為幼兒智力發展的程度和速度是不一樣的,很難進行準確的界定。看過以後,發現自己也很難記住這些描述。我不贊成把幼兒的發展劃分得太細,越細化越不科學,就像小數點一樣,要是具體情況,精確到小數點後一定位數即可,否則精確到小數點後的位數越多越不科學。我認為,3-6歲的幼兒,其學科學具有如下的特點:

一、啟蒙性

科學是揭示科學現象背後科學規律的科學。無論是多麼簡單的科學現象,其本後的科學道理,絕不會是幼兒能通過自己的自主學習得以解決的。幼兒必須在老師、家長或者其他懂科學的人員的引領、啟發和誘導等手段的作用下,才能學會觀察科學現象和理解科學現象背後的道理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幼兒的科學教育指出肯定是被動的,通過別人的幫助,才能慢慢學會分析科學、理解科學和實用科學的。所以,幼兒學習科學具有依賴性。這種依賴性有科學本身的科學性、幼兒本身的幼兒性和教育者的教育性共同決定的。切不可認為幼兒可以不在老師、家長和其他教育者的影響下,能夠主動學習科學的。

二、感官性

幼兒是需要通過自己的感官學習科學的。幼兒學習必須是能夠看到的,能夠摸到的,能夠聽到的,能夠嗅到的和能夠嚐到的。幼兒能夠感受的可能是食物、圖片、音頻和視頻等。那些幼兒不能直接或者間接通過感官感受的科學現象,不利於幼兒進行科學學習。有些裝置,還需要幼兒通過多種感官進行進行感受。“眼見為實”、“擺弄學科學”、“動手製作學科學”、“玩耍學科學”等等都是在充分地使用幼兒的感官。比如,通過觀察荷葉上的水珠;摸摸鐵、木塊、玻璃和塑料等不同材質的物體;聽敲碗、杯子、不滿等不同聲音;聞一聞醬油、醋、酒、豆油等不同液體;嚐嚐糖、食鹽和味精等味道等等。對於一些節目要知道幼兒記住先後順序等等。

三、簡單性

幼兒感受、理解簡單的關係,而且這些關係都是可以直接感受到的才行。比如搭積木的上下左右前後的結構關係;物體因為受地球引力而下落、玻璃杯因為碰撞而破碎的因果關係;小球在斜坡上滾下來時的下落高度和滾的距離長短的條件關係;描述科學現象和敘述科學實踐的時間順序和程序的先後關係等。這些關係必須儘可能是簡單、易懂、可視和可參與的。切不可以用結構複雜、關聯因素角度、背後道理不宜發現和理解的現象教育幼兒。有時一部分幼兒看似簡單、易懂和有趣的內容;對另一部分幼兒來說,可能就是複雜、較難和難以理解的,需要不斷進行改變的。簡單性要求指導幼兒學科學不可以速度過快,要給幼兒足夠的觀察、擺弄和思考的時間。而且要有耐心和恆心。要及時觀察幼兒的表現,時刻關注幼兒的關注點和興趣點在哪裡,以及有沒有有畏難情緒和成功的喜悅。要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因機施教和因情施策,及時鼓勵幼兒進步、好想法和好點子,適度進行點撥和提供幫助,就能提高幼兒科學教育的有效性。

將幼兒學科學的特點總結為啟蒙性、感官性和簡單性,有利於對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科學的科學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