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手引體向上是什麼樣的身體素質,一萬個人中有幾個人做得到?

不平凡53


單手引體向上其實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饋出一個人的身體素質,但是這個反饋不是絕對的,這就是自重訓練和器械訓練的最大區別了。

器械訓練反應的是絕對力量,你能臥推100KG那麼你的力量就是100KG,但是你能做1個單臂引體向上,至少從字面上我無法判斷你究竟有多強的力量,如果你只有60KG甚至更輕,那麼在通過大概為期1年的自重訓練後,就可以輕鬆的完成“單臂引體向上”這個技巧了,但是如果你的體重是80KG以上甚至是100KG的話,那麼你想要做一個“單臂引體向上”需要付出的努力可就不是通過1年2年的訓練可以達成的了,這將是一個長期而艱鉅的任務。

所以說“單臂引體向上”這個技巧並不是說通過“1萬個人中有幾個人能夠做到”這樣的方式去衡量的,而是要通過自身體重來衡量,比如“體重80KG以上的健身者中,有多少能夠做單臂引體向上的?”。這才是這個動作真正的炫技姿勢~☺

另外很多人認為體重比較重的人不適合自重健身,其實這是一個誤區,主要是現在國內大部分健身者在增肌的同時還會追求減脂,所以會把很多精力放在體重控制上,而單純追求增肌的健身者又更多的喜歡孤立器械練習,所以給人的感覺好像能做單臂引體向上的人都不太重,而體重比較大的人基本都不能做單臂引體向上。

其實如果一路循序漸進的訓練過來,80KG以上的體重也是可以做到單臂引體向上的,只不過這其中需要付出的努力,會比體重輕的人多出不知道多少倍來,所以這項神技的訓練最主要的還是堅持和不懈的努力,畢竟一個小瘦猴做單臂引體向上的視覺衝擊,遠遠比不上一個大怪獸做單臂引體向上那麼恐怖不是麼?

上圖是怪物卡利(KALI MUSCLE)體重220斤,可以做35個引體向上。


200斤的老王



揚劍出鞘


不是很難,練就是了。

覺得難是你一開始就否定了自己,因為單手引體看天賦,有天賦就快,沒天賦就慢,慢的兩三年練成。百分之99的人不會花兩三年的時間去練單手引體這一個動作,而剩下百分之一中又有百分之99的人半途會放棄。

剩下的終歸會成功,我斷斷續續用了三年,還不算前面有十多個引體向上的基礎。


冬泳之家


單手引體向上的難度一萬個人可能都沒人能做,如果說十萬分之一倒差不多。


單手引體向上雖然難,被譽為街頭健身五大神技之一,但,按照目前的國內街頭健身水平來看,這只是入門級別的。

想練會單手引體向上,那最低需要20個標準引體向上,注意這20個引體向上需要控制好身體,不要晃,不要借力,並且需要做全程。

在能完成這個基礎訓練後,那就是單手引體向上專項訓練,雖然網上訓練方法很多,不管是弓箭手引體向上還是彈力帶輔助單手引體向上,都是一個原理——“偏重”。

單手引體向上最重要的就是肩膀啟動(也是最難的地方),也就是“沉肩+拉動”,只要學會這一步,那就只需要提升拉力肌群的力量就可以完成單手引體向上了。



因此不管是弓箭手引體向上還是彈力帶輔助,都是需要先單側啟動,單側手用不上力了另一隻手才出力。

比較推薦的力量訓練是負重引體向上練習,相對其他訓練方式,負重對力量來得更加直接。


單手引體向上雖然是萬中無一的動作,但,只要堅持,普通人也是完成的。


街頭健身大飛


單手引體向上是什麼樣的身體素質,一萬個人中有幾個人做得到?單手引體向上,是一項難度極大的訓練動作,一萬個人,難有一個人能做到。


單手引體向上,是引體向上訓練的一個極致動作,需要極強的肩背力量、臂力,以及核心力量,如果要做單手引體向上,建議訓練者先做好引體向上訓練,並保證能做標準引體向上動作20個以上。


做好引體向上動作,並保證足夠的訓練次數同時,還應多做胸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肩背、核心等訓練動作,並有意識訓練身體的整體協調性。前期的單手引體向上訓練,可以從單手輔助訓練開始,在單手上拉時,另一隻手抓住上拉手的手腕,藉助力量上拉。


單手引體向上訓練前期,一隻手上拉時,另一隻手也可藉助彈力繩上拉;能夠輔助上拉一定次數以後,比如10次以上,可以嘗試反手單臂引體(手心朝裡)動作;反手單臂引體訓練一定次數以後,可再嘗試正手單臂引體(手心朝外)動作。


滄海人間


一萬個人裡面只有一個人能做到單手引體向上,這當然是我瞎猜的嘿嘿,這個動作的難度因人而異。

我見過一個很矮很瘦,全身幾乎沒有肌肉的人做過這個動作,這說明單手引體向上這類自重動作,體重越輕難度越小。


如果你身高不超170,體重不過120,那經過鍛鍊,你可以在半年之類完成這個動作。

但是如果你身高180以上,體重180以上,你可能再怎麼練也做不了這個動作。



單手引體向上在做的時候,先做單手懸吊,能懸吊15秒之後,再做抓腕引體,抓的位置逐漸往肩膀上移,直至完成單手引體。

要注意的是,不要採取正手方式,一般建議採取橫手或者反手方式。


強硬健身,


核心怪E


在以前單手引體向上號稱為街健的五大神技之一,可想而知其有多難。儘管現在因為網絡的發達,看到了不少人能做單手引體向上。

但這並不意味著單手引體向上就變簡單了。把範圍擴大到全國,乃至全球,網絡上展示單手引體向上的那點人,就真的不算多少。所以說,不僅僅是一萬,甚至是十萬,或者更多人中才能有一人做到。

而且不要說單手引體向上,經常有聽說很多人連雙手引體向上都做不了幾個,甚至一個都做不了。


【完成單手引體向上的難度】

要完成單手引體向上,對肱二頭肌、前臂肌群、三角肌、背部肌群和核心肌群都有很高的要求。這個動作需要肱二頭肌和前臂肌群和背部肌群發出強大的力量突破體重帶來的阻力。

同時,還需要背部肌群、肩部肌群和核心肌群穩定身體。這樣,才能被順利拉動。

由於是單手做引體向上,所以,一隻手要承受標準引體向上兩隻手因體重帶來的壓力。單手空中固定性不行,所以需要更多的額外力量維持身體穩定。

而且,相對於雙手,單手對抓握力的要求大很多,對腕部、肘部和肩部三處關節的壓力也很大。需要能穩定住身體,方能使勁正常,完成單手引體向上。

【體重是制約能否完成單手引體向上的一個重要因素】

儘管目前網絡上出現能完成單手引體向上的人不少,但細心的人能發現多數是體重比較輕的街健愛好者。這個國外的體重大的街健達人多點,比如力量巨獸瓦蒂姆和街健冠軍丹尼爾斯,體重就不算輕。


體重輕,需要的相對力量就小,即肌肉克服體重帶來阻力的能力。很多瘦子只要稍微鍛鍊下肌肉發力,就能輕鬆完成單手引體向上。

而體重大的,如80公斤、100公斤以上的,想完成一個單手引體向上,對相對力量的要求就很高。必須經過長時間非常刻苦的訓練,方有可能達成目標。這也是為什麼很少看到練健美的做雙手引體向上的原因,更遑論單手引體向上了。

從這可以看出,體型正常,甚至健壯的能完成單手引體向上的人真的不多。

【完成單手引體向上的訓練方案】

1、能輕鬆完成雙手引體向上。要想輕鬆完成單手引體向上,首先要能輕鬆完成雙手引體向上。


2、手指引體向上。通過用手指做引體向上,增加雙手抓握力。

3、毛巾或繩索輔助引體向上。一隻手抓住輔助物,通過藉助毛巾或繩索,讓體重帶來的壓力偏向一側,以增加做引體向上那隻手的鍛鍊強度,並逐步適應單手發力的感覺。


4、反向單臂引體向上。發力手臂反手握槓,輔助手臂正手握槓。從下巴過槓的頂部姿勢開始,放開輔助手臂,發力手臂反手繃緊肌肉,通過抵抗逐步下降的張力,增強手臂拉力。

5、靜態抓握訓練。因為在做引體向上的過程中,鎖住身體姿勢的肘部,在三個角度最需要力量(肘部儘量收攏時,即下巴過槓時;肘部成90°,即動作完成一半時;肘部輕微收攏時,即剛從靜止狀態開始拉昇時),所以利用靜態抓握,從這三個角度刺激手臂肌肉,以增強力量。



這三個角度,需要發力手臂反手握住單槓,鬆開輔助手臂,並用力握拳。在此三個角度的靜態抓握練習,每個角度,手臂和全身用力肌群都應儘可能繃緊。並保持足夠長的時間。

6、嘗試做標準單手引體向上。能順利完成前面幾項的準備訓練,就可以嘗試做標準的單手引體向上。


【小結】

能完成單手引體向上的人很少,這需要比較大的相對力量,並受體重因素的影響其難度。所以,能否完成單手引體向上因人而異,快的半年,慢的要數年時間,方能成功。


特殊人類研究所Boss


單手引體向上代表了上肢拉力的極致,十萬分之一的水平!

引體向上大家都很熟悉,它是鍛鍊上肢拉力肌群的動作,主要刺激背闊肌為主的背部肌群和肱二頭肌為主的手臂屈肌肌群。

雖然引體向上對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是比較困難的,但在它之上還有單手引體向上這個變態級的動作存在。

這個動作從雙手改為單手,提升的難度並不是兩倍,而是很多倍!如果不經過努力刻苦的訓練是無法完成它的。


在十年前,這個動作在網上都是很少見到的,更不用說是現實生活當中了。而這些年由於街頭健身等自重健身方式的普及,大多數愛好者努力的去訓練,導致了這個動作變得更加普遍。在一些街健組織當中能夠完成單手引體向上的人是比較多的。

但這不代表這個動作簡單了,其實再難的動作只要努力訓練都會被實現。以前只可能在奧運體操運動員表演的動作,現在很多業餘愛好者都能夠經過訓練而練成。



所以,如果想要練成單手引體向上,只要努力就能實現!

瞭解更多健身知識請關注“大囚自重健身”


大囚自重健身


這個動作對普通人而言,可能一萬個裡面沒有幾個人能做到,在通過一定針對性練習後,應該百分比會顯著提高,比如,訓練水平較高的男子體操運動員,只要稍加練習,能做到的不在少數。

其他朋友也提到,這是一個街頭耍酷的必備良技,它確實能體現出超人一等的力量和協調性!


運動健康與科學


說難不難,比俄挺簡單,這個幾年沒怎麼針對性去訓練,剛剛試了一下,左手上不去,右手6個,五大神技可以說除了俄挺其他沒什麼難度,我這幾年除了雙力臂啥都沒練的,就俄挺不會,其他還好,單手上杆也沒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