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氏的經典,隱居山林,把秋夜的寂靜寫得如畫般唯美,醉在其中

大家知道,在古詩詞中,歷朝歷代的詩人都有為喜愛對自然界的一切進行描寫,季節的變換、晝夜的交替,花謝花開,天上的一輪彎月,都能引起詩人們的各種感慨。在這些詩詞作品中,有很多都是描寫秋天的夜晚,比如張繼的那首十分有名的《楓橋夜泊》,冬天的夜晚似乎總是很容易讓人觸景生情。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就是一首有關於秋夜的詩,詩人雖然不是很出名,但是寫的卻美如畫。

無名氏的經典,隱居山林,把秋夜的寂靜寫得如畫般唯美,醉在其中


山間秋夜

夜色秋光共一闌,飽收風露入脾肝。

虛簷立盡梧桐影,絡緯數聲山月寒。

這首詩的詩人是真山民,只知他是一位宋代詩人,生於宋末晚年,曾中過進士,為了避世他選擇隱姓埋名,自稱為山民。他的真實名字無從得知,生於哪年卒於那年亦無從得知,但他卻在世間留下不少詩篇,並有《真山民詩集》。

無名氏的經典,隱居山林,把秋夜的寂靜寫得如畫般唯美,醉在其中


他平時在山夜間深居簡出,在深山之中獨居茅屋,房子的前面有各種果樹,桃子李子應有盡有。房子的後面則是一條潺潺而流的小溪,總是有各種鶯雀在茅屋附近高歌,溪水中有鷗鷺在遊玩,但是詩人卻從未打擾過它們,還靜靜的注視著。日子久了,似乎連這些自然界的花鳥魚蟲也成為了他的朋友。他雖然一人獨居,但是生活卻可以自給自足,他很喜歡這種舒適而又自然的生活,無拘無束,沒有喧囂,只有大自然作伴。每天太陽昇起又落下,東去春又來,山野間的風光更是變得無比的美好。有一天,他閒來無事走在山間的小路上,一陣清風吹過,傳來了不知名的野花的陣陣幽香,放眼望去,天邊是一片片紅霞。

無名氏的經典,隱居山林,把秋夜的寂靜寫得如畫般唯美,醉在其中


但是天色很快就變暗了,整個山間都籠罩在迷濛的煙霧之中,一輪圓盤一樣的圓月也慢慢的升上天空,撒下的光芒就如同水一樣,秋天樹林就這樣又沐浴在秋月之下。詩人看著眼前的美景,自然就有了這首詩的第一句"夜色秋光共一闌"。詩人用簡單的7個字就將秋天的美景概括出來,讓我們看到了一幅空無一人,寂靜而又略感寒冷的秋夜。

但是寫從古至今寫秋夜的詩句真的太多了,不免讓人感覺有些俗氣,但是是人的下一句就很好的將這點彌補。"飽收風露入脾肝","風露"是"秋風和白露","脾肝"則是指"肚子",作者直接將這秋意收入腹中,只想與這個秋天融為一體,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讓人感覺到耳目一新,也讓我們體會到這個秋天夜晚的氛圍。

無名氏的經典,隱居山林,把秋夜的寂靜寫得如畫般唯美,醉在其中


緊接著,雖然來到了一個廢棄的房屋處休息,這裡到處雜草叢生,唯獨幾顆梧桐樹佔據了很大的地方,在月光下留下婆娑的影子。詩人然站立在這個房簷下,再次感到了秋天的涼意,緊接著就有了這首詩的後兩句。在這裡,詩人化用了柳宗元的"欻乃一聲山水綠",寂靜的夜晚突然傳來蟋蟀的叫聲,更是讓我們感受到秋夜的寂靜,平添幾分寒意。

詩人通過短短的一首詩,就將自己遠離塵世喧囂,沒有煩惱與憂愁的生活描寫的活靈活現,就連月亮,都忍不住對他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