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島多少錢算高工資?

喵星人_699


整個青島900萬人左右。

1、財政供養人員,包括公務員,事業編制人員,國企領導人員,退休公務員事業編制人員,國家數據是4%左右,但實際情況要大一些,按照少的,5%計算,有45萬人,這一幫子人,月收入(工資獎金補貼公積金等全部到手收入)一萬以上。

2、青島勞動力人口600萬左右,其中第二產業200萬左右,第三產業250萬左右,其他為第一產業。

3、第一產業人口,月收入過萬元的,按1%計,共有1.5萬人

第二產業的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月收入一萬元以上,占人口比例的10%左右,約為20萬人。

第三產業的人員,因個體等人員較多,月收入萬元的比例約在25%左右,大約為62.5萬人。

4、綜上,45+1.5+20+62.5共130萬人左右月收入在一萬或者以上。




青島哈哈哈


這是個痛苦的問題!

本人在青島工作四年,萬象城,萬達做過店長,海爾總部做過經理級小職工(我感覺海爾總部找人都是經理級,但實際也是小職員),自己開過店,妥妥的告訴你4-6k中游,6k以上就算高收入,當然青島掙大錢的肯定很多咱不提,只說平均。青島的消費水平不說大家也都懂。

想起朋友一句話:這幾年青島買房的絕大部分都是外地人,本地人除少數富二代拆二代及金字塔尖的那一撮人以外買不起房!雖然話有些誇張,但可見一斑



平凡老書蟲


總感覺青島的工資沒有多高,但是周邊很多人的工資卻很高。

機關事業單位的在編人員,每月拿到五六千,但是各種獎金待遇、住房公積金一算,月入萬元沒問題。

國企的朋友們工資也很高。海爾的一個親戚表示,在海爾有很多白領每年能拿到20萬以上。還有青島的幾個老牌子海信、澳柯瑪,管理層也不低。

銀行、房地產公司各個收入也令人羨慕,每月一兩萬元都是很正常的。

人家那麼有錢,看著自己每月乾巴巴的3000多元工資,真的不知道如何自處。

實際上,可能人的眼睛長在前面,就是需要向前看的。

青島市2019年公佈的社會平均工資並不高。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是7570元,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只有4336元。

這些工資是按照工資總額計算的,並不是每月到手工資。實際上包含了每月的社保、公積金個人部分以及個人所得稅,大家到手工資也就僅僅是85%左右。

青島市的平均工資水平比全國的平均水平還是略高一些的。2018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是6871.75元,私營單位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只有4131.5元。

所以,在青島市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每月到手工資超過6000元,就屬於高收入群體。如果是在私營單位,每月到手工資超過4000元就屬於高收入群體。


暖心人社


兩年之前,我根據國家出臺的相關數據,計算過稅後九千到一萬二的收入人數,不超過五萬人。

自覺挺有說服力,哪位大神認為有出入,敬請指教,順便討論個明白。

青島的房價,前兩年,在全國的排名是十到十二位。特點是周邊的房價也不便宜。這個有一個說法,每年往中心外擴延三里地。

青島剛剛出爐的城區數據,以市中心為圓奌,幅射二十六點一公里是主城繁化區城,僅比日本東京小四公里。買不起房依然是很堅定的事實。富二代,拆二代,可以有,主要是山西煤老闆,早一些時侯,後陝西神木部分老闆加入,海景房基本上是他們購買了。

青島物價比它所處全國位置而言,相對要高五個名次。感覺就十分明顯,物價高,收入低。但這不耽誤火熱的夏天哈啤酒,擼串。有錢沒錢也得亂趕一番集,大不了貴貨少吃口,熱鬧是一定要湊的。

非常經典的臺詞,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還是閻老西的話更經典,哈啤酒這個事,你哈你的,我哈我的。他說的是涮羊肉火鍋。借來套用。就說這幾句。


秋歌988


我們公司是北京央企過來派駐的一個全資子公司,座標西海岸新區,新人入職最低職員到手也有5000元。

青島本地其實工資水平並不高,也就是5000左右的水平。現在青島市大力招商引資,外地來的企業由於青島當地消費水平不低,所以工資都不會開的太低。

要說多少算高工資的話,我說最低得10000。

可以做一個計算,青島房價現在一萬五,一般人月供得個4000--5000,吃喝拉撒怎麼也得2000,這兩塊加起來就得6000--7000了。所以工資一萬的話,能讓你在青島穩定並安家下來。低於一萬,除非家裡有錢,不然很難在青島安家落戶。





熱點象限


青島這兩年由於峰會等大活動的開展,著實帶動了青島房地產的發展,青島總得來說消費不低,什麼都挺貴的。

青島的高收入人群是不少,但是大多數人的工資水平還是出於比較低的狀態,大概3~6k,所以說10k以上差不多全是高收入人群裡,也能相對過的舒服一些。

想在青島立足,一定得把我機會好好發展。相信不就得你就是高收入群裡的一員!




青漂小七


青島“高薪”

作為一個從小在青島長大的人,如今的我也踏入社會開始工作,就我這個年齡段來說,多數的工資是4-6K,如果要說是高工資,那肯定是1W以上才可以說自己工資還行(普通人觀點)。

青島房價這幾年漲的比較快,不管是市區還是郊區的人都苦不堪言,外來的大老闆太多,把房價都炒起來了,如果就工薪階層而言的高工資大概是1W多起步吧,多數普通人還是4-7K的水平。

雖然賺的不是特別多,但青島絕對是個最適宜居住的地方。


共享人才


一萬三左右。


曾慶水


不知道呢,我是南京人,只是這幾天在青島旅遊的。

說一些我這幾天的所見所聞,你去感受一下青島的收入水平吧。

青島好像被東北人佔領了,在青島這兩天基本沒聽到當地的山東話,聽到說山東話的都是和我們一樣明顯是遊客。但是東北人很好客,有點和南京人一樣南京話叫是噠,但是有一點不好,青島的東北人很愛吹牛。昨天在青島的公交車上和孩子聊青島啤酒(傍晚去永紅源喝啤酒的路上),一個東北人搭訕說半個月後才到啤酒節,我說沒事,隨便去喝點就行,他跟著說要一千多(我以為一頓飯)我說不算貴,我帶老婆孩子在南京一頓飯三百左右算是很平常的所以他說一千多我沒覺得不能接受,他跟著來了句一杯啤酒一千多!我愣了,當時真的愣了,不知道青島啤酒節是不是真的一杯啤酒一千多?不過昨晚在永紅源(啤酒二廠對面)那家店的消費水平對我來說真的不貴!喝啤酒吃海鮮一家三口只花了四百九(同樣的菜差不多檔次的店在南京至少需要六百以上,還沒有這麼好的啤酒喝),能比較的一個汽蒸海鮮鍋才88,這份量的在南京需要299左右,昨天一高興吃了兩鍋!多寶魚南京的外婆人家是99(一斤左右的清蒸),這家是燒烤的68一斤,昨天弄了條兩斤四兩多點的,第一次吃到這麼大的多寶魚。最主要的是啤酒真的很好!

然後東北人後面的搭話我有點反感,吹牛有點吹過了!說青島有很多豪車,是我們沒見過的,說青島有很多的保時捷卡宴,一年保養就要幾十萬是我們用不起的!我只是笑笑,他連說了幾遍後我有點反感了回了他一句沒你想的那麼貴,光是保養一年五千就足夠了。

說真的我的車不是豪車,但卡宴在南京真的不稀奇,我家那的小區裡就三四輛,單位同事有兩個是開的卡宴,在青島已經兩天了,但我在青島和黃島這兩天來真沒看到卡宴!路上的豪車真的很少,在南京工薪階層開寶馬3系和奔馳C級的很多很多(這個級別的落地也就三十五萬以內),我的收入(單工資收入年薪十三萬左右),單位同事之間車的價位普遍的是二三十萬左右的車,我偏愛股票投資開的是榮威,在同事之間車算是差的了。這兩天來在青島路上看到的青島本地車90%都是落地十二萬以內的車,寶馬奔馳比例比較低,奧迪有不少但車齡都是偏長。在青島路上車齡十年以上的老車和五萬左右的新車比例還是蠻高的。如果排除攀比(在南京汽車上的消費攀比心理不是多重),用路上行駛的私家車來看,青島的大多數人年收入水平可能在五六萬左右。如果年收入十二萬以上的人群多,路上奔馳C級寶馬3系或者奧迪A4的比例應該是很高的,但我這兩天只是偶爾看到這一級別的車。青島的高收入人群有,但可能兩極分化好像比較嚴重,路上行駛的Q5或者寶馬五系這一級別的車明顯比三系高很多。

單從路上行駛的車來看,青島年薪十到二十萬的人群比例很低,兩極分化嚴重,大多數人月收入應該低於五千,實際到手三千多塊錢月收入及以下的人群比例應該很高(超80%)

今天在青島的所見我非常生氣,特意補充一點

今天是青島旅遊的第四天(原計劃是玩三天),由於很生氣我明早就回南京。我只想問一點,北方人是不是非常勢利眼狗眼看人低?或者說明白點,是不是東北人狗眼看人低?我第一次在網上用這樣的語氣說話,請路過的原諒!

今天早上從酒店下樓準備出去玩,孩子在電梯上按的-1樓,我們一家三口穿的休閒點,都是涼拖短褲和汗衫,一個穿著闆闆正正的東北人手上提著筆記本包,教訓我孩子別亂按電梯那不是出去的樓層,我跟他說我知道,我們就是去負一樓,他卻堵我一句負一樓是停車場不是你們這種人去的地方!東北人就是這樣的狗眼看人低的?

可笑的是下到停車場時他的車就停在我車旁邊,一輛十年以上的破捷達,他低著頭上車走了。以後麻煩這種東北人的狗眼亮一點,不談車的好壞,我們一家三口雖然只是短褲汗衫,孩子按電梯的那隻手上的女士手錶就可以換你那樣的幾輛破車!這隻表是我上個月才在德基廣場買給孩子的十週歲生日禮物,當時開玩笑叫他愛惜帶現在小,手腕小自己帶,以後娶老婆留給老婆帶,這隻表我當時買就花了十三萬六(歐米茄 星座 金色)!這隻表就可以換輛新捷達還帶拐彎,別說你那破車停我車旁我還沒閒難看了!

我非常喜歡青島這座城市,但這裡的東北人我真的非常反感!以後狗眼看人低時擦亮你的狗眼!開個破車別以為自己已經達到了人生的巔峰!


光頭老大51014380


90年,座標青島,工作5年,16年的時候腦子一抽在青島買了套二手房,意外趕上青島最後一次大漲價之前。18年腦子又一抽,牙一咬,跟朋友借的錢,在我對象的老家威海又買了一套。現在每個月房貸五千,沒有車貸,沒有結婚沒有孩子,這是現在的生活狀態。

工資每個月15k-20k,去年用了一年時間把買第二套房子借的饑荒還上,今年又在攢錢準備結婚,感覺每天都是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感覺身邊的朋友都差不多,沒有特別累,也沒有特別舒服,就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