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幅行草,有人說寫得好,也有說寫的一般,到底怎樣?

牛嵴柴夫


我從事書法創作多年,而且我主要是從事行草書創作工作,因此我認為自己有一定資格來點評這三幅行草書作品。三幅作品雖然是同一人完成(應該是柴夫先生吧),但三幅作品風格還不大一樣,我逐一概括點評如下:

1、第一幅字內容:袞袞馬頭塵,匆匆駒隙影耳,焉知此句之妙哉?人能真知此妙,則東坡所謂無事此靜坐,一日是兩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所得不已多乎?

一眼看過去就知道作者具備一定行草書基本功,法度還是有,佈局也算合理,疏朗有致,天地平齊。但整幅作品平淡無奇,波瀾不驚,沒有氣勢,沒有墨韻變化,不能算行草書作品,即便是看做行書,也嫌規矩了一些。這麼說吧,這幅作品只能是一副失敗的練習作品。

2、第二幅作品內容是:只謂一山翠,不知猶數重。朝來雲影處,更見兩三峰。

這幅作品比第一幅作品要好很多,起碼注意了墨韻和氣勢的變化,章法上也更加講究,整體感覺是一副有水平的行草條幅作品。但美中不足的是第一個字“只”和第一行最後一個字“猶”,寫法不對。還有,就是字的力度不夠,顯得有些陽剛不足,陰柔有餘。

3、第三幅字內容是:東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辛勤無此比,常有好容顏。我欲觀其人,晨去越河關。青松夾路生,白雲宿簷端。知我故來意,取琴為我彈。上弦驚別鶴,下弦操孤鸞。願留就君住,從今至歲寒。

這幅字是最成功的的一副作品,也可能因為我本人偏愛橫幅作品吧,我覺得這幅作品有氣勢,有力度,有墨韻變化,佈局規範合理,節奏變化很優美,在書寫上除“今”字草法有誤以外,可以稱得上法度森嚴。當然也有美中不足,就是這幅作品的長寬比不合乎中國書法一些墨守成規的東西,既非斗方,又非橫幅,有點四不像。這個問題應該是作者沒有計算好字數造成的。但瑕不掩瑜,仍不失為一副行草佳作!我給柴夫點個贊!

以上就是我對這三幅作品的膚淺點評,題主或各位看官如有不同意見可在評論區留言交流,我在那裡等著您。


永書101


都不錯,作為作品更喜歡中間一幅,它不象另外兩幅摹仿痕跡過重還未脫帖,而中間一幅加入了自己審美情趣,為作品添色不少!



蒼山書童









一葉小舟82704



清風124465795


我認為寫的一般。雖然我沒有深厚的寫字功夫,但是我有讀帖的習慣。我讀過米芾的手札、王鐸的作品集、還在手機上看過一些行草的帖。我認為此三副作品基本沒有臨習古人字跡的韻味,只是自己隨心所欲的發揮。上述我舉例的帖都是名帖,但是我在這三副作品中沒有看出任何古帖的韻味。寫好書法還實現要向古人學習,學習筆法、學習章法、學習書法的神韻。



贇飛的家園


請指正




海峰9736


此三幅行草,如出一輒,其基本功還有歷煉的空間。從整體感覺,缺乏書法日課的訓練,無帖法,無師承,想當然。每幅字,行氣不足,缺乏勢,字與字之間無呼應,每個字結字不穩,很浮很漂,筆力也很弱。應該講很難說是一幅書法作品,如果是名人所為,也就姑且為名人字論而已。

聊表鄙見,如有不妥,還望還涵。


麟開祥趾


總觀這三篇行草寫的都還不錯,寫得乾淨利索,在書寫中下了一定的功夫。每個字的運筆都很有力度。對於王羲之的字帖和孫過庭的書譜沒少臨了。整體來看中間一篇還是比較好的。從佈局上比較合理,天丶地丶左丶右都留有餘地。字裡行間比較舒朗,使人看了有清新感。但落款最後留得太小,應留有書者名及年月日加蓋章,比較圓滿。兩邊兩篇上下左右寫得太滿,好象吃飽了犯撐的感覺。字裡行間寫得太密,每行也分佈的欠缺。在行文中可疏可密,字可濃可淡,字可大可小,合理搭配,靈活多變,顯有生氣。裡面還有小字因漏掉,臨時補上顯得不協調。以上是自己的粗淺看法,不一定對,請包涵。


荷蘆塘


這三幅行草落款為同一人,但第一件寫得一般,第二個寫得較差,第三幅寫得較好。為什麼說中間那一件寫得不好?因為寫得很俗氣。什麼是俗氣?因為作者少臨書法經典字帖甚至不臨帖,以為字寫多了自然就練好了,錯!所以不臨帖或少臨字帖練出來的字就免不了一股俗氣。所以古人早說過書法百病可醫,惟俗難治。第三件行草書法書寫較流暢,草法中規合矩,行間自然,顯示出較深厚的書寫功力。這在時下書法界忽視傳統,誤解傳統,展覽體、醜書體、實用體流行之際,能寫成這樣合法的行草已經很不容易。當然,草書還可以寫得更放逸一點,更上一層樓。


王乃棟說書畫


有些評論真的看不懂,似乎頭頭是道,一條一條又一條……不就是寫個字嗎?如果你是想入書法圈,那何必在此白費力氣呢?拜個老師入個門派那就有了靠山了。如果不想趟書法江湖這個渾水,自己喜歡怎麼寫就怎麼寫,何必仰人鼻息!我就喜歡左邊那一幅,有人一定會說這是外行話;君不見中書協的將士們和二田的門下正在“戰猶酣”嗎?能有結果嗎?內鬥自古就有,又是“顏筋柳骨”趙媚,又是“館閣體”;非唯今日,以後還得鬥下去,永遠沒個頭。因為不鬥了,山頭沒有了,那些以此混飯吃的也就失業了。得利的永遠是那些干將們,小嘍囉永遠不過是炮灰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