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深入瞭解蘇軾的人生和詩詞,有哪些好書推薦?分別講什麼?

美文小白


林語堂的《蘇東坡傳》

1、《蘇東坡傳》是林語堂最得意的作品,中國現代長篇傳記開標立範之作。歷來也被文學界推崇為人物傳記寫作的典範性作品,激情澎湃,文字優雅,對傳主的刻畫精緻入微,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蘇東坡傳》有4卷28章。第1卷寫蘇東坡的童年和青年時代,第2卷寫他的壯年時期,第3卷寫他的成熟階段,第4卷寫他被迫害後的流放生涯。本書對蘇東坡的超人才能及政治生活、文學生活等作了生動的描述和評價。

2、康震的《康震評說蘇東坡》

康震是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這本書是他在中央電視臺10頻道《百家講壇》所講《蘇軾》的基礎上增訂潤色而成。書中對一代詩人蘇軾那千迴百轉、跌宕起伏的傳奇一生進行了精彩的講述。

3、餘秋雨的《蘇東坡突圍》

《蘇東坡突圍》是《餘秋雨文集》中的一篇,蘇東坡山居筆記因“烏臺詩案”被貶官之後,他的政敵、私敵甚至一些潑皮無賴都一哄而上,對他的人格進行無恥的誹謗攻擊,東坡先生像一個被敵人圍困在狹小空間的戰士,忍受著精神與肉體的巨大痛苦進行突圍。

一個倒了黴的大學者、大詩人,就像一面鏡子,一下子照出了那麼多的妖魔鬼怪,有那麼多醜惡的靈魂顯影,反倒襯托出被誹謗者的高風亮節。

王水照的《蘇軾傳》

《蘇軾傳》將蘇軾一生的經歷與他一生璀璨的作品互為編織,那感人肺腑的詩詞後面是一段段鮮為人知的故事,而詩詞則是詩人人生榮辱的心跡袒露。詩文與生命經歷互為註解,使讀者於詩詞中讀傳記,於傳記中解讀蘇詞、蘇詩、蘇文。

5、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主辦的《中國蘇軾研究》

《中國蘇軾研究(第4輯)》收錄了"蘇軾與黃庭堅的交往略述"、"蘇東坡的常州情緣"、"蘇詩輯佚中的一些問題"等等文章,對蘇軾做一個全方位的研究。蘇軾的文學觀點和歐陽修一脈相承,但更強調文學的獨創性、表現力和藝術價值。

他的文學思想強調“有為而作”,崇尚自然,擺脫束縛,“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蘇軾在詩、文、詞、書、畫等方面,在才俊輩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極的成就。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文學和藝術天才。



靈魂有書香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竹杖芒鞋,吟嘯徐行於中國大地上的東坡居士。

詩人余光中說:“如想要選擇一個人一同旅行,我不選李白,因為他不負責任;不選杜甫,因為他太悲苦。蘇東坡倒是一個值得同行的人,因為他是一個有趣味的人。”

這或許,就是無數人喜愛蘇東坡的原因了。千年之後,人們喜愛他,相信,再過千年,他依然魅力依舊。

法國一家媒體評選1000—2000年世界十大人物,蘇東坡位列其中,成為唯一入選的中國人。千年來,無數英雄豪傑在歷史的天空中寫下了自己的名字。可是,能夠讓具有浪漫情懷的法國人認可的,也僅蘇東坡一人。足見,蘇東坡的魅力。

在中國眾多的文人裡,蘇東坡的詩和詞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是,卻是很多人的最愛,最接地氣、最富有人情味的。看到月亮,你會情不自禁吟誦起“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詞句;練習書法,他的《寒食帖》又堪稱精品;提到美食,又會讓人想起令人垂涎三尺的“東坡肉”。可以說,蘇東坡就是這樣一個讓後人念念不忘,給後世帶來許多寶貴精神,提到他,嘴角露出敬意微笑的這樣一個人。

1、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蘇東坡》

可以說是史上最全面、最走心的有關蘇東坡的文藝作品。本片共分六集,分別為《雪泥鴻爪》、《一蓑煙雨》、《大江東去》、《成竹在胸》、《千古遺愛》、《南渡北歸》,每集30分鐘。全面介紹了蘇東坡坎坷的傳奇一生,並從文學藝術性,生平軼事,人物性格命運,美食情感等方面,多層面、多角度,來解讀蘇東坡的生命感悟,人生歷程。探討蘇東坡對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產生的深遠影響。

2、林語堂《蘇東坡傳》

《蘇東坡傳》是林語堂最得意的作品,中國現代長篇傳記開標立範之作。歷來也被文學界推崇為人物傳記寫作的典範性作品,激情澎湃,文字優雅,對傳主的刻畫精緻入微,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蘇東坡傳》有4卷28章。第1卷寫蘇東坡的童年和青年時代,第2卷寫他的壯年時期,第3卷寫他的成熟階段,第4卷寫他被迫害後的流放生涯。本書對蘇東坡的超人才能及政治生活、文學生活等作了生動的描述和評價。

3、康震《康震評說蘇東坡》

這本書在中央電視臺10頻道《百家講壇》所講《蘇軾》的基礎上增訂潤色而成。書中對一代詩人蘇軾那千迴百轉、跌宕起伏的傳奇一生進行了精彩的講述。

4、餘秋雨的《蘇東坡突圍》

蘇東坡山居筆記因“烏臺詩案”被貶官之後,他的政敵、私敵甚至一些潑皮無賴都一哄而上,對他的人格進行無恥的誹謗攻擊,東坡先生像一個被敵人圍困在狹小空間的戰士,忍受著精神與肉體的巨大痛苦進行突圍。

一個倒了黴的大學者、大詩人,就像一面鏡子,一下子照出了那麼多的妖魔鬼怪,有那麼多醜惡的靈魂顯影,反倒襯托出被誹謗者的高風亮節。

5、王水照的《蘇軾傳》

《蘇軾傳》將蘇軾一生的經歷與他一生璀璨的作品互為編織,那感人肺腑的詩詞後面是一段段鮮為人知的故事,而詩詞則是詩人人生榮辱的心跡袒露。詩文與生命經歷互為註解,使讀者於詩詞中讀傳記,於傳記中解讀蘇詞、蘇詩、蘇文。

6、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主辦的《中國蘇軾研究》

《中國蘇軾研究(第4輯)》收錄了"蘇軾與黃庭堅的交往略述"、"蘇東坡的常州情緣"、"蘇詩輯佚中的一些問題"等等文章,對蘇軾做一個全方位的研究。蘇軾的文學觀點和歐陽修一脈相承,但更強調文學的獨創性、表現力和藝術價值。

7、《蘇軾年譜》

自1998年2月出版後,深受學界關注,並榮獲第四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2003年重印,作者撰寫了“重印後記”,將其最新補正文字付於全書之末。此次重印,重新設計了封面。現在市面能夠買到的是2013年3月第3次印刷版本。

8、《放逐與迴歸》

立足於北宋的歷史背景,從政治、經濟、軍事等多角度書寫了以蘇東坡為首的北宋文人風骨。本書以紀傳體間雜紀事本末體的手法,編織了上承公元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下啟公元1127年靖康之恥的幾乎整個北宋歷史脈絡,史料詳盡、考據嚴謹、文化底蘊厚重。在對蘇東坡的描寫與發闡方面,作者繼承並提升了前人的論述,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高度,具有相當的史料和人文價值。

本書以蘇東坡的人生命運為主線,以北宋時代的人文歷史為橫軸,以上自屈原、陶潛、李白、杜甫,下至千年之後作者、讀者的中國知識分子的命運為縱軸,群像式地展現了他與其同時代人范仲淹、歐陽修、梅堯臣、蘇轍、曾鞏、王安石、司馬光、“蘇門四學士”等的悲歡。氣勢恢宏、架構精密,全面立體地呈現了蘇東坡所處的北宋中後期時代氣象。正如書名“放逐與迴歸”所示,歷史共振著他們的命運琴絃,也折射出了宋代士大夫的精神風貌,還原了以蘇東坡為主的這一時代人物的絕代風流。

9、聶作平《蘇東坡遊轉》

新銳作家,侃讀書做官的人生大風景,奇文怪筆,寫攜紅顏遊天下的大散文。

宋朝是銀色的,素雅的。那些穿行在權力鬥爭和詩酒文化中的宋朝人,離我們已經非常淡遠了,現代人能否像古人一樣自足地生活?能否像蘇東坡一樣揹負著生存壓力仍在素雅的生命裡打坐呢?蘇東坡是宋朝第一玩家,探尋他的詩酒版圖和愛恨旅跡,我們將在無法對話的地方找到精彩的人生對話。

一個充滿近現代氣質的時代,偉大的宋詞伴隨著北宋的煙雲。那時,無以計數的文化大師先後出沒於宋朝的天幕。

詩酒—方塊字寫就的詩和五穀雜糧釀造的酒,這是古老中國最具神奇力量的兩種尤物。西方也有詩,西方也有酒,但西方的詩與酒永遠不可能像東方這樣融會貫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蘇東坡的詩酒版圖裡,他擁有比大宋更廣闊的江山。

10、《士氣文心•蘇軾文化人格與文藝思想》

對宋代文豪蘇軾的文化人格與文藝思想做了全面深入的探討,分析了其文化人格的形成原因和其各要素之間的關係,同時又系統地剖析了他的文化人格對他文藝思想的各種影響,以及這種文藝思想各個層面的表現形式,是一部學術含量很高的研究專著。資料詳實,分析透闢,論證嚴密,結論穩妥,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11、王水照、朱剛《蘇軾評傳》

在詩詞、散文、書畫等各文藝領域堪稱一代典範的蘇軾,在哲學、美學、史學、政治以及人生修養諸方面也曾發表許多精闢之見,而且其間條理貫通,自成一家之學。

從一個思想者的角度追蹤這位文化巨人豐富的精神景觀,並注重考察其思想產生的社會背景,其對於宋代乃至整部中國文化史的意義,及其在陶鑄我們民族、尤其是知識分子的文化人格方面所起的作用。相比於單純的文學家的蘇軾,思想者的蘇軾或許更切近他留在中國人心目中的那個形象:竹杖芒鞋,吟嘯徐行於中國大地上的東坡居士。

12、東方龍吟《解讀蘇東坡》

常說“人生如夢”的蘇軾是個愛做夢的人,據不完全統計,“夢”字在 他詩文中共出現738次。

13、《道家思想與蘇軾美學》

本書並不是面面俱到地羅列蘇軾的美學理論見解,而是緊密結合蘇軾的審美創造實踐,機敏地從道家思想與蘇軾美學思想的關係這一切面入手,竭力理清蘇軾美學思想的主軸,再探求道家思想在其美學思想中的主要體現。全書高屋建瓴,首先論述了道家特別是莊學在中國美學史上的特殊地位、蘇軾的人生哲學及其如何以審美態度對待社會人生和萬事萬物,從而有力地說明道家思想已滲透到蘇軾的血液裡、俏髓中,進而體現到他的創作和美學理論上。

14、張亞新《文人的理想品格:從陶淵明到蘇軾》

人間有味是清歡。以高文化品位為內涵,從文化的特定視角來重新解讀(而非直接面對)某些重大的歷史或文化主題,特意選擇那些人們普遍感興趣即茶餘飯後可供談資的歷史事件或人物作為題材,以確鑿的史料為根基,用新的視角或現代意識,採取富有文采、生動流暢的散文筆法和圖文並茂的形式,對其進行歷史闡釋和文化反思,折射出某些文化精神。

15、鄭芳祥《出處生死》

該書以蘇軾貶謫嶺南時期的文學作品為主,著重探討了蘇軾、蘇轍以及門人秦觀、黃庭堅等對出處死生這一永恆的話題,夾敘夾議,言之有據,末附《蘇軾嶺南時期研究論著知見目錄》(1949—2002),可為治蘇軾研究、宋代文學者參考。

16、文鵬《蘇軾詩詞藝術論》

作者從八十年代起陸續發表的有關蘇軾論文,既想探索絕世全才蘇軾所創造的文化世界的底蘊,也熱心追究後人心目中各具面目的蘇東坡,傳記作者自然會在自己的勞作中融注進主觀理念和個性。

17、張毅《蘇軾與朱熹》

從另外一個角度、另外一種眼光、另外一種筆調審視、描畫歷史的意義和價值。在對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研究中,人們更多關注的是他們的思想、學說、著作、經歷和政績,而很少對他們的心態做認真的分析和描述。這種缺陷無疑給歷史文化留下了一行空白。歷史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人類的心靈史,如何用清新脫俗的筆墨描述出人類心靈發展的軌跡,也許正是新一代學者需要擔負的工作。

他的文學思想強調“有為而作”,崇尚自然,擺脫束縛,“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蘇軾在詩、文、詞、書、畫等方面,在才俊輩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極的成就。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文學和藝術天才。

他是一個遼遠的象徵,一個讓我們念念不忘的奇蹟。激越的華彩,低迴的憂鬱,如果不是熱愛生活,我們很難理解,為什麼蘇東坡在狼狽不堪的日子仍活得一絲不苟。

他使我們相信,人來到世上不是為了被打敗的。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你聴


跟著林語堂,愛上蘇東坡

 

他是秉性不改樂天派、是悲天憫人道德家,是散文作家、新派畫家,是偉大書法家、釀酒實驗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他還是詩人。所有這些其實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全部。

蘇軾1037年生於眉州眉山,1056年進士及第,授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判官。因與新黨觀念不符發生摩擦,於1097年被貶儋州,1101年去世。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他較中國其他詩人更具多面性才華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尤其花甲之年被貶海南島至死不渝,該一高尚氣節尤其值得後世文人傳頌學習。

讀林語堂《蘇東坡傳》吧,一定能最深刻打動你。

本書原用英語寫成,後被譯成中文。蘇軾雖名聞天下,仕途卻歷盡艱辛,屢遭迫害,但終不改樂觀天性;他一生融儒、釋、道於一體,詩、文、詞、書、畫俱在才俊輩出之有宋一代登峰造極;他較中國其他文人更具有天才多面性、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其人格精神所體現進取、正直、慈悲與曠達,千年來始終閃耀在中國歷史星空。多虧了先生學貫中西、妙筆生花,生生將一位偉大文學家、政治家、書畫家一生娓娓道來,同時也將一位性格鮮明、多才多藝、形象飽滿、可敬可愛蘇東坡清晰地呈現世人眼前。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譚菜根0972


看破人生路,萬事轉頭空

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

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

欲弔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

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

——《西江月·平山堂》

這首詩是為懷念恩師歐陽修所作。

十年前,蘇軾和恩師把酒言歡,不料此次聚會竟成永訣,次年恩師就仙逝了。而這十年中,自己官場坎坷,嚐遍人間冷暖。作者撫今追昔,感慨歲月蹉跎、遭遇坎坷、人生如夢。

人生要想過得去,惟有看破得失,看淡功名利祿,才能坦然面對挫折,笑看自己的人生。


言辭溺愛


推薦一下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吧,另外還有東坡本人的作品集,相信不會令你失望的。


王德軍的家國情懷


林語堂先生的《千古風流蘇東坡》 講蘇東波的成長史,政治生涯以及家庭生活,對了解蘇東坡很有幫助。


棒棒冰1983


《蘇東坡傳》《蘇東坡突圍》


用戶雲水禪心12535


林語堂的《蘇東坡傳》值得一讀,寫了蘇軾跌宕起伏的一生。


精神食糧餵養者


深入瞭解蘇軾,宜先讀其傳記。較好的傳記有:

1,王水照《蘇軾傳稿》(中華書局)

2,王水照等《蘇軾傳》(天津人民出版社)

3,曾棗莊《三蘇評傳》(上海書店)

4,林語堂《蘇東坡傳》(多種譯本)

5,莫礪鋒《漫話東坡》(鳳凰出版社)

傳記也引用不少蘇軾詩文,宜細讀。

深入瞭解蘇軾,更要讀其著作,較好蘇軾詩文集有下列幾種。

選集類:

1,王水照《蘇軾選集》(上海古籍)

2,陳邇冬《蘇軾詩選》(人民文學)

3,陳邇冬《蘇東坡詩詞選》(人民文學)

4,龍榆生《唐宋名家詞選》(上海古籍)

全集類:

1,黃任軻等點校淸馮應榴《蘇軾詩集合注》(上海古籍)

2,孔凡禮點校清王文浩《蘇軾詩集》(中華書局)

3,孔凡禮點校明茅維《蘇軾文集》(中華書局)

4,《蘇東坡全集》(中國書店,影印1936年世界書局本,白本)

5,《蘇軾全集》(上海古籍,白本)

6,《東坡詩,山谷詩》(嶽麓書社,白本)

7,《東坡樂府箋》(龍榆生,上海古籍)

8,《蘇軾全集校注》(河北人民)

上列書目中,白本是指只有原文,不帶任何註解的本子。

一般讀者,不作專門研究,傳記類可選讀王水照林語堂莫礪鋒的書即可,選集類以王水照,龍榆生書最佳,全集類以上海古籍《蘇軾詩集合注》,中華書局《蘇軾文集》最合適。王水照,曾棗莊,孔凡禮都是目前國內蘇軾研究的頂級專家,其著作代表了當前蘇軾研究的最高水平。古人云,取法乎上,僅得乎中。當然要看他們的書,特別是王水照的書。

《蘇軾全集校注》,用現代漢語作注,便於閱讀。但卷帙浩繁,二十巨冊,價三千餘元,顯然不宜一般讀者購置閱讀。有經濟實力的人也不妨購上一套,也堪作傳家之寶。

讀了上面的這些書你就會知道“王安石三難蘇學士“純屬小說家言,就會知道“蘇軾只會寫詩不懂政治“是何等荒謬!與朋友交流關於蘇軾的問題時,你就有底氣了!





學而時


補充學而時老師

孔凡禮《蘇軾年譜》中華書局

山本和義《蘇軾論考》張劍譯,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蘇洵《嘉佑集箋註》上海古籍

蘇澈《欒城集》上海古籍

朱剛《蘇軾十講》上海三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