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發麵也不能發過火嗎?

用戶2345006863800


酵母發麵也不能發過火嗎?

我們在製作發酵麵食的時候,發酵是一個很關鍵的步驟,即便是揉麵揉的很好,假如發酵步驟失敗,做出來的麵食一定是失敗的,醒發不足和發酵過度都是造成在蒸制面食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原因。

首先,發酵的時間太久首先會在味道上發生改變,因為發酵時間太久,味道很變得很酸,假如發過了,拿來當作老面,再添加一些新鮮的麵粉、水、酵母重新進行發酵才不會把麵食做的味道過於酸;其次,面發過了後,麵筋的力就洩了,不容易包裹住空氣,在蒸的過程中會產生“回縮”、“長不高”這些現象,自然做出來的麵食口感也就不會鬆軟。

發麵需要的是溫度、時間,在發酵的時候一定要觀察好麵糰的狀態,通常在第一次醒發的時候,發酵至麵糰的1.5倍~2倍大,手指沾麵粉,在發酵的麵糰中央戳一個孔,觀察孔洞的狀態,不回彈,不塌陷,孔洞完好,就說明發酵完成,再進行二次發酵即可,假如出現塌陷,說明是發過了,假如孔洞回彈,說明醒發時間不夠,需要再增加時間。

在我們家庭操作中,需要放置在溫暖處發酵,假如放在寒冷處,是不利於發酵的,可能會造成發酵了很久麵糰都不長大的現象,在完成發酵後,輕拍麵糰表面,假如有彈性,可迅速回彈,說明發酵的狀態正好,假如一拍出現了塌陷,就說明發過了。所以,為了保證成品的口感,在發酵的過程中多注意一下面團發酵的狀態就可以完全避免“發過了”這一現象。

我是江一魚,用心做好每一篇問答,與你分享更多的烹飪技巧和美食知識,喜歡我的分享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來關注我,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贊、轉發、收藏,謝謝大家的喜歡和支持。


江一魚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酵母發麵也不能發過火的,因為酵母發麵一旦發過火了,我們都知道面會發酸,你知道為什麼發酸嗎,因為發麵是利用酵母菌無氧呼吸的發酵作用,,酵母菌在無氧呼吸時,分解麵粉中的糖,產生二氧化碳跟水,但是發酵時間過長的話,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就會發生化合作用從而產生碳酸,碳酸是弱酸性的,所以發酵過頭的面會發酸。那麼酵母發麵受什麼因素影響呢,最主要的兩點就是溫度跟時間,一般冬天的話,溫度較低,我們就需要發酵時間長一點,但是夏天溫度高的時候,我們發酵時間就會短。一般情況下,酵母發麵的時候把面發至兩倍大就可以了,但是如果面發過火了,我們該怎麼辦呢,我給大家推薦兩個辦法,第一個辦法是放入適量的鹼面,這樣就可以中和發過火的面中的酸,然後蒸出來的饅頭不會發酸;第二個辦法就是把發酸的面當老面,再與死麵揉在一塊重新醒發一下就可以了!

我是陽然,一位美食愛好者,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我們一塊交流。


陽然


任何事物,或事態,它的發生、發展總會有一定的限度的。超過了限度也就適得其反了。用酵母發麵也一樣,也有它的“額度”,不能發得“過火”,否則就失去了發麵的真實意義。這是因為:

酵母發麵受幾重因素的影響。沒發好的麵糰,發過了的麵糰,都會直接影響著蒸烤食品的口味和品質。只有發得“剛剛好”的麵糰,才是最佳的選擇。而發麵的好歹與酵母的用量、和麵水的水溫、季節氣溫、發麵時間的長短都有關係。



酵母發麵也有它特定的條件。酵母發酵是現代人很受歡迎的方式,其優越性在於可以提高發酵食品的營養價值。酵母主要是由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構成,並且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在發酵過程中使酵母大量繁殖,從而加快了發酵速度並增加了食品的營養。

不過,酵母是單細胞真菌,要是菌種繁殖,必須先“活化”酵母菌,除了氣溫之外,就是用適宜的溫度將酵母溶解。酵母最適宜的溫度20——30度。只有這樣的水溫才能“活化”酵母成分,並且靜置3——5分鐘後,再放入麵粉中,才能有效的發揮酵母的作用,保證和好的麵糰充分發酵。



另外發面時間隨氣溫、水溫而變化。一般來說夏季3——4小時,冬季至少要7——8個小時,其他季節酌情掌握;酵母的用量也是有規定的,其包裝袋就有說明,應嚴格按使用說明去做。麵粉和酵母的比例是100:1,不過也要考慮“三伏天”、“數九寒天”氣溫的特殊變化,酵母要做適當的減増。

誤判了酵母發麵條件會導致面“發過”了。正因為酵母發麵受制於酵母用量、水溫、氣溫、發麵的時間、麵粉中加入了白糖等,一旦某一因素考慮不周,或過量使用,都會是麵糰發酵過度,也就是說,用酵母發麵“過火”了。



為生活而提神


謝謝你的提問,是的,發過了,還是死麵,蒸出的饅頭還是和沒發起來是一樣,建議發至10分鐘左右用手指頭摁一下,形成一個小坑,就可以了,如果發過了,麵糰會塌陷的,個人見解希望可以幫到你喔


秦巴農夫新農人


沒錯,酵母發麵也不能發過火的。

正常我們發麵的時候,所用的麵粉和酵母的比例是正好的。舉個例子,我們放250g-300g麵粉時候要配3g酵母粉,這樣的配比是最佳的。也保證發麵能夠發的起來,按照這個比例用溫水和麵之後,揉成一個不會掉面絮的麵糰,然後放到密閉的容器中等待發面。


這個時間控制在一小時為最佳狀態。但有時候我們沒有注意發麵時間,就在旁邊放著不管了,有可能發麵三四個小時才想起來,我們看著發麵好像也起來了,就開始做饅頭或者包子,但是實際上做出來的效果並沒有太好,那就是由於發過勁了。



如何判斷髮過勁的麵糰,我們可以試著比較一下。如果發麵過勁了,那麼麵糰容易出現回彈,大家可以試著比較一下發面一小時的麵糰和發麵很久的麵糰,樣子是不一樣的。發麵很久的麵糰氣泡孔會減少,而且大小也沒有發麵一小時的大。


另外就是我們伸進去一根手指可以比較下,發麵正好的話麵糰是形成一個手指印,但是周圍不會跟著塌陷下去,還都是蜂窩一樣的氣泡孔。但是如果發麵過久,再用手指按壓一下的話,就會連著麵糰周圍也跟著塌陷下去。這就是面發過勁了。另外一個特點就是,發麵時間過久面就會發酸,這個問題是發麵普遍存在的,所以大家要避免發麵太過頭了。

正常發好面,那麼做出來的包子或者饅頭或者其他麵食就都好吃了,這也是很關鍵的步驟。時間過長,發麵會不成功,所以大家要估摸一下自己的發麵時間。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二姐美食


當然不能發過了,正常發到麵糰的兩倍大左右就可以了,發過了的話面就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