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萬點暴跌後大市值股縮水比較

美股萬點暴跌後大市值股縮水比較

——Trump執政三年,道指打回原形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 董登新教授

美股24個交易日實現了“萬點暴跌”的初級目標,道瓊斯指數(DJIA)從2020年2月12日牛市巔峰最高點29568點一路暴跌,截止2020年3月18日(週三),道指最低抵達18917點,24個交易日道指累計下跌超過1萬點。這與我在2019年12月13日預測“2020年美股萬點暴跌”的結論是相吻合的。

當時我的預測是,“2020年美股最大風險:道瓊斯指數或將暴跌一萬點!A股是全球投資避風港。”我的意思有三層:第一,2020年美股牛市將終結;第二,美股牛熊一旦反轉,道指首先將毫無條件地暴跌1萬點,這只是進入本輪美股熊市的初級目標;第三,中國A股市場是國際資本的避風港灣。

在美股“萬點暴點”的初級目標實現後,我又及時作出了美股熊市週期及熊市底部的預測:本輪美股熊市週期大約為兩年左右;本輪熊市的“樂觀底”在12000點至15000點之間,“悲觀底”則在1萬點左右。

美國東部時間2020年3月23日(週一),道指最低抵達18213.65點,差點擊穿18000點的整數關口。此處正好是三年前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時的道指點位,三年後打回原形。這是十分巧合的事件!

2017年初,我曾評價美國股市的走勢:2016年下半年道指一直徘徊在18000點至19000點之間。按照傳統美股牛熊交替規則,這是本輪美股牛市終結的最佳“理論終點”,然而,當特朗普以“美國優先”的戰鬥口號奪取美國總統寶座後,美股在莫名的亢奮中又開啟了一輪全新的“特朗普後牛市行情”,這一輪“特朗普行情”硬生生地“補漲”了1萬點,從19000點附近暴漲至最高29568點,三年漲幅超過了50%!這是補漲牛,也是瘋牛!

因此,我在去年12月中旬斷定本輪美股“熊市暴動”初期將有萬點暴跌的風險,這是十分兇狠、生猛的報復性熊市,以致特朗普被迫“不擇手段”地救市。在美股暴跌的初期,特朗普一邊聲稱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少“是我的功勞”,另一邊卻又以抗疫的名義強逼美聯儲降息,為此,美聯儲很不情願地被迫決定一次性降息50個基點,結果,反而加速了美股暴跌進程。

當美股向著“萬點暴跌”方向快速邁進時,特朗普真的急了、慌了!他不僅逼迫美聯儲再次大幅降息100個基點,而且還祭出了大規模、無底線、無節制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這完全逆轉了世界市場的預期,投資者感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市場開始更加害怕和恐慌,歐美市場一片深綠色暴跌。美股一個月內竟然“四次熔斷”,確實令人匪夷所思!

過去三年間,特朗普一直以股市暴漲作為他的政績誇耀,本輪美股萬點暴跌,美國三大股指均已進入熊市通道;與此同時,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在短時間內迅猛暴增,截止美國東部時間3月25日2:20,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實時統計數據,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達到50206例,其中,606人死亡。當天,美國疫情最嚴重的紐約州確診病例升至25665例,較前一天增加近4800例。美國累計確診病例數直追意大利!為此,特朗普總統連任之旅可能要化作泡影。

在美股“萬點暴跌”的過程中,美國本土“大市值股”普遍縮水嚴重,其中,尤以石油、航空、銀行三大板塊為暴跌之最。我們選取了市值在500億美元以上的100家美國本土上市公司進行比較。

在100只大市值股中,僅有沃爾瑪(Walmart)和吉利德製藥(Gilead)兩隻個股不跌反漲,在本輪股市暴跌中,沃爾瑪創下128.08美元的歷史新高;吉利德製藥則從道指開始暴跌前的62.23美元漲至最高85.97美元。

除此之外,其餘大市值股普遍跌幅較大,跌幅超過45%的個股就有13只(見下表)。其中,波音從349.95美元跌至89美元,累計跌幅高達74.57%,排列第一位;第二大跌幅為特斯拉,從968.99美元跌至350.51美元,累計跌幅高達63.83%;第三大跌幅為花旗銀行,從83.11美元跌至32美元,累計跌幅為61.5%。如此短時間內、如此大幅度暴跌,這種現象曾在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發生過。

美國大市值股今年最大跌幅

美股萬點暴跌後大市值股縮水比較

注: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整理。

(一)石油板塊

石油股暴跌原因:由於新冠危機對經濟的影響擴大,石油需求急劇下滑,再加上歐佩克(OPEC)與德克薩斯州達成生產協議的後市悲觀,紐約原油價格從今年年初的60多美元/桶跌至最低20.52美元/桶附近,布倫特原油價格從今年年初的70多美元跌至目前最低觸及24.96美元/桶。石油行情跌至200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石油大市值股暴跌嚴重:雪佛龍今年股價從最高122.72美元跌至最低51.6美元,累計跌幅高達57.95%;埃克森美孚累計跌幅也高達56.24%。

此外,還有一些石油股為中小市值股,不大市值股之列,不過,它們暴跌更嚴重。比方,美國另外三家石油公司:墨菲石油、西方石油、康菲石油股價累計跌幅分別為84%、81%和68.96%。

(二)航空板塊

航空概念股暴跌的原因:主要是新冠疫情嚴重影響了人們出行,空運量大幅萎縮。

美國十大航空公司全是中小市值股,沒有大市值股。不過,同屬航空概念的波音和聯合技術(航空製造)累計跌幅分別高達74.57%和56.44%。

此外,美國十大航空公司股價累計下跌幅全部超過50%,其中,精神航空Spirit Airlines下跌85.24%,西空航空(Sky west)下跌84.1%,美聯航(United Airlines Holdings)下跌80.35%。

(三)銀行板塊

銀行股暴跌原因:美聯儲在一週之內兩次大幅降息,一次是50個基點,另一次是100個基點。

大市值銀行股跌幅排序分別為:花旗銀行累計跌幅為61.5%,富國銀行下跌52.46%,美國銀行下跌46.81%,JP摩根大通銀行下跌45.45%,運通卡下跌51.49%,萬事達卡下跌39.52%,維薩卡下跌34.72%。

此外,不少中小市值銀行股的跌幅也都在40%至60%之間。

(四)網絡明星股

微軟、蘋果、亞馬遜、谷歌C、谷歌A、阿里巴巴、臉書累計跌幅均超過25%,其中,臉書跌幅最大,為38.85%,谷歌與蘋果跌幅也分別超過30%。

除了上述四大板塊外,跌幅超過50%的大市值股還包括:聯合太平洋鐵路、耐克、家得寶(HOME DEPOT)、麥當勞、英偉達(nvidia)、繁德信息技術IT、賽富時(Salesforce雲計算)、美敦力(Medtronic手術治療)、IBM、高通(Qualcomm)。

相比之下,中概股走勢普遍強於美國本土上市公司。比方,阿里巴巴股價從231.14美元下跌至最低169.95美元,累計跌幅僅有26%,遠低於道指36%的跌幅;京東從45.34美元跌至最低32.7美元,累計跌幅為27.87%,同樣低於道指跌幅;網易從361美元跌至最低265.86美元,累計跌幅為26.35%,遠低於道指36%的跌幅。這次中概股與A股一樣“長臉”,股價相對抗跌,這給國際投資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與2011-2012年前後美國股市“做空中概股”的氛圍完全不同,這是中國上市公司不斷成長、成熟的必然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