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航海家(排名)?你怎麼看?

王超行俠仗義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約1451~1506),Christopher Columbus ( Cristóbal Colón)生於意大利熱那亞,卒於西班牙巴利亞多利德 Valladolid。一生從事航海活動。先後4次出海遠航發現了美洲大陸,開闢了橫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證明了大地球形說的正確性。促進了舊大陸與新大陸的聯繫。

斐迪南·麥哲倫

麥哲倫(全名費迪南德·麥哲倫,葡萄牙語:Fernão de Magalhães;西班牙語:Fernando de Magallanes,1480年春天-1521年4月27日),葡萄牙人,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險。1519年-1521年率領船隊首次環航地球,死於菲律賓的部族衝突中。雖然他沒有親自環球,他船上的水手在他死後繼續向西航行,回到歐洲。

達·伽馬

葡萄牙航海家,從歐洲繞好望角到印度航海路線的開拓者。生於葡萄牙錫尼什,卒於印度科欽。青年時代參加過葡萄牙與西班牙的戰爭 ,後到葡宮廷任職 。1497年7月8日受葡萄牙國王派遣,率船從里斯本出發,尋找通向印度的海上航路,船經加那利群島,繞好望角,經莫桑比克等地,於1498年5月20日到達印度西南部卡利卡特 。同年秋離開印度,於1499年9月9日回到里斯本。伽馬通航印度,促進了歐亞貿易的發展。

巴爾託洛梅烏·迪亞士

巴爾託洛梅烏·迪亞士(Bartholmeu Dias,約1450—1500年5月24日),為葡萄牙著名的航海家,於1488年春天最早探險至非洲最南端好望角的莫塞爾灣,為後來另一位葡萄牙航海探險家瓦斯科·達·伽馬開闢通往印度的新航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鄭和

鄭和出生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原名:馬三寶。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軍隊進攻雲南。馬三保10歲,被擄入明營,被閹割成太監,之後進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難之變中,馬三保在河北鄭州(在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鄭州)為燕王朱棣立下戰功。永樂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認為馬姓不能登三寶殿,因此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三保鄭姓,改名為和,任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宣德六年(1431年)欽封鄭和為三保太監。

亨利王子

亨利王子的全名是唐·阿方索·恩裡克,葡萄牙親王。因設立航海學校、獎勵航海事業而被稱為“航海者”。他自幼沉靜踏實,喜好鑽研,專心致志於既定目標。他確信,地球上尚有許多未知的大陸等待人們去發現。於是,一個宏大的設想在他的腦海裡初步形成。他認定,葡萄牙歷史上一個新的時代即將開始。自休達返國後,恩裡克便一心一意地投身於航海事業。在他的支持下,葡萄牙船隊在非洲西海岸至幾內亞一帶。

詹姆斯·庫克

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1728年10月27日-1779年2月14日),英國著名探險家、航海家和製圖學家。他由於進行了三次探險航行而聞名於世。通過這些探險考察,他給人們關於大洋--特別是太平洋的地理學知識增添了新的內容。他還被認為在通過改善船員的飲食--包括增加水果和蔬菜等來預防長期航行中出現的壞血病方面也有所貢獻。

弗朗西斯·德雷克

弗朗西斯·德雷克,1540年出生於英國德文郡一個貧苦農民的家中,從學徒幹到水手,最後成為商船船長。1567年德雷克第一次探險航行,從英國出發,橫越大西洋,到達加勒比海。1569年第二次探險航行,從加勒比海再往前,到達了中美洲。1577年,德雷克在躲避西班牙軍艦追捕時,無意間發現了——德雷克海峽。


跪射俑


歷史上的航海家非常的多如果要定一個排名的話我覺得應該這樣排:

1.鄭和 中國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1405到1433年間,鄭和七下西洋,在不到20年的時間內跨越了半個地球,進行了15世紀末以前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險,極大的促進了漢文化在世界上的傳播。

可惜的是“大海邀請人類進行征服與掠奪,可它首先邀請的中國人卻是 所謂正其誼而不謀其利的謙謙君子”

2.哥倫布 意大利航海家。先後4次出海遠航(1492~1493,1493~1496,1498~1500,1502~1504)。開闢了橫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在帕里亞灣南岸首次登上美洲大陸。促進了舊大陸與新大陸的聯繫。哥倫布發現美洲後,才真正讓人們開始瞭解認識這塊全新的陌生的土地,也給當時渴望尋求金銀的探險家們無限美好的希望。

比較可憐的就是美洲大陸上世代生存的印第安人險些被屠殺到滅族。

3.麥哲倫 葡萄牙航海家 1519-1522年率領船隊首次完成完成環球航行,證明了地球是圓的這一推論,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如果麥哲倫能活著回到起點,就應該把他排到哥倫布的前面。


你的微笑呢66


鄭和(1371年-1433年),回族, 明朝太監 ,原姓馬,名和,小名三寶, 又作三保,雲南昆陽(今晉寧昆陽街道)寶山鄉知代村人。中國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達伽馬,葡萄牙航海家,從歐洲繞好望角到印度航海路線的開拓者。也是開拓了從歐洲繞過好望角通往印度的地理大發現家。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1451-1506),意大利航海家、探險家。出生於意大利熱那亞,卒於西班牙巴利亞多利德。一生從事航海活動,是第一個到達美洲的歐洲人。他相信地球是圓的,認為從歐洲西航可達東方的印度。在西班牙女皇鼎力支持下,先後4次出海遠航。開闢了橫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

斐迪南·麥哲倫(全名費迪南德·麥哲倫,葡萄牙語:Fernã;ode Magalhã;es;西班牙語Fernando de Magallanes,1480年春天—1521年4月27日),葡萄牙人,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險。1519年—1521年率領船隊完成首次環航地球,麥哲倫在環球途中在菲律賓的部族衝突中被當地居民砍死。船上的水手在他死後繼續向西航行,回到歐洲。完成了首次環球航行。

巴爾託洛梅烏·繆·迪亞士(Bartholmeu Dias,約1450年—1500年5月24日),葡萄牙著名的航海家,於1488年春天最早探險至非洲最南端好望角的莫塞爾灣,為後來另一位葡萄牙航海探險家達·伽馬開闢通往印度的新航線奠定了堅實基礎


鹹鹹海鮮


說起航海家,大家可能會想到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執著於地圓說的麥哲倫、真正意義上首個完成環遊全球的船長德雷克。但在人類航海史上,有一位被尊稱為航海家的葡萄牙恩裡克王子,其實擁有著跟前面幾位航海家同樣重要的地位。只不過,恩裡克王子跟上述人不同,並不是一個親自參與航海活動的人,他更多是以一個贊助人的角度參與航海活動。但時至今日,他依然是葡萄牙人眼中屈指可數的偉人。

最偉大的還是要是說咱們中國的鄭和

鄭和七下西洋,途徑爪哇,蘇門答臘,滿刺加,錫蘭,古裡,天方等國。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大明朝在擁有壓倒性軍事優勢的情況下,能夠平等對待那些小國,並尊重他們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給予而不搶掠,是很不簡單的。

它不是武力征服者,卻用自己友好的行動真正征服了航海沿途幾乎所有的國家。

六十多年後,一支由四艘船隻組成的船隊又來到了古裡,這支船隊的率領者叫達·伽馬。

這些葡萄牙人上岸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四處尋找所謂的財寶,在科澤科德豎立了一根標柱,用他自己的話說,這根標柱象徵著葡萄牙的主權。

然而這位掛著冒險家頭銜的殖民者永遠也不會知道,早在六十多年前,有一個叫鄭和的人率領著大明國的龐大艦隊來到過這裡,並樹立了一座豐碑。

一座代表和平與友好的豐碑!大海之大不在侵吞萬物,而在於包容四方!


我們以史為師


鄭和 麥哲倫

鄭和下西洋 擴大了我大明的貿易往來 弘揚了大明強大

麥哲倫環球一週 證明了地球是圓的

也加速了資本主義殖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