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嫁接芽點最遲多久會萌發?氣溫20多度?

記憶中的猹


嫁接月季花,我也玩了很多年了,我的經驗是:只要接芽不發黑,就有希望成活,發芽只是遲早的事情。

季節的不同,植物狀態、接芽狀態不同,發芽也有先後,所以不要刻意的覺得嫁接以後、發芽早就是好事,有時候發芽早反而不是好現象,反而是假活現象。一般來說,如果季節合適,月季嫁接以後10天左右會逐漸癒合,如果是春天,那麼癒合後隨著就會發芽,如果是其他季節,就另當別論了,不過只要嫁接口癒合以後,接芽此時不黑,發芽只是遲早的事情。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月季會大量的發芽、抽枝條,所以此時嫁接的月季發芽也最快,一方面是物候期合適,一方面是砧木經歷了冬季的休眠,養分蓄積在樹幹裡,春天的時候養分會從接芽釋放出來,所以長勢猛、抽芽快,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願意春天嫁接的原因,不過如果砧木是露天越冬的,那麼春天往往會導致形成層凍傷,嫁接反而不利,所以一般是砧木冬季休眠後、未完全上凍前,搬入大棚,等砧木活性開始恢復再嫁接。

夏季嫁接是比較忌諱的,因為雨多、高溫,月季處於生長停滯的狀態,嫁接以後容易黑芽、不發芽,所以夏季一般不嫁接,雖然可以通過人為控制讓接芽萌發,但是往往效果不好,還是不建議夏季嫁接。

秋天植物又會進入旺盛的生長,嫁接以後,往往半月內會發芽,但是即便秋天發芽了,很快進入冬天,那麼接芽也不會長的太好,所以秋天嫁接以後,一般不讓他發芽,並且秋天嫁接以後,因為砧木枝葉多,如果嫁接以後剪砧,那麼會導致嫁接口傷流,如果不剪砧,那麼砧木枝葉會抑制嫁接口萌發,所以一般秋天嫁接以後,讓嫁接口癒合,來年春天再剪砧木讓接芽萌發,這樣比較好。

都是玉痕平時種花的經驗,覺得有用,幫忙點個贊,支持一下唄!


書香庭院的玉痕


你好!農村老俗話來說說月季嫁接芽點不萌發的話題。

月季花一般都是小灌木叢生,品種和花色單調,很少有主幹的樹狀月季,所以我們會給它嫁接到有樹幹的砧木上,從而培育出優良的月季品種,而砧木的選擇多用同科的薔薇,我們可以把月季接穗嫁接到薔薇的根上或者枝幹上。



月季嫁接12天了還不萌發芽點怎麼回事兒?

題主描述說嫁接月季已經12天了,由於月季接穗芽點不飽滿,嫁接後還不萌發,但沒有脫水現象。我覺得不必糾結這個,只要接穗和砧木是活的,嫁接方式正確,養護環境好,還是會萌發咋點的,早晚的事情,可能與高低溫度有關係,不知道你是什麼時候嫁接的。

嫁接月季的優勢有哪些?

嫁接苗月季要比扦插苗月季成活率和生長勢都好,但是我猜想的是可能嫁接時間不對,這個月季嫁接一般選擇在初春或者初秋比較好吧?夏季和冬季對嫁接創口的癒合和芽點萌發都有影響,一個是可能會腐爛變質,一個是可能癒合慢芽點萌發時間變長。現在秋季,9到10月份生長勢最好。



怎樣嫁接芽點萌發比較快?

我建議還是採用嵌芽接比較好,不傷砧木,而且可以不限時間的嫁接月季,手法也最簡單,只要把兩者的形成層對齊就可以了,然後捆紮嫁接處,就等癒合和萌發芽點了。在做削麵的時候刀法要快,要齊整,切口大小合適。

月季嫁接後接口癒合和存活的話題?

首先就是接穗的選擇,月季接穗枝條上面的葉片全部剪掉,保證所需要的芽點飽滿的枝條就可以了,再個是砧木薔薇杆子的切口位置不要在莖杆中間,可以選擇在骨節處,骨節處木質部比較豐滿,然後把皮削出來,下面留有少許皮,可以阻滯接穗在拼接時滑脫。

最後就是嫁接,嫁接穗要削成和砧木切口大小的馬蹄形狀,削口太寬大不容易癒合,也是芽點難萌發的一個原因,畢竟還有一個植株自我傷口癒合的過程,然後癒合了才會萌發新的芽點。

題主的問題怎樣解決?

分析完了,可以回答題主的問題了,雖然溫度20度比較適宜,但由於芽點不太飽滿健康,就需要更多的時間了。畢竟有個傷口癒合的時間。至於什麼時候芽點會萌發,看溫度,看養護的方法,儘量不要讓接口沾水,同時要保溫保溼,這樣一個月兩個月就會萌發。以上就是農村老俗話對月季嫁接的一些看法,有不同見解的老師和花友可以交流反饋。


農村老俗話


嫁接是改良月季品種的方法之一,也是花友們包括專業苗圃在內經常使用的一種改良月季的方法。月季嫁接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方法有嵌芽接,插皮接,劈接,雙舌接等,我一般在嫁接月季時經常用嵌芽接和插皮接,這2種方法很簡單,用在月季嫁接上成活率也比較高。月季嫁接一般我們是把自己喜歡的月季品種嫁接到薔薇根上,或者嫁接到薔薇杆子上,或者嫁接刀其他月季品種上,總而言之都是為了改良月季品種。

在嫁接時我們可能會遇到嫁接的芽點一直不萌發的現象,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1 營養不夠

月季嫁接時,我遇到最快3天萌發,萌發的芽點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萌發比較快的芽點,可能是假活。在扦插月季時會遇到假活的現象,在嫁接時也會遇到。什麼是假活?就是暫時的葉片鮮嫩,看似成活了,其實不是真正的成活,它是在消耗芽片裡的營養,一旦消耗完了就乾枯了。

芽點最慢一個月都不會萌發,甚至還有更慢的,比如冬季嫁接,氣溫比較低,可能要等到明年的春天才會萌發。但是你說嫁接時氣溫20度,其實溫度還是很適宜的,這就說明你的芽點不萌發可能是營養不夠

這裡的營養不夠指的是砧木分配的營養不均勻,如果嫁接的薔薇杆子上有葉片,營養可能都被他們搶走了,嫁接的芽點屬於外來部分,可能營養暫時還沒分配給它或者比較少,就不會萌發,這個時候我們要把砧木上的葉片和枝條去除,這樣營養才會分配到嫁接芽點上,芽點才會萌發。

2 芽點有問題

嫁接很簡單,很多人嫁接卻一直不活,就是因為細節沒有注意。除了嫁接的方法和技巧要掌握外,芽點的選擇也很重要。一般在選擇接穗時,我們會選擇帶有飽滿芽點但又沒有長出葉片的部分,這樣嫁接的成活率比較高。如果芽點不飽滿,就會造成不萌發,一段時間就會乾枯死亡。如果芽點有問題,只能剪掉重新嫁接了。

3 嫁接問題

嫁接時我們強調形成層一定要對齊,如果形成層沒對齊,芽點就沒有營養供應,沒有營養芽點就會不萌發,時間長了芽片裡的營養消耗完了,芽點就會幹掉。你可以檢查一下,看看芽點有沒有對齊砧木的形成層,如果沒問題就要考慮上面所說的2點,如果沒對齊,就是嫁接的問題。

我就是我的經驗,希望對你有幫助。我是路兮小農民,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