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技術:肉雞的細菌性傳染病(大腸桿菌)

養雞技術:肉雞的細菌性傳染病(大腸桿菌)

大腸桿菌病

大腸桿菌病是由某些致病性血清型大腸桿菌引起的不同類型疾病的總稱。其特徵是引起心包炎、肝周炎、氣囊炎、腹膜炎、輸卵管炎、滑膜炎、大腸桿菌性肉芽腫、敗血症等病變。這種病的病原屬腸道桿菌科埃希氏菌屬的大腸埃希氏桿菌,簡稱大腸桿菌。

養雞技術:肉雞的細菌性傳染病(大腸桿菌)

【流行特點】

大腸桿菌病是一種條件性疾病,在衛生條件好的雞場,本病造成的損失很小,但在衛生條件差、通風不良、飼養管理不善的雞場,可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養雞技術:肉雞的細菌性傳染病(大腸桿菌)

腸道中的大腸桿菌隨糞便排出體外,汙染周圍環境、墊料、飼料、水源和空氣,當雞的抵抗力降低時,就會侵害機體引起大腸桿菌病。消化道、呼吸道是常見的感染門戶。環境不衛生、通風不良、溼度過低或過高、過冷、過熱或溫差大、飼養密度過大、飼料黴變、球蟲感染等都能促進這種病的發生。

養雞技術:肉雞的細菌性傳染病(大腸桿菌)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夏季節多發,肉用仔雞易感染,蛋雞有一定的抵抗力。此外,本病常繼發或併發慢性呼吸道病、禽流感等疾病,而且在發病上具有相互促進作用,如繼發或併發感染,則死亡率升高。

養雞技術:肉雞的細菌性傳染病(大腸桿菌)

【症狀】

由於大腸桿菌侵害的部位不同,在臨床上表現的症狀也不一.樣。但共同症狀表現為精神沉鬱、食慾下降、羽毛粗亂、消瘦。侵害呼吸道後會出現呼吸困難,黏膜發紺。

養雞技術:肉雞的細菌性傳染病(大腸桿菌)

侵害消化道後會出現腹瀉,排綠色或黃綠色稀便。侵害關節後表現為跗關節或指關節腫大,在關節的附近有大小不一的水泡或膿皰,病雞跛行。 侵害眼時,眼前房蓄膿,有黃白色的滲出物。侵害大腦時,出現神經症狀,表現為頭頸震顫。皮炎型大腸桿菌病表現為在皮膚的表面有黃白色的結痴或出血。

養雞技術:肉雞的細菌性傳染病(大腸桿菌)

【病理變化】

(1)大腸桿菌敗血症,病雞突然死亡,皮膚、肌肉瘀血,呈紫黑色。肝臟腫大,呈紫紅色或銅綠色,肝臟表面散佈白色的小壞死灶。腸黏膜瀰漫性充血、出血,整個腸管呈紫色。心臟體積增大,心肌變薄,心包腔充滿大量淡黃色液體。腎臟體積腫大,呈紫紅色。肺臟出血、水腫。

養雞技術:肉雞的細菌性傳染病(大腸桿菌)

(2)肝周炎肝臟腫大,肝臟表面有一層黃白色的纖維蛋白附著。肝臟變形,質地變硬,表面有許多大小不一的壞死點。脾臟腫大,呈紫紅色。嚴重者肝臟滲出的纖維蛋白與胸壁、心臟、胃腸道粘連。

養雞技術:肉雞的細菌性傳染病(大腸桿菌)

(3) 氣囊炎多侵害胸氣囊。表現為氣囊混濁,氣囊壁增厚,氣囊不透明,氣囊內有黏稠的黃色乾酪樣分泌物。

養雞技術:肉雞的細菌性傳染病(大腸桿菌)

(4)纖維素性心包炎 表現為心包膜混濁,增厚,心包腔中有膿性分泌物,心包膜及心外膜上有纖維蛋白附著,呈黃白色。嚴重者,心包膜與心外膜粘連。

養雞技術:肉雞的細菌性傳染病(大腸桿菌)

(5) 關節炎多見於跗關節和指關節,表現為關節腫大,關節腔中有纖維蛋白滲出或有混濁的關節液。

養雞技術:肉雞的細菌性傳染病(大腸桿菌)

(6)全眼球炎 單側或雙側眼腫脹,有乾酪樣滲出物,眼結膜潮紅,嚴重者失明。

養雞技術:肉雞的細菌性傳染病(大腸桿菌)

【預防】

大腸桿菌病是條件性致病菌引起的一種疾病, 本病的發生與外界各種應激因素有關,防制的原則首先應該改善飼養環境條件,加強對雞群的飼養管理,改善雞舍的通風條件,認真落實雞場衛生防疫措施,控制支原體等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養雞技術:肉雞的細菌性傳染病(大腸桿菌)

(1)抗生素類 新黴素、安普黴素、強力黴素、氟苯尼考等拌料或飲水,連用4~ 5天:頭孢類藥物也有較好的治療效果。0.01% ~ 0.02%氟甲碸黴素拌料,連用3 ~ 5天。

(2)喹諾酮類環丙沙量0.01%飲水, 連用4~ 5天。

養雞技術:肉雞的細菌性傳染病(大腸桿菌)

如果想了解更多養雞技術視頻,請在抖音關注-三星斜月畜牧養殖!有任何養雞問題及疾病問題請給我留言或私信我!

想學習更多養雞技術,請點擊下方鏈接購買內部專業養雞教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