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史(古今全球女性觀察)

女史1

很久很久以前,華夏先民遷徙到了亞洲的最東邊。有一個美麗的酋長叫女媧。找到了一片富裕的林地,指揮著先民定居下來。人性的弱點為懶惰。作為有遠見的女性酋長,自然不能容忍族民懶惰。用鞭子監工就理所當然。所以後世的人們就有了女媧娘娘“揮鞭造人”的傳說,又因為身材瘦削,懲戒人民,形象陰毒,所以後世又傳說她是“蛇身人面”。

在文字史出現以前,人們流行口述史。且這些歷史多為女性口述傳播。早期人類對火焰的崇拜和對食物的依賴,都來自大自然的恩賜。有些女性被安排在家細心的照顧火焰,部落中出現了一個職業叫“巫師”,也叫“祝”。她的兒子也會繼承她的職位叫“覡(西)”。她們的使命是:感謝上天賜予的食物和火焰。收穫或勝利時,便點起篝火,繞圈歌舞。男人們巡視自己的領地,有時候會和臨近的部落產生摩擦,為了獵物常常傷及人命。為了報仇,特別是優秀的獵人被寄予厚望,他們成為“獵頭者”。以砍下敵對部落的人頭為功勞。獵頭者砍下更多的人頭,被認為是最榮耀的男人。會特別受女性的喜愛。同族內的姐妹會和男人們結婚,我們後世稱為“血緣婚”。血緣婚是近親繁殖。同族內的男女從小青梅竹馬,成人後結婚有一個很大的隱患:就是選擇範圍小,審美疲勞,即使他們也和別人的妻子偷情,依然避免不了擇偶範圍小,審美疲勞。人類喜新厭舊的習性,使得獵頭們有搶奪其他部落女性的動機。開始他們和其他部落的女性進行野合,然後各回各家,產生了“野合婚”。野合婚產生了一些額外的優質人口。人口多了便需要開疆拓土。同時,一些劣勢部落,懼怕武力,便尋找外交途徑。他們進貢自己部落的女子,並配上嫁妝。2個部落便結成了同盟或者合併。部落之間的“群婚制”得以形成。

群婚制度中,女性的母權力是不低於男權的。母親的生育不是因為男性,是因為人的肉體死亡後,會變成靈魂。靈魂重生,進入母親的肚子裡,便產生孩子。因此母親是通神靈的。母親到了生育的年齡便使用“招魂術”,因為處女可能阻擋靈魂進入母親體內。所以母親需要男人為她打開身體。口述史記載:“女登”在華山之陽遇神龍而生“炎帝”。“附寶”在郊野之中而生“黃帝”。“女樞”見白虹貫日而生“顓頊(專需)”。“女節”見大星而生“少皞(浩)”。“華胥”踩到了巨人的腳印而生“伏羲”。“姜源”吞鳥蛋而生“后稷(記)”

男性在母親的保護下,發揮了自己的智慧。有燧氏發現了“鑽木取火”,“倉頡造字”,“神農氏嘗百草”。母親們安居樂業,黃帝的妻子“嫘祖”教會大家養蠶,鄰村有個醜女叫“嫫母”。她會紡織,黃帝便娶了她,“醜妻多賢惠”。嫫母不單教會大家紡織,還發現了鏡子。以前女人們都在河水裡梳頭照面。嫫母上山磨石,無意中磨出了一面鏡子。看著鏡子裡的自己,不禁感嘆。辛虧黃帝是個好丈夫,鼓勵她,為女性們找到了鏡子。但還有一個大問題橫亙在眼前——每到梅雨季節,有洪水猛獸摧毀房屋和農田。

“堯(姚)帝”為洪水殫精竭慮,苦思冥想也沒有一個好辦法。盟友部落有個優秀青年叫“舜(順)”,善於團結,智慧出眾,孝順父母。堯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他,並考察他。娥皇,女英統領軍隊。“祝融”掌管火祭。堯交完軍權後便南下巡視。舜的新一代領導班子,一面要協調一致,另一面就是治水。

女史(古今全球女性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