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不是教育最終的目的

近些年來很多的學者專家都在研究教育和教育的目的。我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教育發展歷史的國家,更是一個有著深厚教育文化底蘊的國家。現今這些學者專家卻要反過來研究什麼是教育,什麼是教育最終的目的?這些種種都是因為我國進入到了一個教育怪圈當中。

“學歷”不是教育最終的目的

曾經聽過這麼一個故事,說是放暑假了天氣熱,一群人在小區的涼亭裡乘涼嘮家常,不知怎麼的就扯到孩子身上了:“老李的孫子才上大班,一百以內的加減法不在話下”大家都叫好;“小王家的小子上三年級,暑假報了個奧數班做初中的數學題輕輕鬆鬆”眾人一陣稱讚;“老陳家的外孫女才十二歲參加了個課外培訓班英語已過四級”大家又是一陣稱讚。

這時,上大學的明明回來了,大家很好奇大學都學了些什麼,就叫住了明明。“放假前教授給我們上了最後一堂課”大家都瞪著眼睛伸著脖子:“什麼課?”,明明說教授講了:“不要隨地吐痰,不要在公共場所大聲喧譁,過馬路要看紅綠燈遵守交通規則,坐公交要給老人孕婦讓座……”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臉茫然……

我們的教育這是到底怎麼了?幼兒園急著學小學的東西,小學的又急著學中學的東西,中學又搶著學大學的東西,而大學卻要反過來學幼兒園的東西。我們每天這樣急功近利是為了什麼。有些人說是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是什麼是起跑線。人生不是百米賽而是一場拉力賽,每個人雖然出發的時間不同,但這不是關鍵,比賽的過程才是勝負評判的標準。

“學歷”不是教育最終的目的

年齡和學歷的不匹配只會導致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混亂。明朝洪明應在《菜根譚》中道:“德者,事業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棟宇堅久者。”“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無德,如家無主而奴用事矣。幾何不魍魎猖狂。”道德是一個人的根本,才智如果沒有道德的約束,只會產生放縱和暴虐。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

為了能夠擠進那道窄門,拿到那一紙文憑。望子成龍的教育觀念使父母們千辛萬苦、嘔心瀝血、百折不撓,必要時甚至可以做任何犧牲。但是社會是一個大學校,人生是一個大課堂,而那道窄門只不過是孩子進入社會這所大學校的通知書而已,而那一紙文憑也只是孩子曾經學習經歷的證明,並不能代表孩子在社會這所大學的學習成績。

人生之路如滄海茫茫,誰也不知道前方是什麼境遇。父母總是習慣把孩子送到學校交給老師就萬事大吉了,也總以為孩子學習好考高分就有保障了,甚至為了不耽誤孩子學習從來不讓孩子做家務、打球、玩電腦、看課外書。他們只會給孩子報課外班和選重點學校卻從未徵求過孩子是否喜歡,即使孩子同意了也是為了升級加分。

“學歷”不是教育最終的目的

我們常說“家教”二字,也最看重他人的家教,卻最不懂家教。教育不應該只是學校的事、老師的事;學習不應該只是書本和考試;孩子在人生路上不應該只會拉車不會看路。當今社會父母的教育觀念造成了孩子性格依附心理、無憂患不求上進、害怕競爭的致命缺陷,更使得處在時代轉型期的他們成為了與社會脫節的犧牲品。無論是精神上、心理上還是人格上,他們都不可能完全獨立。

父母們,如果愛他就分擔一點家務給他,因為這是生活必須的一部分;如果愛他就讓他堅持一樣體育運動,為他培養一種終生受用的興趣;如果愛他就別害怕孩子愛玩電腦,這是他們未來的工作、生活方式;如果愛他就要懂得好書是孩子受益一生的良師益友;如果愛他就要鼓勵他接受失敗迎接挑戰;如果愛他就讓他展翅高飛接受風雨的洗禮。

我記得外國有一位心理學家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話: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以聚合為最終目的的,只有一種愛是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就越成功。

“學歷”不是教育最終的目的

在西方孩子通常會在高中畢業後搬出去住並自己掙錢上大學,父母尊重孩子的意見並支持他們這樣做。即使在中國古代也不乏這樣的例子:觸龍愛他的兒子舒祺,就送他去做王宮衛士;趙威後愛小兒子長安君,就送他去秦國做人質,難道他們都不愛自己的孩子嗎?不,他們都替子孫的長遠考慮。因為只有憑他們自己的努力所博取的功業,才能使他們的名位不像是建立在沙土上的大廈。

看,在非洲大草原上的獅子,當他們成年以後就會被獅族趕出群去,獨立自主的重新建立一個新的屬於自己的家族和領地。這就是大自然的語言,她要告訴我們“愛之勿勞,害之至死”,“位尊無功,奉厚無勞”只能使他們被社會淘汰。

這個社會沒有學歷是萬萬不能的,不過學歷也確實不是萬能的。學歷雖然可以拓寬你的就業機會;但能力才可以幫你把握到機會,學習力才能使你保持住機會。因此,請擺正“學歷”在你心中的位置。



“學歷”不是教育最終的目的

作圖:公子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