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最近很多專業人士都說要做好防止房價暴跌的預案,房價跌了不是對普通百姓利好嗎?

鄂爾多斯最強音


從個人的角度來看,不能說所有的購房者都希望房價出現大幅度的下降,至少有相當一部分,剛需購房者做夢都是希望房價能夠下跌的。我們必須看到國內的房地產市場在過去的10~15年時間內,充當了社會資金的主要蓄水池,這個水池中至少囤積了相當一部分的資產如果期內房價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跌,會對社會其他經濟生產領域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我們看到當前美股的系統性下跌已經引發了全球系列的美元資產流動性風險。包括與美元直接掛鉤的黃金和石油外匯,以及大部分的債券證券市場都出現了大幅度的下跌。換位思考的話,短期內如果房地產市場也出現了不穩定的下跌,而當前又沒有可以承載房地產的新興蓄水池,就會產生金融動盪。


所以我們考慮問題的方面,必須要按照個人和國家以及全局的方式來思考。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國家當前積極的穩定當前的房地產市場,開始逐漸的去槓桿,而不是一瞬間把所有的問題都解決。就連前兩年一直在喊的房地產稅,到目前為止也始終是不見蹤跡,所以房地產市場目前改革的每一步都需要穩打穩走,包括當前的房價同樣如此。

有一個大的基本面的改變,我們必須要看到就是房價的黃金髮展10年週期已經過去了兩個,2018年開始房地產市場就開始脫離我說逐漸開始脫離金融投資屬性,在後續的發展週期中房價大概率會呈現出一個勻速下跌的趨勢,所以也不必著急房價的下跌在未來只是一個時間空間問題而已。


晴天財經閣


房價暴跌,你確定你買得起房子?

我經歷過2008年,不過那會我剛畢業,沒什麼錢,眼睜睜的看著房價跌一半,工資不可能漲,不被裁員就很不錯了,所以哪有機會抄底買房?

所以當時有機會抄底的就是中產階級,老闆,有錢人,他們買入了大量的房產,之後這些房子漲了五六倍。

所以,即便房價暴跌,最終的結果依然是貧富差距更大。

房價暴跌,會有更多的人失去房子

房價暴跌,會導致兩個結果:

一、房子價值低於房貸金額,繼續還貸不如重新買個新房子,這會導致很多人斷供,然後對銀行造成很大的衝擊。

二、房價暴跌,會導致很多人失業,因為房地產行業是大行業,帶動幾十個細分行業,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就不是幾千萬人的問題了。這是非常大的社會問題。

失業了,很多人會還不起貸款,然後還是斷供,然後銀行收房,自身也遭受至少是流動性的損失。如果想快速變現,也要打折處理給資產管理公司或者法院的拍賣系統。

所以普通人為什麼要希望房價大跌?2008年次貸危機,就是因為房價下跌,導致很多人斷供,然後引發了金融危機,普通人幾百萬失業,對他們有什麼好處嗎?並沒有。

中國政府非常明白,可以說正常人都明白,寧願讓房價不漲,橫在那,也不能暴跌。其實橫在那裡,用通脹去消化,就是陰跌的效果。

所以,普通人,別整天做不切實際的夢了,今年房價打折了,剛需有錢就上車,再等又錯過一輪。

做任何事,都要看到事物發展的本質和規律。我個人2018年上車,買了房之後漲了50%,那些沒買的同學現在可鬱悶了。一套房貴了好多錢啊。

投資就算了,幾年不漲還不如放銀行理財。


趙冰峰財經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現在房價高企,很多中低收入人群買不起房。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要想買得起房,得月收入超過3萬元。

如果房價下跌了,不是對普通購房者有好處嗎?是的。但是,房價下跌對哪些人沒有好處呢?

第一,房地產企業沒好處。潘石屹表示,房地產企業最多能夠承受的房價跌幅是20%;融創中國的孫宏斌表示,如果房價下跌30%,很多房地產企業都會倒閉。

如果把房地產企業看成一個工廠,他實際上就是不停的在吃進土地,建築房子。並不跟人一樣投資一個房子就不會投資了,總會高位接盤。所以,房價下跌他們最沒有好處。



第二,已經買房的人沒好處,尤其是還貸款買房的人。打個比方,如果你有房子,想要拿去賣,想高價還是低價?

尤其是一些買房子還要負擔高額房貸的人。房貸是需要支付利息的,首付也有機會成本。如果你貸款買房以後,現還了五年的貸款,房價還在原地踏步。你會不會哭?中國房產的自有率一直在85%~90%以上,說實話這還僅僅是居住地的房子。大家都知道很多人還在農村都有老宅子的,真正的無房戶很少。



第三,對政府收入沒好處。土地出讓金是政府的主要收入之一,2019年土地出讓金收入已經接近7萬億。土地出讓金以外,與土地出讓金有關的土地五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契稅、耕地佔用稅、土地增值稅,也高達1.925萬億。

實際上,通過本次新冠病毒疫情防疫,大家都看得出來,國家強大了我們的生活才有更好的保障。如果政府沒有錢,很多社會服務也會緊緊巴巴。


房價只有穩定了,我們才會有多的時間推動各種改革,讓我們實現平穩過渡。所以,應當推動房價穩定,爭取更多的時間。


暖心人社


房價暴跌,對普通老百姓來說,可並不一定是好事,雖然對沒買房的人來說,可能房價變便宜了,容易買到房子了。

但大家想一想,對於已經買房的老百姓來說呢?可能就並不一定是好事了,比如說一個300萬的房子。貸款還剩200萬,如果跌到只剩150萬了,那這個房子怎麼辦呢?要不要繼續還這個貸款呢?難道要拋給銀行嗎?給銀行之後又住在哪兒呢?

另外,房價真的如果下跌了,對於老百姓來說影響還有不少。不得不說,我們的經濟很大一部分是由房地產拉動的。那麼如果這個產業進入了蕭條。未來很多工作崗位可能就會失去。

舉個簡單的例子,工地上的農民工兄弟可能找工作就會更費勁了。本來各工地都在招工,工人是很搶手的,但是想象一下,如果房地產變得蕭條了,房地產企業沒人願意建房子了。那麼工人就會變多,而崗位變少。這些人可能會失去工作,或者工資變低。

那對於做裝修、涉及等房地產上下游產業鏈的人來說,工作可能也都會成為一個問題。在房價暴跌的情況下,也許工作就沒了,也許工資會下降。

所以,房價對我們最好的方式不是驟降,不能暴跌。而是先保持平穩。至少比我們工資要漲得慢一點,這樣等一等我們的工資,比如說我們工資翻了三倍了,房價只漲了1.5倍。這種情況其實對我們現在的經濟是更有利的,又能讓大家有更多的獲得感。


莫水宏觀經濟


公知誤國。房價建築成本僅僅佔房價的3%-15%,還屬於老百姓不能自己建的壟斷行業,為什麼就不能降低,年輕人都不能結婚,不敢生孩子了,難道這還不算誤國嗎?既得利益群體的代言人。利用房子這個道具,把國內改革財富被富人,間接獲利的貪官等人搜刮帶出國就是正常情況嗎?按照國外通行標準,六年工資買一套房,房地產利潤5%,自己算下合理價位該多少?有人買房後十幾年了都不住,都正常嗎?就是呵呵呵說的,把這些公知送美國去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電影創新研究


近期,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球市場大幅震盪,美聯儲更是直接祭出降息+寬鬆量化計劃。在這樣的背景下,外界十分關注我國宏觀政策將會如何應對。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談及此話題時表示,首先是要房地產穩住,防止房價暴跌,政府應該對此做好相關的預案。

對於普通人而言,房價下跌,普通的老百姓都能買得起房子,這不是一件好事嗎?為什麼專家們這麼害怕房價出現暴跌?這是因為在我國,如果要觸發金融危機,最大的概率就在於房地產行業,房價的暴跌,對於我國經濟的打擊是致命性的。

我國的房價之所以這麼高,很大的一個因素在於地價,如下圖所示系廈門市2017年土拍情況,地價除以可建面積得出來的樓面價,最低都達到了2萬元/平以上,高的已經達到3.6萬元一平以上,在算上建安成本、稅費、營銷成本、運營成本等等,低的開發商的成本估計要3萬元/平,高的開發商的成本要4萬一平。如果房價只是小幅下跌,開發商或許就是微利或小幅虧損,但房價如果是暴跌,那麼很多開發商此時賣也不是,不賣也不是。賣,必定鉅虧,影響到後續的其他樓盤的開發;不賣,沒有資金回籠,銀行的貸款利息還不上。

一旦大範圍的開發商出現資金鍊斷裂,最少會引起幾個連鎖:一是全國各地的樓盤紛紛出現爛尾樓,前期購買期房的投資者,資金打水漂;二是銀行不良貸款大增,如果數額達到一定的量,甚至可能出現銀行破產倒閉的可能性,而銀行倒閉會進一步影響到儲戶資金的安全;三是土拍市場遇冷,依靠土地財政的地方,財政收入大幅下降,財政收入不足以支付財政支出。而這些均會進一步延伸引發經濟危機。

所以說房價可以降,但是絕不能一下子狂降,否則的話,經濟撐不住,日本就是典型的案例,在日本房地產市場泡末爆發前,日本的GDP一度高達5萬億美元以上,佔到美國GDP比重的73%,但日本房市瞬間的泡沫爆裂引發的經濟危機,導致日本至今20幾年,經濟還在4萬多億美元中徘徊。

總結

其實對於2020年的房價走勢最近一段時間來都是學界內的熱議話題,不過大家更多的觀點偏向都是2020年上半年房地產受影響比較大,房價可能會小幅下跌。但展望下半年,樓市有望回暖。長期來看,難改房價上漲的態勢。


鯉行者


這一段時間,美股暴跌,讓全世界金融市場驚慌失措,也跟隨大幅下跌,這一點,許多人非常容易理解,股市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如果股市暴跌必然意味著實體經濟受到拖累,如果處理不好,經濟衰退距離不遠,

其實房地產與股市是相同的邏輯,房地產與股市一樣,都是金融資產,不同的是其他經濟大國,是以股市為主,股市市值大於房地產,所以注意力主要放在股市上,

但是中國與其他國家不同,房地產市值遠遠超過股市市值,這樣房地產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遠遠超過股市,這就出現了經濟上漲,股市橫盤的奇觀,但是同時又出現經濟增長,房價上漲的現象,

總之,在主要金融資產中,如果經濟增長,必然有至少一個金融資產市值增加,因為金融資產是財富的載體,經濟增長意味著財富增加,必須有金融資產同步增加,

既然房地產在中國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就得防止房價暴跌,這後果等同美股暴跌,對於居民來說,這會造成資產縮水,失業增加的後果,雖然房價下跌,但是更買不起房,


萬事皆空70


房價是絕對不能跌的,注意是不能跌,不是不會跌。因為房地產裡沉積了太多資金,一旦房價下跌,整個經濟都會奔潰,全民破產不是夢……

這裡說的下跌,是大幅度的,大面積的下跌,不是某個樓盤個別下丟。

就說有房貸的個人,其他也不是很瞭解。很多人不知道,房價是不能低於房貸的。房價下跌到一定程度,銀行是可以要求貸款者追加抵押物的(交錢也行)。如果你貸100萬,房價跌到50萬,銀行是可以交你再交50萬的,不然就要拍賣房子了……想想那時候,房子不值錢,銀行一屁股爛賬,個人奮鬥一輩子的房子被銀行收去,而銀行收來房子還賣不出去。


這時候只要微笑就好了


題:為什麼最近很多專業人士都說要做好防止房價暴跌的預案,房價跌了不是對普通百姓利好嗎?

答:

問題所述“專業人士都說做好防止房價暴跌的預案”,我的個人觀點是:

對於經濟發展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均會有相應預案,上層在樓市方面分別“暴漲”、“暴跌”等也均會有相關處置預案,這是極其正常的,不代表有什麼具體指向;

關於“房價跌了不是對普通老百姓利好嗎”這個問題,則是觀察問題的視角問題。房價正常範圍內的“下跌”或者“震盪”對老百姓自然是利好,也是上層樂見的態勢。但如果是“大跌”或者“暴跌”,對國家也好,對老百姓也罷,則都“是禍非福”。

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簡述觀點緣由如下:

一、關於“專業人士都說做好防止房價暴跌的預案”。

首先,我沒有看到有很多關於“專業人士說做好房價暴跌的預案”的說法。關於樓市,“喊漲”者有之,“叫跌”者有之。應該說這是因為角色不同、視角不同、出發點不同、利益點不同造成的。百家爭鳴,各述己見。這再正常不過了。

其次,經濟發展中,世界每個國家都會對比如“戰爭”、“地震”、“瘟疫”等各類不可預見的不可抗力因素有相關處置預案。在我們中國,在全球可以說“獨一無二”的制度優勢下,有各種預案,更具有無與倫比的執行力。這次新冠疫情的處置,更充分地證明了這一點。

第三,對樓市,無論“暴漲”還是“暴跌”,對國家宏觀經濟的影響都是巨大的,也是上層努力避免出現的現象。“房住不炒”、“穩地價、穩房價”、“建立房地產長效調控機制”即出於此目的。

所以,所謂“專業人士都說做好防止房價暴跌的預案”,即使有,也是極為正常的,並非指房價可能暴跌,沒有必要大驚小怪。

二、“房價跌了不是對普通老百姓利好嗎”的問題。

首先,房價跌對普通老百姓是利好無疑。

畢竟,目前全國整體房價水平已經不低,慣例認可的合理房價收入比為4-6,但我們從下圖《2019年上半年全國50個典型城市房價收入比排行榜》上可以看到,除了長沙接近正常範圍外,49個城市均明顯高於合理水平。

因此,房價跌對老百姓是利好的說法無疑是對的。

其次,正常的下跌對國家和百姓來說均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是全國性的“暴跌”並且“普跌”,則會對宏觀經濟的發展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

關於這一點,我在多篇文章中做過論述,在此不再多言,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我的歷史文章。

需要注意的是,我多次強調的是“暴跌”並且“普跌”會衝擊經濟,並直接影響我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讓我們普通百姓“更加買不起房”,而不是正常範圍內的“下跌”。

第三,受全球新冠疫情蔓延的影響,許多國家也出現了停課停工現象,必然對我國今年經濟發展三駕馬車中的“外貿”帶來一定衝擊,對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的全面復工及就業問題形成一定影響。

這關係著國家全面建設成為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關係著老百姓的生活穩定,關係著購房者在銀行住房貸款的正常供貸,也就關係著我國的金融安全穩定問題,進而衝擊經濟,使就業問題嚴重化。

因此,在老百姓就業問題未能確保穩定的經濟環境下,房價出現暴跌,更容易造成上述一系列嚴重問題。

總結:

題主所指“防止房價暴跌的預案”肯定是有,更是常規現象,無需特別關注;房價跌了對普通百姓是利好無疑,但“暴跌”與“普跌”則對國家、對百姓均是不可承受之重;同時可以相信,在我們國家強大的“政治自信”和“制度優勢”下,“暴漲”“暴跌”都不會出現。


樓市觀察新媒體


從目前來看,房價出現暴跌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雖然在我們中國的到了控制,但是國外現在正處於大規模爆發階段。當今世界已經是一個共同體了,無論對外貿易、文化交流、科技共享、宗教認同、軍事協作等等,所以國外出現大規模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規模爆發勢必對我國各方面都造成影響,即使我國採取有力的措施避免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國二次爆發,但是我們和國外那麼多的交流合作等都會受到影響。如果國外的疫情始終得不到有力的控制,那麼我國也絕不會獨善其身,必將受到嚴重的影響。

經濟需要合理適度的發展,過快容易造成通貨膨脹,導致金融危機;過慢就等於停滯不前,造成通貨緊縮,物價下跌,各行業沒有利潤,出現虧損,人員大量下崗失業,社會經濟一片蕭條。

因此,我們需要包括經濟建設在內的社會各個方面都需要合理有序的發展,否則人類就要面臨處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