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島瑤臺”因為遠離岸邊沒有毀於大火,卻毀於小火


“蓬島瑤臺”因為遠離岸邊沒有毀於大火,卻毀於小火


“蓬島瑤臺”因為遠離岸邊沒有毀於大火,卻毀於小火


“蓬島瑤臺”因為遠離岸邊沒有毀於大火,卻毀於小火

無所不能的秦始皇在海上找了三個月,沒找到自己的目標蓬萊仙島。不得不讓方士徐福率領500童男500童女,代表自己再去找。徐福一去不復返。

雄才大略的漢武大帝晚年也多次讓人去海上尋找蓬萊仙島,也終於沒有任何結果。偉大的詩人李白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中無奈地說:“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雍正也想求仙,但他比秦皇漢武都要聰明的多,乾脆讓工匠在圓明園裡為自己修一座湖,取徐福代秦始皇海上求仙之意,命名為福海。在這座邊長約為600米的正方形福海中心,建了方丈、蓬萊、瀛洲大小三座小島,島上又建築了仙山樓閣。

當時這個湖的大小是怎麼確定的不得而知了,但根據現代的研究和測量發現,人的眼睛所能看清的極限距離是200米。也就是說,從任何一個岸邊看蓬島瑤臺的距離都超過了200米,因此在岸邊看過去都是朦朦朧朧的,充滿了神秘感。

乾隆御詩《蓬島瑤臺》,精彩地描述了這裡的景色。序言:“海中作大小三島,仿李思訓畫意,為仙山樓閣之狀。岧岧亭亭,望之若金堂五所、玉樓十二也。真妄一如,小大一如,能知此是三壺方丈,便可半升鐺內煮江山。”詩文:“名葩綽約草葳蕤,隱映仙家白玉墀。天上畫圖懸日月,水中樓閣浸琉璃。鷺拳淨沼波翻雪,燕賀新巢棟有芝。海外方蓬原宇內,祖龍鞭石竟奚為?”

蓬島瑤臺結構和佈局根據古代畫家李思訓的“仙山樓閣”畫設計;宮門3間,正殿7間,殿前東列暢襟樓,西列神洲三島,東偏殿為隨安室,西偏殿為日日平安報好音;東南面有一渡橋,可通東島,島上建有瀛海仙山小亭;西北面有一曲橋,可通北島,島上建殿宇3間。

蓬島瑤臺中的大島象徵著蓬萊神山,在蓬島瑤臺大島的西北和東南的小島則象徵著方丈和瀛洲另外兩座神山,東南島上還建有一座六方亭,島上堆有大量山石,還有許多御刻石,這些石頭中有部分至今還保留著。

在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攻佔圓明園時,因當時園內沒有可供使用的船隻,蓬島瑤臺未被毀壞,但到了1870年蓬島瑤臺卻發生一場意外火災,由於此時岸邊仍然沒有可用船隻,蓬島瑤臺最終被焚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