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數字經濟徵稅是否該緩下腳步?

疫情之下,數字經濟徵稅是否該緩下腳步?


近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對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給世界經濟帶來的影響作了臨時性的分析評估。評估指出,疫情將對經濟產生較大影響,經濟復甦有賴於各國政府出臺促進企業發展的扶持性政策。但據彭博社報道,目前OECD正在制定的數字經濟徵稅方案似乎與此目標背道而馳。

疫情影響大,恢復經濟增長靠政策

2020年3月2日,OECD發佈了一項臨時性經濟評估報告,題目為《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經濟處於危險之中》。報告指出,因受疫情影響,世界經濟增長存在高度不確定性。一是預計全球2020年GDP總體增長率將從去年的2.9%下降到2.4%。二是疫情對民眾信心、金融市場、旅遊業和供應鏈中斷的不利影響也將使所有二十國集團(G20)經濟體走下坡路。三是假設新冠肺炎疫情能迅速得到控制,受衝擊影響較大的經濟體採取有力措施恢復民眾信心和收入,至少也需要到2021年才能使全球GDP增長率恢復到3.25%左右。四是如果疫情持續時間更長、強度更大,並迅速擴大至世界各地,那麼2020年全球GDP增長率可能降至1.5%,是病毒暴發前預計增長率的一半。

鑑於此,報告認為,各國政府應迅速採取有效措施以應對疫情和恢復經濟。一是各國政府需要採取有效的和資源充足的公共衛生措施來預防感染和傳染,並實施針對性強的政策支持衛生保健系統和保護工人,積極關注社會弱勢群體和幫助企業增加收入。二是扶持性的宏觀經濟政策有助於恢復民眾的信心和增加消費需求,但無法抵消因停工停業和旅行限制所帶來的相關損失。三是如果全球出現經濟下行風險,且從長期看經濟增長緩慢,則遏制和緩解疫情的多邊行動,支持低收入經濟體以及共同擴大財政支出等將是恢復信心和支持收入增長的最為有效的手段。

復甦需時日,數字經濟徵稅可緩行?

雖然OECD的上述經濟分析報告提及了扶持性政策的必要性,但不少業界人士注意到,OECD目前正在制定的數字經濟徵稅方案目標卻與其發佈的疫情經濟分析報告的建議相沖突。

根據OECD的數字經濟徵稅最新提案,支柱一旨在重新分配徵稅權,將被認定的剩餘利潤分配至市場轄區。支柱二則是對符合一定門檻的跨國企業集團實施最低稅率。根據OECD的分析,數字經濟徵稅方案一旦實施,其綜合效果可能使全球每年新增1000億美元稅收收入。這些收入主要來自跨國企業集團。2月23日,OECD秘書長古里亞在沙特利雅得召開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重申:“如果我們最終無法對數字經濟徵稅方案達成一致意見,那麼各國的數字服務稅單邊措施就有可能演變為各國之間的貿易戰,從而進一步影響全球經濟增長和投資。”

對此,業界人士指出,從支柱一看,數字經濟徵稅的適用範圍包括了自動數字服務企業,而這些企業本身多為高科技企業,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政府應鼓勵創新,鼓勵高科技企業發展而不是用稅收政策去抑制他們。就支柱二而言,實施最低稅率將增加跨國企業集團的負擔,同時使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減少利用稅收優惠吸引投資的相關政策,而這顯然與OECD發佈的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呼籲相背離。

常言道:“時移而事易”。在世界經濟受疫情影響的背景下,讓人不禁深思,此時此刻,數字經濟徵稅是否該緩下腳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