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農業技術有哪些?

大V猴品歷史


利用土地資源進行種植生產的部門是種植業,利用土地上水域空間進行水產養殖的是水產業,又叫漁業,利用土地資源培育採伐林木的部門,是林業,

利用土地資源培育或者直接利用草地發展畜牧的是畜牧業。對這些產品進行小規模加工或者製作的是副業,它們都是農業的有機組成部分。

農業技術是農業發展的第一推動力。那麼,中國古代農業技術有那些呢?

刀耕火種

刀耕火種是古時的一種耕種方法,這種種植方法就是把地上的草燒成灰做肥料,然後就地挖坑下種。

刀耕火種是中國古代最早的農業技術。在實踐生活中,細心的古人們發現,那些不小心掉落在燒過火的地方,其種子生長得尤其的旺盛。

在經過反覆實踐後,古人們認為如此做法非常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於是古人們就開始了紛紛推廣刀耕火種這種種植技術。

刀耕火種給當時的古人們帶來了糧食上的增產,進一步滿足了當時人們對食物的需求,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勤勞的古人們一般在每年的春雨來臨前,砍倒林木,使其乾燥後焚燒,然後將種子種上,然後便等待秋天收穫了。

這種做法也一直延用至今,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春耕秋收”。在刀耕火種的過程中,火起到了去除雜草、增進土壤肥沃、清理害蟲的作用。

火耕水耨

火耕水耨是古代一種原始耕種方式。根據西漢·司馬遷《史記·平淮書》記載:“江南火耕水耨,令饑民得流就食江淮間,欲留,留處。”

其實“火耕水耨”也是跟“刀耕火種”差不多,都是用火燒開一片空地後再播種,只是“火耕水耨”除了要除去空地的雜草外,還要再引水入田後再耕作。

簡單的說就是在播種前,放火燒去田裡的野草與蓬蒿,再下種,這種種植方式就叫火耕。

待禾苗長出個大概後,按時將伴生的雜草去除,再將水灌入田中,讓水把雜草淹沒並悶死,而腐爛後的雜草進一步成為了農作物所需的肥料。

這種農業種植技術需要良好的人工灌溉條件,同時將除草與匯肥有機結合起來,其實,這種種植做法已非原始的稻作農業所能擁有的技術。

嫁接技術

嫁接技術是植物的人工營養繁殖方法之一。簡單的做法就是用把一種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種植物的莖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兩個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株。

嫁接分為枝接、芽接。古人們在實踐中發現相鄰的兩棵樹,枝幹彼此磨擦損傷後,自然癒合連結生長在一起,而嫁接的時間和方法也因植物品種,地域氣候和營養狀況而異,如桃砧春、夏、秋三季均可嫁接,而枝接一般在春季發芽前進行。


嫁接技術最早記載於漢代的《泛勝之書》,當時的嫁接主要用於種葫蘆。而中國古代運用嫁接技術最多的是果樹,果樹中又以梨樹嫁接最早也最為普遍。

北魏農學家賈思勰著的《齊民要術》中有專門的一篇,講梨樹的嫁接,書中指出嫁接的梨樹結果比實生苗快。

在中國古代嫁接技術,一般被人們廣泛地用來改造花木和果品的形狀、顏色和質量。嫁接術的發明與發展,極大地豐富了作物的品種,科學的增強了植株的抗病能力,也能提高植株的耐低溫能力,也有利於提高產量。

總結

縱觀古今,農業的發展,有利於社會矛盾,有利於農民增收、有利於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有利於政治、經濟的穩定和發展。


悅讀038


水稻栽培,豬的馴化,養蠶,大豆栽培,竹子栽培,茶的栽培,柑橘栽培,溫室栽培,粟的栽培等


又見半瓶醋


1. 水稻栽培

中國作為世界栽培稻起源地的觀點已獲得越來越多的考古學證據的支持,如湖南道縣玉蟾巖遺址中出土了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水稻實物標本,距今約1萬年;江西萬年仙人洞遺址和吊桶環遺址中發現了距今約1.2萬年的稻作遺存,而且在其不遠的東鄉縣至今仍有栽培稻的祖先野生稻分佈

2. 豬的馴化

中國已知最早的可靠的家豬化石在廣西桂林甑皮巖遺址出土,這些化石經鑑定被確認為家豬,經過長時間的馴養,形體已發生變化。碳14年代測定為9100年左右。

3. 粟的栽培

中國北方是粟的起源中心,其野生種狗尾草在中國廣泛分佈。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遺址中,有炭化粟出土的近20處,其中最早的是距今7000多年的河南裴李崗和河北磁山遺址。

4. 養蠶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開始養蠶、繅絲和織綢的國家,這已成定論。1958年,浙江吳興錢山漾遺址出土世界上迄今最早的綢片,經鑑定已有4200~4400年曆史。1977年;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了紡織工具組件和飾有蠶紋和編織紋的牙雕小盅(距今6000多年)。這說明,中國長達5000年以上的養蠶、繅絲歷史並不是傳說。

5. 大豆栽培

中國的大豆栽培歷史可追溯到5000年前,2000多年前傳入亞洲鄰國,18和19世紀引種於歐洲和美國。因大豆不易保存,考古發掘中發現極少。迄今僅有山西侯馬出土的戰國時期10粒尚未炭化的大豆,以及黑龍江寧安縣大牡丹屯出土的炭化大豆,都是距今2000多年的實物。

6. 竹子栽培

中國竹子栽培有悠久的歷史,早在7000年前的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內就發現了竹子的實物;中國人用竹筷、食竹筍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由於竹簡的利用,使中國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上溯到殷商時代,為中華文明的傳承立下了汗馬功勞。

7. 茶樹栽培

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茶葉和人工種植茶樹的國家。唐代陸羽所著的《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專著。

8. 柑橘栽培

中國是柑橘的原產地,也是世界上栽培柑橘歷史最早的國家,可能有4000年以上的歷史。《尚書·禹貢》中的“厥包橘柚錫貢”是關於柑橘栽培的最早記載。公元前300多年前,詩人屈原寫下中國歷史上第一首詠物詩--《橘頌》。宋代韓彥直所著的《橘錄》是世界上有關柑橘的最早著作。

9. 溫室栽培

中國是溫室栽培起源最早的國家。據《漢書·循吏傳》記載:“太官園種冬生蔥韭菜茹,覆以屋廡,晝夜燃蘊火,待溫氣乃生,信臣以為此皆不時之物,有傷於人。”說明我國至少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年間已能利用保護設施(溫室的雛形)栽培“反季節”蔬菜了。而且在西漢末期,溫室不僅用於蔬菜種植,還用於養育珍稀動物和花木。

除以上這些,還有許許多多的技術至今仍在沿用的。

關於古代農業技術的專著也非常多,其中比較有名的如《齊民要術》、《農桑輯要》、《農書》、《農政全書》等。這些都是古代農業發展的結晶。為傳承古代農業技術,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剪影科技


非常高興可以來回答這個問題,我主要從農業技術發展階段來分別說明古代的農業技術,中國古代農業在不同時期的農業技術不同。

中國古代農業技術發展可以分為六個發展階段:

(一) 農業技術的萌芽時期  :新石器時代(距今約10000--4000年以前)中國農業大約起源於一萬年前。它是在採集和漁獵經濟中逐步發展起來的。農業的產生,為人類的文明進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 農業技術的初步形成時期:夏、商、周(約公元前2100--公元前771年)這一時期,中國發明瞭金屬冶煉技術,青銅農具開始應用於農業生產。水利工程開始興建。農業技術有了初步的發展。

(三) 精耕細作的發生時期: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公元221年)春秋戰國是中國社會大變革和科技文化大發展時期。鍊鐵技術的發明標誌著新的生產力登上了歷史舞臺,鐵農具和畜力的利用,推動了農業生產的大發展。

(四) 北方旱地精耕細作技術的形成時期:秦、漢至南北朝(公元前221--公元589年)這是中國北方地區旱地農業技術成熟時期。耕、耙、耱配套技術形成。多種大型複雜的農具先後發明的運用。著名農學家賈思勰寫作大型農業百科全書《齊民要術》。

(五) 南方水田精耕細作的形成時期:隋、唐、宋、元(公元581--公元1368年)經濟重心從北方轉移到南方。南方水田技術配套技術形成。水田專用農具發明與普及。棉方式增多。南北方農業同時獲得大發展。

(六) 精耕細作的深入發展時期:明朝至清前中期(公元1368--公元1840年)這一時期中國普遍出現人多地少的矛盾,農業生產向進一步精耕細作化發展。美洲新大陸的許多作物被引進中國,對中國的農作物結構發生重大影響。多種經營和多熟種植成為農業生產的主要方式。


M墨墨M


中國作為農業大國,在古代有這那個時期比較領先的技術和耕種方法。在我國古代有一種育種法叫單株選擇法,又叫一穗傳。用此法選育出早熟稻實現了每年雙季稻並在江浙地區迅速普及。為了改變農業生物的性狀和不適應環境土地的狀況發明了去劣優結碩果選育良種法。在齊民要術中記載,種子要純淨,指出混雜的種子有成熟期不一,出米率下降等弊病。為此要把選種繁種結合起來。選取優良穗子懸掛,開春單獨種植,單收單藏。到了清代水稻品種已經過千,對今天的農業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




大妮談古今


中國古代農業在提高農業生物自身生產能力方面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創造了精湛的技術。

去劣培優結碩果選育良種是人類改變農業生物的性狀(包括克服不利性狀和加強有利性狀),使之適應自然環境和人類需要的主要手段之一。從《詩經》看,西周時人們已有“嘉種”即良種的概念,已經培育出粟和黍的不同品種,已經用成熟期的早晚和播種期的早晚區分不同品種類型。戰國人白圭說:“欲長錢,取下谷;長石鬥,取上種。”(《史記·貨殖傳》)意思是:想賺錢,要收購便宜的糧食;想增產糧食,要採用好種子。表明人們已認識到採用良種是最經濟的增產方法。我國傳統的選種方法是:年年選種,以積累優良性狀;經常換種,以防止退化。《汜勝之書》已有從田間選取強健碩大的禾麥穗子作種(穗選法)的記載。《齊民要術》又強調了種子要純淨,指出混雜的種子有成熟期不一、出米率下降等弊病。為此,要把選種、繁種和防雜保純結合起來。書中介紹的方法是:禾穀尖作物要年年選種,選取純色的好穗子,懸掛起來,開春後單獨種植,加強管理,提前打場,單收單藏,作為第二年的大田種子。這種方法類似現在的種子田,其原理和近代混合選種法一致,而比1867年德國育種學家仁博首次運用這種方法改良黑麥和小麥早了1300多年。

為了保持和提高種子的生命力,還要注意種子儲藏時保持乾燥,防止生蟲。播種前一般用水選法除去秕粒,然後曬種,有時還採用藥物拌種、浸種催芽等方法。這些在古書中有很多記載。

我國古代另一種育種法是單株選擇法,又叫“一穗傳”,清代文獻中有此記載。它是選取一個具有優良性狀的單株或單穗,連續加以繁殖,從而培育出新品種來。清朝康熙皇帝用此法選育出著名的早熟御稻,曾作為雙季稻的早稻種在江浙推廣。

我國古代農業在長期的發展中培育和積累了大量作物品種資源。早在成書於戰國的《管子·地員》篇中,已有各類作物品種及其適宜土壤的記載,晉代《廣志》和北魏《齊民要術》對作物品種的記述,無論數量和性狀都有很大發展。到了清代,僅官修大型農書《授時通考》中收錄的部分省市縣的水稻品種即達3000個以上。豐富的、各具特色的品種資源,不但滿足人類生產生活上的各種需要,而且是育種工作的基礎,對農業的今天和明天,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趙小宇cc


中國古代農業生產方式先後有“刀耕火種”、“石器鋤耕”、“鐵犁牛耕”三種。

1、在原始社會是刀耕火種。土地屬於氏族公社所有,工具及非常簡陋,人們勞動以氏族為單位,集體耕作,集體享受勞動成果,共同勞動,共同消費,沒有壓迫和剝削。

2、在夏商、西周時期是石器鋤耕。土地屬於國王所有(井田制),工具有所改進,主要有耒耜、石刀、石鋤等,勞動者是奴隸和平民,他們集體耕作井田,奴隸主剝奪他們的勞動果實。

3、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是鐵犁牛耕。土地屬於私有,生產工具已經有鐵農具和牛耕,勞動者是農民,他們或耕種自己的土地或租種地主的土地,以家庭為單位,男耕女織,自給自足,受封建國家和地主的剝削。




愛你在深秋季節


第一組。1、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西周晚期出現鐵器;春秋時期開始使用鐵農具和牛耕,標誌著我國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高。戰國時期鐵農具和牛耕得到推廣。牛耕的運用是我國農業技術史上農用動力的一次革命。唐朝發明了曲轅犁和灌溉工具筒車。從秦漢到隋唐,農業生產工具與技術不斷髮展,後期停滯。 2、農作物品種不斷增多,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五穀”在商周時期已經種植。明代引進了玉米和蕃薯。清代前期種植經濟作物已很普遍。唐代以前,農產品商品化趨勢並不明顯。唐朝時期茶葉已成為普遍的飲料,唐朝中期政府開始徵收茶稅。這是農產品商品化的開始。元朝時,棉花種植遍及南方,明代已推向江北。明清時期,棉花、蠶桑、茶葉、菸草、花卉、油料、藥材等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都擴大了,還形成了一些專業生產區域。

3、耕地面積和糧食總產量不斷增加:由於歷代封建統治者都重視農業,自秦漢至唐朝,耕地面積呈不斷擴大趨勢。東晉南朝時,三吳地區最發達,洞庭、鄱陽湖流域和成都平原是重要產量區。隋唐時江南的土地資源進一步被利用,適於種植高產稻的圩田很普遍,開墾山地的現象也很多。明清時連不適宜生長稻麥的貧瘠沙窪地也被利用起來。耕地面積的不斷擴展,使糧食總產量大幅增加,養活了眾多人口。

4、與農業灌溉有關的水利工程:春秋時期芍陂的修築,連接了淮水和長江流域的運河;戰國時期修鄭國渠和都江堰;秦朝築靈渠溝通湘水和灕水;隋唐時期開鑿大運河;唐朝設專職官員管理水利事業,各地興修的水利超過六朝的總和;北宋王安石變法推行農田水利法,興修水利工程一萬多處。水利工程建設,直接關係到農業生產的發展。


小熊令


遇。2019-07-31

中國古代農業在提高農業生物自身生產能力方面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創造了精湛的技術。

去劣培優結碩果選育良種是人類改變農業生物的性狀(包括克服不利性狀和加強有利性狀),使之適應自然環境和人類需要的主要手段之一。從《詩經》看,西周時人們已有“嘉種”即良種的概念,已經培育出粟和黍的不同品種,已經用成熟期的早晚和播種期的早晚區分不同品種類型。戰國人白圭說:“欲長錢,取下谷;長石鬥,取上種。”(《史記·貨殖傳》)意思是:想賺錢,要收購便宜的糧食;想增產糧食,要採用好種子。表明人們已認識到採用良種是最經濟的增產方法。我國傳統的選種方法是:年年選種,以積累優良性狀;經常換種,以防止退化。《汜勝之書》已有從田間選取強健碩大的禾麥穗子作種(穗選法)的記載。《齊民要術》又強調了種子要純淨,指出混雜的種子有成熟期不一、出米率下降等弊病。為此,要把選種、繁種和防雜保純結合起來。書中介紹的方法是:禾穀尖作物要年年選種,選取純色的好穗子,懸掛起來,開春後單獨種植,加強管理,提前打場,單收單藏,作為第二年的大田種子。這種方法類似現在的種子田,其原理和近代混合選種法一致,而比1867年德國育種學家仁博首次運用這種方法改良黑麥和小麥早了1300多年。

為了保持和提高種子的生命力,還要注意種子儲藏時保持乾燥,防止生蟲。播種前一般用水選法除去秕粒,然後曬種,有時還採用藥物拌種、浸種催芽等方法。這些在古書中有很多記載。

我國古代另一種育種法是單株選擇法,又叫“一穗傳”,清代文獻中有此記載。它是選取一個具有優良性狀的單株或單穗,連續加以繁殖,從而培育出新品種來。清朝康熙皇帝用此法選育出著名的早熟御稻,曾作為雙季稻的早稻種在江浙推廣。

我國古代農業在長期的發展中培育和積累了大量作物品種資源。早在成書於戰國的《管子·地員》篇中,已有各類作物品種及其適宜土壤的記載,晉代《廣志》和北魏《齊民要術》對作物品種的記述,無論數量和性狀都有很大發展。到了清代,僅官修大型農書《授時通考》中收錄的部分省市縣的水稻品種即達3000個以上。豐富的、各具特色的品種資源,不但滿足人類生產生活上的各種需要,而且是育種工作的基礎,對農業的今天和明天,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春麗說電影


中國是世界農業發源地之一,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多元交匯,精耕細作。這也是中國農業文明的的特色所在。

小夥伴聽得最多的應該是刀耕火種吧。當時氏族公社管理著至關重要的土地,進行了土地的分配,以氏族為一個單位,集體勞動,集體豐收。 共同消費。這是原始社會集體勞作,時間一步一步推進,來到東漢。

當時的東漢已經有了河運,用於交通與灌溉,政府也大力的開展水利工程建設,然而當時的這些運河也只是在低海拔農業區,高地並沒有,於是農作人民發明了水車。


這讓處於高地的農作人民有了灌溉,水能往高處流從而進行灌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