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種植、收穫、儲藏中植調劑的選擇——提高產量,抑制出芽

作為一個甘肅人,每當被人問到家鄉有什麼特產時,我們都會很幽默地回答,定西三寶"洋芋、土豆、馬鈴薯"。他們都會思考一段時間然後,誒。。。這不是同一種東西嗎?而如今馬鈴薯已經成為我們主要的食材,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食用方法,如我們經常炒著吃,煮著吃,刷火鍋吃,洋芋攪團,想想都口水直流。馬鈴薯在種植和儲藏中遇到很多問題,尤其是在聯合國提出馬鈴薯主食化後,如何提高馬鈴薯產量成為重點。但是還有一個困擾著世界人的難題就是馬鈴薯在儲存過程中的發芽問題。在我記憶中小時候經常被母親叫去,到窖裡面掏發芽的馬鈴薯,然後強迫地剝掉新發的芽。隨著時代的進步,調節植物生長髮育的農藥出現了,這些問題得到了初步解決。相較於其他作物,馬鈴薯在市面上登記的植物生長調節劑種類和數量就少了很多。我們還是將他們總結歸納,這不僅僅對農民使用,而且可能是農資行業一個潛在商機的分析。

一、市面上登記於馬鈴薯使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

我們對市面上登記在馬鈴薯的植物生長調節劑進行了統計分析,發現現在使用在馬鈴薯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主要有39種,其中單劑37種,混劑2種。它們分別是赤黴酸20種、氯苯胺靈7種、敵草快5種、吲哚丁酸1種、抑芽丹1種、氯化血紅素1種、氯化膽鹼1種、甲哌鎓1種、幾丁聚糖·氯化膽鹼1種、硝鈉·萘乙酸1種(圖1)。統計發現市面主要流行的是使用在馬鈴薯種薯上的赤黴酸最多,其次是使用在收穫期的敵草快,還有使用在馬鈴薯儲藏期的氯苯胺靈。相較於玉米和小麥(我們前兩期統計的結果),馬鈴薯的植物生長調節劑比較單一,並且使用時期很有特色。


馬鈴薯種植、收穫、儲藏中植調劑的選擇——提高產量,抑制出芽

馬鈴薯生長調節劑種類(圖1)

二、馬鈴薯植物生長調劑的功能

如何在馬鈴薯生育期合理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就需要對這些植物生長調節劑功能分析。現在市面上登記於馬鈴薯植物生長調節劑功能如下。

  • 赤黴酸:打破馬鈴薯塊莖芽眼的休眠,促進馬鈴薯細胞分裂生長,根系生長,葉片擴大。
  • 氯苯胺靈:破壞馬鈴薯塊莖芽眼,頂芽優勢,抑制馬鈴薯發芽趨勢。
  • 敵草快:一種滅生性殺蟲劑,用於馬鈴薯收穫前10-15天加快馬鈴薯綠葉枯萎,方便收穫,對馬鈴薯根莖無不良影響。
  • 吲哚丁酸:誘導馬鈴薯根原基分化,快速開根,加速馬鈴薯根系生長和發育,增加根系數量和側根長度,有利於馬鈴薯塊莖形成,顯著提高移栽成活率和抗逆性,增加產量,提高品質。
  • 抑芽丹:馬鈴薯收穫前10-15天使用,阻止馬鈴薯細胞分裂,抑制馬鈴薯生長,加速植株枯萎,方便收穫。
  • 氯化血紅素:促進馬鈴薯細胞原生質流動、提高細胞活力、加速馬鈴薯植株的生長髮育、促根壯苗、增強抗逆性等。
  • 氯化膽鹼:提高馬鈴薯光合作用,促進碳水化合物向馬鈴薯塊莖運輸,增加碳水化合物的積累。啟動馬鈴薯根原基早萌發,促使塊根、塊莖提早膨大,增加大、中塊根塊莖的比率,可提高產量。
  • 甲哌鎓:促進馬鈴薯生長髮育,提高光合作用,調節碳水化合物向馬鈴薯塊莖運輸,提高馬鈴薯產量和品質。
  • 幾丁聚糖·氯化膽鹼:啟動馬鈴薯根原基早萌發,促使塊根、塊莖提早膨大,增加大、中塊根塊莖的比率,提高產量。
  • 硝鈉·萘乙酸:
    促進馬鈴薯生長髮育,調節養分的分配,使馬鈴薯植株生長健壯,增強光合作用,提高產量。

三、馬鈴薯生育期可以使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

我們根據馬鈴薯從種植到儲藏中的生長髮育,將馬鈴薯生育期劃分為種子、發芽期、幼苗期、塊莖形成期、塊莖增長期、澱粉積累期、收穫期、塊莖休眠期,這8個時期。但是在馬鈴薯種植和儲藏中如何選擇植物生長調節劑是一個很大的難題,這裡我們對馬鈴薯生長髮育期植物生長調劑歸納總結,如圖2。

  • 種子:在馬鈴薯種薯播種後,我們要馬鈴薯快速從芽眼中生長出根和芽,這時候我們可以使用赤黴酸打破馬鈴薯塊莖芽眼的休眠,促進馬鈴薯細胞分裂生長,然後可以使用硝鈉·萘乙酸調節養分的分配,使馬鈴薯植株生長健壯。
  • 發芽期:馬鈴薯塊莖地下部分紮根,地上部分從地裡長出幼苗。這個時期沒有登記的藥劑,主要由於其在生長在種子使用赤黴酸處理,並且這個時期週期比較短,馬鈴薯只能利用自身儲存的養分生長髮育。
  • 幼苗期:馬鈴薯出苗後地上部分開始生長髮育,營養生長加快,花芽分化開始,當在生長點看見花蕾時。這個時期可以使用氯化血紅素和硝鈉·萘乙酸,促進馬鈴薯植株的生長髮育、促根壯苗、提高光合作用,增強抗逆性。
  • 塊莖形成期:看見花蕾後,地下根莖的頂端相繼膨大形成小小的塊莖。這個時期可以使用吲哚丁酸、氯化血紅素、氯化膽鹼、幾丁聚糖·氯化膽鹼等,促進馬鈴薯根原基分化,增加根系數量,提高馬鈴薯塊莖形成,提高光合作用和光合產物的向下運輸。
  • 塊莖增長期:從馬鈴薯塊莖形成至開花末期塊莖停止生長。這個時期可以使用
    甲哌鎓促進馬鈴薯生長髮育,提高光合作用,調節碳水化合物向馬鈴薯塊莖運輸,提高馬鈴薯產量和品質。
  • 澱粉積累期:馬鈴薯塊莖停止生長,並且地上部分也開始衰老,莖基部開始老化變黑,最後枯萎死亡。這個時期沒有可以使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主要原因是植物已經完成生長繁殖,進入衰老期,整個植物開始系統性死亡,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不能提高產量。
  • 收穫期:馬鈴薯成熟後就需要機械收割,但是這個時候還有部分馬鈴薯地上部分沒有枯萎死亡,這個時候可以使用滅生性除草劑敵草快或抑芽丹噴霧,加快馬鈴薯綠地上部分枯萎,方便器械收穫。
  • 塊莖休眠期:收穫的馬鈴薯就要儲藏,但是在馬鈴薯的儲藏中會經常自己度過休眠期,芽眼發芽,造成馬鈴薯在儲藏過程帶來很大的不便。這個時候可以使用氯苯胺靈破壞馬鈴薯塊莖芽眼,頂芽優勢,抑制馬鈴薯發芽趨勢。


馬鈴薯種植、收穫、儲藏中植調劑的選擇——提高產量,抑制出芽

馬鈴薯生長、發育、收穫、儲藏期植物生長調節劑選擇(圖2)

四、總結

市面上登記用於馬鈴薯種植和儲藏的植物生長調節劑有39種,基本上集中在種子處理、收穫和儲藏中。由於馬鈴薯的經濟部位是地下的塊莖,植物生長調節就需要調控植物營養物質向下運輸。並且馬鈴薯在種植時期要細胞分裂素打破種子休眠,加快種薯芽眼芽的萌發。馬鈴薯儲藏中出芽問題是主要影響馬鈴薯品質的問題,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抑制馬鈴薯發芽,延長休眠期。我們對馬鈴薯植物生長調節劑分類,並且與馬鈴薯生長、發育、收穫、儲藏相結合,製作了一張選擇圖(圖3),方便人們選擇合理的植物生長調節劑。.


馬鈴薯種植、收穫、儲藏中植調劑的選擇——提高產量,抑制出芽

馬鈴薯生長、發育、收穫、儲藏對應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圖3)

總之,調控馬鈴薯生長髮育的植物生長調節劑比較少,都集中在成熟期之後,如收穫、儲藏和種植。我認為農藥生產企業可以加大在馬鈴薯營養生長期植物調節劑的登記,可以有更多植物生長調節劑在更多生長時期增加馬鈴薯產量。

以上僅為我個人建議,希望對您有用。如有錯誤,請批評指正!

我是@小五植保科普小課堂,一個關注農業害蟲防治策略的人。我會定期發佈一些農業害蟲基礎知識,希望對您有用。如有需要,請關注我,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